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降薪裁员,泥工月入2万

券商降薪裁员,泥工月入2万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私募、券商今年日子不好过。前不久,刚有消息说,某些私募投研团队集体休假;今天,圈内又在传一个券商研究所准备降薪裁员的截图。

券商降薪裁员,泥工月入2万

投研人士有时候自嘲,喜欢称呼自己为“金融民工”。可万万没想到,现在他们的收入可能连民工都不如了。也是今天网上流传比较广的一张截图:

券商降薪裁员,泥工月入2万

虽然这张工资单把很多人吓了一跳,但现在“蓝领”收入快速上涨,早已经是大家认识到的事实。

在上海,餐馆招聘洗碗工,起薪已经不低于初入职场的“小白领”;送外卖、开滴滴,只要稍微勤快点,月入8千很普通;你家里如果近两年装修过,就知道人工有多贵;而现在路边洗个车,已经20元起(SUV30),所以我干脆不洗全靠天下雨。

看起来很贵,但贵有贵的道理。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实际强度大、很辛苦,一般人受不了。保安、柜员类的岗位,工资仍然不怎么高。

以前我为“蓝领”收入提升感到欣慰,因为每个勤劳的人都能得到不错回报了。但今天,却联想到一些事情,然后猛然一惊。

我联想到的是商品期货最近的行情。股市这厢跌跌不休,商品期货那边却一路高歌上涨。曾有人留言问我为什么,我说我也不晓得。今天看来,我们可能正在走向“滞胀”。

券商降薪裁员,泥工月入2万

“滞胀”是“停滞性通货膨胀”的简称。“通货膨胀”大家中学课本都学过,货币越印越多,钱越来越不值钱。

有人认为“通货膨胀”是坏事,其实不全是。轻微“通货膨胀”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因为社会上总体钱越来越多,大家也知道以后钱会变多敢于消费和负债,有利于经济活跃。

2007、2008年的时候,我很多同学因为成家需要,在上海贷款买房。那时中外环线之间买个两室户,大约六七十万,首付两成,贷款大约50万。当时觉得压力很大,两口子月收入8千到1万,贷款要还3千。可现在回头看,房子升值了,家庭月收入也基本有两万多,每月还3千块钱,基本没感觉。

恶性“通货膨胀”才是坏事,上个月能买半头牛的钱,下个月可能就只能买两袋米了。你钱存着,很快就变成纸,投资出去,又找不到能有这么高收益的投资品种,大家日子就会很苦。

所以全球很多国家,都喜欢逐渐加大印钞数量,搞轻微“通货膨胀”,也就是所谓的奉行“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是个好东西,但也有个缺点,就是印钱如同吸毒,一旦开始了不容易停下来,而且需要的剂量越来越大。2008年经济不好的时候,我国推出4万亿的刺激举措,效果立竿见影,而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动不动推出数万亿的方案,连对本区域经济的拉动都不那么明显。

想想也是对的,怎么可能单靠不断往上增加印钱数量,就能解决一切经济问题呢?这样的话发展经济未免也太简单,我们大家都能去捞个市长做做,造福一方。

“凯恩斯主义”的缺点,或者说副作用,到了一个临界点便会体现为“滞胀”。“通货膨胀”还在继续,经济却停滞不前了。主要表现有:物价不断上涨,人力成本增加,而经济增速减缓甚至倒退,失业人员增多。

而当前我们面临的情况是:商品期货价格上涨(对应物价),泥工月薪两万(对应人力成本),股市低迷不断往下(对应实体经济),“白领”降薪裁员(对应失业人员)。

全部对号入座了……

我网上查了下资料。应对“滞胀”,除了适当控制货币投放总量,一个有效举措是减税,给更多中小企业盈利空间,复苏实体经济,减缓失业问题。那么接下来,就看上头打算鹅毛怎么拔。

“滞胀”是让人难受的:钱还在不断贬值,但是收入跟不上。我们要留个心眼做好应对准备。一般来说,“滞胀”阶段的投资,商品和存款优先,然后股市里公共事业类和银行股也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我不建议大家参与商品期货,这个市场太血腥。那么,暂时对股市多观望多等待,现金为王吧。

------操作指南------

1.大势。总体趋势评分:4.5分;阶段最强指数:无。(8分以下不超过半仓,6分以下不建议参与)

2.概况。今天市场没能接力昨天的强势继续上冲,收盘大跌,创业板指数跌逾2%。钢铁、水泥、石油天然气、西安自贸区、种植业与林业等逆势上涨,其余板块大多收绿,集成电路、芯片半导体、次新股和医药等跌幅居前。个股涨跌比597:2737,自然涨停25家、跌停28家。

3.观点。从微观上来说,虽然今天市场下跌,但还不能认为昨天的反弹就此结束,后面还可以再看一看,比如以跌破昨日低点为标志。稍微周期大点来说,仍然休息为主,不要理会这种下跌趋势中的震荡或反弹。股市就是这样,只要耐得住,迟早会赚钱。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skke30387007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