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细则出炉凸显“松紧有度”

上周末,央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明确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指导意见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期待已久的资管新规监管细则终于“靴子”落地。同日,作为配套措施,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证监会发布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监管层的一系列动作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四月份出炉的资管新规,相当于对我国金融市场资产管理的固有模式进行整体重塑,无论是金融机构业务重新梳理,还是与企业、个人相关金融产品的打造,都迫切需要明确的方案。最新出炉的《通知》就内容而言,明确了资格新规执行中的焦点问题及过渡期安排。而银保监会、证监会出台的配套措施则偏向新规框架下的产品规范性法则,增强可操作性。同时立足当前市场运行特点和存量资管业务情况,给相关产品设置了与资管新规相同的过渡期,并且作了“新老划断”的柔性安排,引导金融机构平稳过渡。

在《通知》以及配套措施中,此前最受投资者关注的关于非标投资、压缩节奏、计价方式等方面的内容,较市场从严的预期有所放宽。今年以来非标融资骤降、实体再融资压力增大、信用违约频发,适当放宽实际上有助于缓解市场上的流动性压力和风险偏好过紧的情况。

但这并不改变金融去杠杆的政策和资管新规执行的大方向。《通知》及配套措施的出台,在明确监管标准和要求的基础上,更充分考虑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有利于消除市场不确定性,稳定市场预期,确保金融市场稳定运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