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毕业生,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74位院士。是哪所大学,这么牛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无论一所大学拥有多少头衔,最终社会评判还是涌现了多少卓有成就的栋梁之材。

不同的大学,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水平是不同的。在我国,曾经有这样一所大学,它处于民族危亡的艰难时期,却培养出了无数的卓越人才。从它培养优秀人才的产出比来说,它的“优品率”是最高的。

它就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历史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4000毕业生,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74位院士。是哪所大学,这么牛

一、学校的变迁。1935年面临日益危急北平的局势,清华大学在长沙岳麓山山下左家垅(今址为中南大学)动工修建校舍,原计划1938年初交付使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8月28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分别授函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和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指定三校在长沙合并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7年9月10日教育部正式宣布建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0月25日正式开学,11月1日正式上课。

由于局势的变化,1938年2月中旬,长沙临时大学开始迁徙昆明。4月2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本部所在地现为云南师范大学。5月4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正式开课。

抗战胜利后,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宣布结束历史使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回原址;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置,改称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昆明师范学院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二、学制的设置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本科均为四年,师范学院因有一年教育实习,学制为五年;师范专修科为三年;工学院的电讯专修科一年半结业,后改为两年制。

学校成绩计算采用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不及格的课程不得补考,不给学分,以零分计算。学生的生活管理则由军训队负责。大学一年级学生实行导师制的规定。

学校实行学分制,大多数专业规定学生在4年中必须修满132学分,师范学院为156学分,法商学院法律学系和工学院各系各有不同,且党义、体育、军事训练必须及格,一切费用必须缴清方得毕业,毕业授予学士学位。

三、院系设置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主要设文、理、工、法商、师范5个院,26个系,两个专修科一个选修班。

后来,稍有调整,如:1938年7月底在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航空工程组的基础上设立航空工程学系。1940年6月历史社会学系分为历史学系和社会学系。

4000毕业生,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74位院士。是哪所大学,这么牛

四、教职员工

全校教师约370人,职员和工警400人左右,其中专职行政管理人员200人。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过的教授、副教授共计300余人。

五、班级生数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存续的10年间,共有8000名学生通过了联大的入学考试,最终联大学籍本科生毕业近2500名、专科生约200名;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学籍的本科生1280名、研究生74名。总计毕业约4000名,是当时中国毕业生最多的高校。

抗战期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从军学生前后一共达到1100多人,镌刻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背面的即达834人,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之子梅祖彦就是其中之一。

六、杰出校友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总计毕业约4000名毕业生中涌现了多少卓有成就的优秀人才呢?

校友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2人:杨振宁和李政道;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5人: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和郑哲敏;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8人:赵九章、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杨嘉墀、王希季、朱光亚和邓稼先

同时,还涌现了王力、向达、吴晗、金岳霖、陈寅恪、汤用彤、冯友兰、冯至、魏建功、罗常培、丁声树等一大批哲学社会学大师。

4000毕业生,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74位院士。是哪所大学,这么牛

据统计,在1948年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评选中,全部81位院士中,有27人出自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建国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友中共有174人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163人,中国工程院13人;朱光亚、郑哲敏为双院士,徐匡迪曾任中国工程院院长。

这个人才的“优品率”,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4000毕业生,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74位院士。是哪所大学,这么牛


图文来源网络,侵联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