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民族精神,记中国的奥本海默——朱光亚


让他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民族精神,记中国的奥本海默——朱光亚

朱光亚

1924年(中华民国十三年)12月25日,朱光亚出生于湖北宜昌。幼年时的朱光亚,跟随父母从宜昌经沙市迁回汉口。由于他的父亲在一家法国企业工作,朱光亚兄弟姊妹在少年时就得以接受西方教育。

1941年(中华民国三十年),朱光亚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 在重庆南开中学的一年半里,朱光亚开始对自然科学有了美好的憧憬;特别是魏荣爵老师讲授的物理学,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年,他考入西迁至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物理系。讲授大学一年级普通物理学的是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赵广增教授,赵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课和介绍学科前沿的课外辅导,使朱光亚受到物理学科新发展的熏陶。

1942年(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夏天,当时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在重庆招收大学二年级插班生。在几位南开校友的关心和帮助下,朱光亚报名应试,顺利地转学西南联大。从大学二年级起他先后受教于周培源、赵忠尧、王竹溪、叶企荪、饶毓泰、吴有训、朱物华、吴大猷等教授。众多名师的栽培,使朱光亚学业有了较坚实的基础。

1945年(中华民国三十四年)抗日战争胜利时,他从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同年,原子弹爆炸,震撼世界,也改变了朱光亚一生的命运。

让他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民族精神,记中国的奥本海默——朱光亚

朱光亚的西南联大毕业证书

为了学习原子弹制造,国民党政府决定选派优异人才赴美学习原子弹制造技术。朱光亚和李政道一道,被吴大猷教授选中。1946年8月,朱光亚等人随华罗庚教授赴美。没想到抵美后,由于美国政府禁止外国人进入原子弹有关机构,学习原子弹制造技术的愿望落空了。于是朱光亚进入吴大猷任教的密执安大学,攻读与原子弹相近的核物理专业。就是那时候,朱光亚开始崭露头角。他仅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顶级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看那时他和杨振宁、李政道的合影,他们英气逼人,意气风发,不愧一代人杰。然而命运使他们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杨、李留在美国,迅速崛起,再过六七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朱光亚则选择了回归到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回国之前,朱光亚和其他留学生签名发出一封给留美中国学生的公开信,呼吁他们回国参加建设。几十年后,李政道开玩笑说:“当初蒋介石派的五个人,只有派朱光亚是派对了,他回来是做原子弹了。”

让他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民族精神,记中国的奥本海默——朱光亚

留美期间与杨振宁、李政道在一起

1950年春,朱光亚回国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两年多之后,他被调到新建的东北人民大学 (即吉林大学) 物理系任教。1952年春,朱光亚被派往朝鲜,作为翻译参加板门店停战谈判,亲眼看到美国军方对我进行“核讹诈”。这进一步激发了朱光亚为中国制造核武器的心愿。那件见证过板门店谈判的军大衣,他前后穿了十多年。即使后来他已是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还是穿着那件军大衣。

1955年初,中共中央决策研制原子弹,朱光亚被调回北大参与组建原子能专业。1957年,他被调至我国早期原子能研究的大本营——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朱光亚参加了研究性反应堆的建设工作,他领导设计、建成轻水零功率装置,迈出了中国自行设计、建造核反应堆的第一步。

在原子弹研制正式上马后,年仅35岁的朱光亚于1959年7月调至核武器研究院任副院长,主抓科研业务工作。一年之后,苏联专家全部撤走。起步不久的原子弹研制工作遭受重大挫折,有的人甚至以为中国的原子弹不知何年何月才造得出来。然而此后的两年,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朱光亚居功甚巨。到1962年,二机部就向毛泽东提出两年之内进行核试验的目标。朱光亚为此编写了据称是我国核武器发展史上的两个“纲领性文件”,为原子弹研制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1964年10月16日,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蘑菇云在戈壁滩升腾而起的时候,40岁的朱光亚热泪盈眶。他终于实现18年前赴美时的原子弹之梦,而中国的国际地位由此迅速迈升。

作为技术总负责人,朱光亚在原子弹研制过程中的作用,被他的同事和学生誉为“技术上的诸葛亮”、“中国的奥本海默”。此后的二三十年,朱光亚一直领导着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工作,他先后领导了氢弹、地下核试验等工作。1970年调任国防科委副主任以后,朱光亚指导潜艇核动力、核材料技术的研究发展,指导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研究、武器装备预先研究、国防关键技术报告制定等重大工作。他支持和思考“军转民”“军民结合”等发展中国高技术方面的事业。作为国务院高技术计划协调指导小组成员,他还亲自参与组织《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 纲要》的起草。他说,我这辈子做的就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核武器之父。

让他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民族精神,记中国的奥本海默——朱光亚

1966年国庆节,朱光亚与彭桓武、邓稼先在天安门城楼上

让他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民族精神,记中国的奥本海默——朱光亚

朱光亚晚年在工作中

在81岁高龄退休之前,朱光亚不仅担任着我国国防科技部门的高级领导人,同时也先后出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我国科技界的高级领导人和代表人物之一。但他为人一贯低调。1999年,朱光亚等23为杰出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之后,社会上对这些“元勋”大加宣传,纷纷出版他们的传记,但朱光亚一再谢绝。在他应中国科学院约请撰写的核武器研制工作回顾的文章中,他列举了很多科学家的具体贡献,而只字不提自己,所有以他为主的工作的主语都是“我们”,而不是“我”。

2011年2月26日,朱光亚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87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