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安全谁来保障?

2018年5月6日凌晨,祥鹏航空公司空姐李明珠执行完航班后,在郑州航空港区搭乘滴滴网约车赶往郑州火车站,5月6号早上,家人发现与李某失去联系,并与5月7日下午拨打110报警。5月8日,警方告知家属李明珠的遗体被找到,身中多刀。5月10日,滴滴公司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线索,悬赏100万元寻找一位名为刘振华的顺风车司机。5月12日凌晨4时30分许,经多方努力、全力搜寻,警方在郑州市西三环附近一河渠内打捞出一具尸体。经查验,其体表特征与嫌疑人基本一致,可初步确认该尸体系杀害滴滴顺风车乘客李某珠的嫌疑人刘某华,至此5·6空姐滴滴打车遇害案告破。21岁的花季少女命殒郑州,虽然案件很快得以侦破,真凶也跳河自尽,但案件留给空姐李明珠一家的是难以磨灭的痛楚,也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警示——互联网时代个人安全谁来保障?

互联网时代安全谁来保障?

网络平台难辞其咎

5·6空姐滴滴打车遇害案告破,案件侦破虽已经结束,但其造成的影响还没有尘埃落定,网约车司机刘某成为全面唾弃的对象,与此同时滴滴出行也遭到了广大网民的口诛笔伐。网约车司机审核不严谨;网约车司机无证上岗;网约车企业无牌照经营;滴滴出行app“紧急求助”功能被“折叠”;司机可评价乘客外貌。一时间滴滴出行不作为,将用户安全置于不顾之声此起彼伏,对此滴滴表示顺风车业务在全国范围内下线,停业自查整改一周,其他平台业务对全量司机全面审查,用一切手段清理平台上可能的人车不符情况以及运营及客服体系全面整改。

互联网时代的安全隐患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沟通更即时便捷,世界日益变成一个地球村。互联网的便捷性也让其在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大展身手,从衣食住行到就业、投资理财、交友恋爱等等,互联网渗透到了我们身边每一个角落。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是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且巨大的全球化网络,使用互联网可以将信息瞬间发送到千里之外的人手中。但本质上来说,互联网技术在人际关系上来说,是陌生人之间的互联,我们利用网络技术与其他终端的人们进行组织协作、服务消费以及其他各种社会活动。互联网技术的本质就导致其在使用中有很大的虚拟性和不可靠性,各种电信诈骗案和个人信息泄露的行为慢慢出现在我们身边。2016年轰动一时的徐玉玉案,正是因为当事人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被诈骗电话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仍不幸离世。

互联网时代安全谁来保障?

网络时代安全,法制与技术同行

在21世纪,网络安全关乎你我他,为保护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1月7日发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在技术层面上,网络安全技术也是在日益发展,网络防火墙技术、杀毒软件技术、文件加密和基站防伪技术也都进入我们的生活中。除此之外,在以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互联网2.0时代,主打智能无人服务的情况下,注重线下的安全保障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小编我在体验了小豆网络的无人值守便利店的时候就发现,在人脸识别进入无人便利店的时候,入口有两道门,在人脸识别解锁成功后,第一扇门会先锁上,这时第二扇门才会打开,小编才得以进入商店,这种技术就有效防止夜间购物尾随的情绪发生,同时便利店中也有无死角24小时监控,非常安全。

互联网新时代,希望法制与技术齐头并进,还我们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