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是「十大營養食物」?來看看BBC是怎麼忽悠你的

大凡傳統的食物,人們就希望它“安全”“健康”。如果現代科學的結論說它不好,人們就經常找出各種理由來為它辯護;如果說它好,人們就會很高興地廣為傳播。

豬油是“十大營養食物”?來看看BBC是怎麼忽悠你的

豬油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人們覺得它香,但現代營養學認為動物油脂富含飽和脂肪,不利於心血管健康。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這一點,喜歡它的人也只是在“健康”與“美味”之間糾結。今年,英國BBC發佈了一個“營養食物排行榜”,豬油排名第8,這讓廣大的豬油愛好者欣喜不已。而這條新聞,也以“科學結論並不總是對的”“打臉營養專家”的形象廣為流傳。

然而,這只是一個扯淡的結論。媒體們或許是沒看,也或許是沒看懂,BBC的那個排名到底是怎麼回事。

BBC的排名是依據一篇論文。那篇論文並不研究各種食物的營養成分或者營養價值,而是建立了一種方法,去對食物進行評估。所謂的“對1000餘種食物”進行排名,其實是用美國農業部食品數據庫中的1000餘種食物進行不同的組合,目標是用盡可能少的食物種類來滿足人體需求。

這樣的組合當然會有很多種,而同一種食物也可能在不同的組合中出現。而排名的依據,是一種食物在多少種組合中出現了。研究者認為,在更多的組合中出現的食物,意味著它與其他食物配合滿足人體需求的能力越強,說明其“營養成分越豐富”。這種“搭配能力”,就被理解成了“營養價值高”。

豬油是“十大營養食物”?來看看BBC是怎麼忽悠你的

這個排名依據能夠自圓其說,但是並不合理。首先,“適合搭配”跟大家理解的營養價值高”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其次,不同的食物在風味、口感、價格、可獲得性相差很大。如果一種“適合搭配”的食物不能獲得,那麼含有它的組合就得重新搭配,整個排名結果可能都將改變。比如說,這個排名中歐芹、比目魚、奇亞籽等比豬油的排名還要公高,含有它們的組合多達幾千種,而所有的組合也才兩萬種。在中國,這三種食物幾乎沒有。這就意味著,兩萬種組合中有幾千種是無效的,這整個的排名自然也就代表不了實際情況。

這個評估方法更像一個數據遊戲——設定一套規則,依據這套規則對食物進行排序,然後把這個排序作為“健康食物排名”來發布。而這套規則的不合理之處,就被髮布和傳播者們無視了。

豬油是“十大營養食物”?來看看BBC是怎麼忽悠你的

人類吃食物,是為了滿足身體對物質和能量的需求。對於成年人,沒有一種食材能夠滿足所有的營養需求。所以,人們只能“合理食譜”來獲得“全面均衡的營養”,單獨考慮一種食物的營養價值是高是低,並沒有多大的價值。

換句話說,BBC的“營養食品排名”的排名依據並不合理,所排出的名次也沒有什麼實際價值。

豬油是一種食用油。食用油對健康的影響主要考慮其脂肪組成——健康的食用油攝入是“在控制脂肪攝入總量的前提下,飽和脂肪儘量少”。豬油來的飽和脂肪比牛油和羊油少,但比大多數種類的植物油都要多。可以說它比牛油羊油要“健康”,但要說是“營養好”“有利於健康”,就很扯淡。此外BBC對豬油的評價中還提到它富含B族維生素,但食用油本來就不是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高點低點也並沒有什麼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