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專家呼籲 提高我國器官移植醫院手術質量刻不容緩

中國蘭州網8月9日消息 “2017年,中國人體器官捐獻數與移植數均位居世界第二。”

近日,國家衛健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主任楊愛平在浙江省杭州市出席2018樹蘭國際器官移植論壇時呼籲,中國從事器官移植的專業技術人員數量,尤其是手術醫師、OPO(器官獲取)人員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手術質量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到今年6月,全國有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共178家,其中可施行肝移植手術的醫院97家,腎臟移植手術的醫院136家,心臟移植手術的醫院46家,肺移植手術的醫院32家,胰腺移植手術的醫院43家,小腸移植手術的醫院43家。

據統計數據顯示,從2010年1月到2018年4月,中國累計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17085例,捐獻大器官突破4.8萬個。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器官移植大國。

在這個論壇上,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教授也介紹了目前中國器官移植技術水平的有關情況。他說,在全國178傢俱有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中,無論是肝移植,還是腎移植和心肺移植,70%以上的手術均集中在前幾名的移植中心,培訓已有移植資質醫院醫師高質量地開展移植手術,提高已開展器官移植工作醫院的移植手術質量刻不容緩。

世界器官移植協會(TTS)前主席、美國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院Francis Delmonico教授,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主席、美國UCSF外科教授Nancy Ascher,美國芝加哥大學肝移植中心主任John Fung教授,美國UCSF移植外科主任John Roberts以及北京友誼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國內外醫學專家及學者代表,圍繞如何提升器官移植工作醫院手術質量展開了學術研討。

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李蘭娟介紹,器官移植被稱為21世紀的“醫學巔峰”,能夠體現醫療機構和一個國家的綜合醫療水平。目前,器官移植技術正在與免疫組學、基因技術等相互促進快速發展,成為諸多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最佳治療方式。“然而,移植費用以及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的經濟負擔,讓很多徘徊在生死邊緣的困難家庭望而卻步。另一方面,高質量的移植生存率有賴於更加精湛的移植技術和先進的移植理念。”李蘭娟院士說。

面對世界性的醫學難題,李蘭娟院士表示,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我國在保障人民群眾器官移植醫療需要的基礎上,成功實現了器官來源的結構性變革,在實踐中形成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器官捐獻與移植“中國方案”,為世界提供了“中國智慧”。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多器官聯合移植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鄭樹森領導的肝移植團隊,創新性地提出了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肝癌移植受體“杭州標準”,這是我國提出的首個被移植學界接受的肝癌移植國際標準,它拓展了肝癌移植的指徵,提升了我國肝移植在世界上的地位。

與此同時,作為長期從事肝病研究的學者,李蘭娟院士領銜感染病診治團隊所創造的人工肝支持系統與鄭樹森院士的肝移植創新體系緊密結合,為肝移植創造了時機和條件,大大提高了重型肝炎和肝移植受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楊愛平表示,要在國內頂級器官移植中心設立專項能力培訓基地,引導具有移植資質醫院相關科室的專業技術人員進入培訓基地,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模式,提升肝移植、腎移植、心臟移植和肺移植等移植醫生的臨床水平和技能。(記者 李劍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