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创造101满足销量才签约,伊利为何这样做?

前段时间在腾讯视频播出的《创造101》节目吸引了大量的关注量,在该节目最终收官评比出名次的时候,几乎是被全网刷爆,无论你是否关注过这样一档女性偶像训练型综艺,都会收到劈天盖地似的消息推送,有很多网友表示粉丝的力量果然有些让人招架不住。

如此有力量的粉丝,自然是一般人得罪不起的,即使是不一般的人,其实也未必能够得罪的起。因为粉丝会带来一定的产品转化,而企业选择这些流量明星代言,自然也是看中流量明星的粉丝带来的收益。

最近竟然又有一家不太“明智”的企业不小心得罪了偶像们的粉丝。事情究竟是怎样的呢?据悉,刚成团的101在近日接下的首个代言伊利谷粒多,伊利方面却对每个成员所要担负的商品销量明码标价,表示满足了销量才能成为代言人,这引起了粉丝情绪的强烈反弹。

不少网友认为是企业的吃相太难看,也有人认为企业不是慈善家,既然请了代言人,自然需要对销售量负责。

目前,国内流量为主的市场环境已经形成了一套基本的商业运作模式:偶像的流量变现步骤就是,从选秀出来后会接代言、广告巩固人气,然后参加综艺节目进一步打响知名度,后面可能会接电影、电视。正因为初期的偶像倾向于接代言、广告等商业活动,这使得品牌商能够持续参与到偶像流量的瓜分中来,但部分品牌商过度消费偶像的行为,被粉丝诟病“吃相难看”。

然而很多网友都忽略了一点,新晋的偶像无论从名气还是专业技能上,都还是比较青涩的,企业选择与他们合作,首先看中的就是流量带来的销售额转化,以此来达到双方共赢。如果一个偶像的代言不能为企业带来业绩上的转化,那么这一次合作对于企业来说无疑就是失败的。本来应该是一次互惠的合作,为什么伊利对销售量有要求就会被认为是吃相难看呢?微金网在网络上找到了这样两组图片:

要求创造101满足销量才签约,伊利为何这样做?

要求创造101满足销量才签约,伊利为何这样做?

大概是这种促销形式刺激到了粉丝,各人任务定的高,粉丝会觉得实在氪不动,但是定得低了,粉丝又会觉得扫了自家偶像的颜面。因此,这种做法无论是否上榜,都会让粉丝觉得难以接受。

在伊利之前也发生过类似事件,有些媒体称这种营销方式为“自杀式营销”。“我觉得如果单纯从一个企业的角度考虑,这种行为并没有错。企业选择这些偶像练习生,自然是看中他们的流量变现能力,如果流量不能变现,那么企业的投入无异于石沉大海。但是这种营销策略还是略显僵硬。这也在另一面反应了在当前形势下,企业对于流量偶像的可持续发展性不抱有太大的信心,同时也很缺乏耐心。如果两年内一个偶像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他将会很快被淘汰。”

这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也会有不同的想法。企业请代言自然是为了销售额,而粉丝维护自己的偶像为偶像争取利益也属于人之常情。然而争议不是目的,如果达到共赢才是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