凳子下的小孩

凳子下的小孩

凳子下的小孩

近来,一女人坐着一塑料凳子打麻将,凳子下屁股底下囚小孩的图片成了网红。

在那女人看来,既带了孩子,又打了麻将,真可谓一举两得。但细细想来,孩子可悲可怜,大人更是可叹可恨。

我们究竟该给孩子什么?怎样对待他?一头雾水吗?

也许会说:我对孩子好啊,他不愁吃,不愁穿啊,要什么有什么啊,哪像我们小时候,天天挨饿,没吃没穿的。

但是,你是否扪心自问过自己:虽然我们给孩子那么多,但孩子真过得好吗?他们真的快乐吗?像这样对待孩子,孩子快乐吗?难道作为父母的我们就不应该很好地陪伴孩子吗?

在农村,不知有多少个孩子还在襁褓之中嗷嗷待哺时,父母都丢下了他们,远行千里去到城市打工,把他们撇给了年迈的父母。

春节才匆匆的回来几天,有的甚至春节为了挣更多的钱,春节也不回来。需要温暖关心的孩子只能在年迈体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简单照顾下孤独的成长。

在孩子们眼里,父母仅仅成了一个代号,只是偶尔从电话或者视频里给那个只会给家里寄钱的人聊几句。没有父母的爱和陪伴,孩子的童年缺少了太多美好的回忆。

遥想当年的我们,尽管缺衣少食,日子艰难,但毕竟有家的温暖,有父母的呵护与陪伴,每当想起来时,总会升起阵阵暖意,可现在的留守孩子们呢?他们长大后还能回忆起什么美好的事物呢?

当年的我们,青山绿水随处可见,小河里嬉戏,摸鱼捞虾,可以光着身子躺在白净的沙滩上打闹休息。今天给孩子们讲起来时,他们竟然瞪大双眼,仿佛在听故事。

现在农村的孩子,稍大一点的时候,就被送到了城镇里封闭式学校,年迈的老人隔代教育弊端实在太多。一个月或者两周才回家两天,这时的孩子就连家也成了一个名词。

城市的孩子虽然比农村的孩子幸运不少,大多数有父母的陪伴。但无忧无虑的童年却过早的背上了沉重的枷锁。学钢琴、学英语、学画画、练书法……

从这个班出来进那个班,只因为一句“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有父母陪伴的,当我们忙碌了一天,回到家里斜躺在沙发上,蜷缩在床头上,抱着手机,聊着微信,刷着朋友圈,打着游戏。

孩子在一边的话语,我们早已把他当成了儿戏。

闲暇下来的孩子没有我们小时后自由自在奔跑疯玩的游戏,有的只是抱着手机,打开电脑,满是打打杀杀的游戏。

小时候的我们听完收音机《小喇叭》可以听《星星火炬》,听完后开心的回味半天,我们可以看《向阳花》杂志、剪报、抄写名言警句、优美篇章。眼睛几乎没有近视的、更没有颈椎的疼痛。

现在,各种媒体沸沸扬扬的时代,但究竟有多少是为了孩子?

也许,今天我们为了玩乐,把孩子囚在屁股下的凳子中,当我们老的时候,孩子难道不会像养牲畜一样对待我们吗?不管是小孩还是老人,最好的感情就是真心陪伴。

暑假到来,孩子的安全监管问题更显得犹为重要,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切不可为了自己自私的误乐而玩物丧志,以至孩子出现意外事故。

成人是孩子们的榜样,为了自己的一时之快,凳子下面囚小孩这这不仅仅是一对或者两对父母应该思考的问题吧?(2018.07.06)

*作者︱刘文方:河南省.方城县拐河镇中心校教师,「青眼有加qyyjtcq」专栏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