送孩子出国游学是为了开阔眼界还是融入群体?


去年此时,一篇《月薪3万,还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

刷屏朋友圈,一位月薪3万的妈妈,列出在广州读五年级女儿的暑假账单,表示孩子一放假,自己连买衣服的钱都没了。

送孩子出国游学是为了开阔眼界还是融入群体?

今年此时,又一篇《全班只有儿子没出过国!妈妈花三月工资送小孩去游学》刷屏朋友圈。杭州的孙女士说,儿子上六年级之后她才知道,全班所有的同学当中,只有自己的儿子还从来没有出过国,因此在今年暑假期间送儿子去参加学校组织的英国游学。而这一次短短的游学花掉了她三个月的工资。

从孙女士的话语中,不难提炼出,“班上只有儿子没出过国”,不想让儿子成为“异类”,是促成孙女士掏钱游学的最主要原因,而非开拓眼界、学习语言、感受文化等等这些本该是原因的原因。

01

网友们怎么看?

纵观网友评论,基本分为两派。

“再穷不能穷教育”


这些网友认为,为了孩子的教育,做什么都值得,不要一时心疼钱,而要看到钱换来的价值。

近年来“富养”理论盛行,加之在重视教育的整体大环境的熏染下,家长们觉得在孩子身上的投入再多也不为过,唯恐掉队,甚至有的家庭会为了教育投资而缩减生活成本。

送孩子出国游学是为了开阔眼界还是融入群体?
送孩子出国游学是为了开阔眼界还是融入群体?

“要啥不能要面子”

在这些网友的眼里,面子害死人,为了面子挤破脑袋把孩子送入和自己所在阶层不匹配的学校,接下来就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勉力为孩子提供相应的条件,苦了自己,害了孩子。句句扎心,句句无奈。

送孩子出国游学是为了开阔眼界还是融入群体?

02

口袋君有话说

口袋君觉得,出不出国这事儿,还是得辩证客观地看。


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不至于为孩子出国游学而紧衣缩食,那为孩子安排优质的游学也是无可厚非。“行万里路”,孩子在另外一种文化中所形成的冲击相信是事半功倍、印象深刻的。而且游学可以锻炼孩子的独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等等。


但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就不要勉强为孩子安排超出承受范围的游学,否则这对孩子来说也会是一种压力。但如果遇到了孙女士这种情况,就又是另一种说法,她很有可能是一开始就没有为孩子规划好教育路线,没有想清楚孩子到底是走体制内教育还是出国路线。所以教育这事儿,真是要从长计议,综合选择,从容面对。


游学的质量也是关键点。游学团的质量良莠不齐是不争的事实,不排除有质量高的团,但有家长反映说:有些出国后根本没有配套的课程,总觉得性价比不高,以忽悠居多。有孩子游学回来说:就跟旅游差不多,就去这里逛一下,那里看一下,感觉也没学到什么东西。对游学团从官方介绍、民间口碑等全方位的考察是家长前期应该做到的。

03

开阔眼界靠出国?

口袋君当然对此说NO。“行万里路”前面还有一句话:“读万卷书”,书中的精华浓缩全世界的文化,外语的习得也一定不是靠出国。

送孩子出国游学是为了开阔眼界还是融入群体?

707分考上大学的王心仪,是没有条件出国的,你能说她的眼界窄吗?没出国,没有狭窄她的眼界,没有狭隘她的心胸。没出国,但是她靠努力,把自己送往了最好的学府,去更好地看世界。

送孩子出国游学是为了开阔眼界还是融入群体?

青岛萌娃王恒屹,年仅4岁就认识3000多个汉字,背诵近200首古诗,并且懂得词句中的含义,小小年纪就在传统文化的海洋中翱翔,相信这样的孩子在将来即便不靠出国也拥有超凡眼界。当然这并非让每个孩子都朝神通方向发展、都能精通传统文化,而是

鼓励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兴趣给予足够的尊重和鼓励,多多为孩子引入知识。

04

出还是不出?这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家长不妨问自己如下几个问题,问完了,也就自然了然于胸:

1、孩子本身有意愿游学吗?能说出原因吗?孩子自己想清楚了吗?

2、家庭能承担游学的学费吗?

3、游学团有资质吗?安全状况如何?行程安排如何?

4、是否是真正的“游学”?游学性价比如何?

5、想让孩子游学的心理动机中,有攀比的成分吗?

05

游学准备tips

如果已经决定出国,要做哪些准备?


1、事先做好安全与健康教育。任何情况下,安全第一。准备必备的、可以带出国的药物,培训必要的急救知识,提前锻炼身体,增强体能。

2、了解出游对象国家的文化。包括礼仪、饮食、宗教、当地文化等,以便随时得体应对 交流。

3、语言的强化训练。有了足够的语言基础,孩子才能与当地人进行更加充分的交流, 获取更多的信息,得到更大的自信。

总结

是否出国、参与游学,要根据家庭经济条件、孩子意愿、孩子语言能力、出国行程质量等做通盘考量,一旦决定,则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场游学变得更加值得!

作者: 家长口袋提供最权威的升学信息,网罗真实家长的经验智慧,直击升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痛点,为当代家庭提供综合的升学服务。欢迎大家关注家长口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