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房评|土地流拍创新高,开发商用脚投票逼政府降地价

房小评 中国房评报道 昨天

今日房评|土地流拍创新高,开发商用脚投票逼政府降地价

中信建投的一份研究报告,揭露了今年以来土地市场的冷清。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今年1-7月份全国住宅用地流拍率为6%,二季度平均流拍率是7%,流拍率正在逐渐攀高。

而在近10年的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土地市场流拍率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彼时全国住宅用地出让流拍率仅4%。

中信建投研究报告指出:“2014年是近年来流拍量最高的一年,总流拍宗数为345宗。但今年前7个月,300城总流拍宗数已达258宗,与2014年同期相比高出了59%。”

今日房评|土地流拍创新高,开发商用脚投票逼政府降地价

在土地流拍的城市当中,一线城市流拍率最高,今年土地流拍率峰值出现在6月份,当月全国一线城市土地流拍率达到了19%,二线城市土地流拍率在6月份也达到了7%,一二线城市住宅用地流拍率均创下了2013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土地流拍的同时,土地出让的溢价率也在急剧下降,一线城市今年3-5月份土地出让溢价率同比下降44%,二线城市自2月份以来,土地出让溢价率持续降低,平均溢价率下降12%。

开发商都去哪买地了呢?

答案是:三四线城市。

今年三四线城市土地溢价率同比保持平稳,没有出现下降。

中信建投分析土地流拍增多和土地溢价率下降的问题后发现,这并不是因为市场供需造成的。对比2014年发现,今年全国房地产市场销售额稳定,销售额排名前10的房地产公司今年销售额几乎都有30-40%的高增长。同时,全国房地产销售额和房价都没有出现下降。换而言之,2018年的房地产市场并不像2014年那么惨,并不是一个熊市。

而且,2018年的土地市场供应充足,政府在主动供地,这完全不同于2014年房地产市场的情况。

今日房评|土地流拍创新高,开发商用脚投票逼政府降地价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

中信建投分析认为,因为一二线城市纷纷推出的限价政策,导致房地产项目利润率受到影响。与此同时,一二线城市政府又调高土地出让底价,使得地价成本在房价成本中占比过高,导致开发商做项目无利可图。

一线城市拿地楼面价占售价比重逐年递增,2016年项目平均地价占房价比达47.4%,2017年这一比值直达62.7%,盈利空间已十分有限。2016年二线城市地价占房价比重约为38%,2017年占比为36%。

由此可见,二线城市地价占房价成本逐渐稳定,这是由于开发商在二线城市政府面前的议价能力比较强。而对于一线城市政府来说,开发商的意见基本没用,所以地价占比房价达到了60%以上,以至于开发商觉得项目无盈利空间,最终决定放弃。

前不久,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不久后,住建部召集召开部分城市房地产调控座谈会,提出要对房价调控不力的城市政府进行坚决问责。可以预见,接下来限价措施将蔓延到二线城市,二线城市接下来日子也不好过。

中信建投的这份研究报告有价值地指出,当前房地产调控和房地产市场格局与2014年不同,如今开发商已经具备了抵御调控风险的能力,而且手上资金和项目比较丰富,不惧调控。当一线城市调控苛刻的时候,他们可以选择转战二三线城市,用脚投票,最终逼迫一线城市政府不得不降低地价,给开发商以合理的生存空间。

今年以来,一线城市地价平均降幅在10%以上,个别地块相比周边地块地价更是降低了30%以上,早先拿地的开发商后悔得肠子都青了。

但是,价格是最有用的调控工具,随着一线城市地价下降和盈利空间出现,开发商们回归一线城市拿地的积极性会提高,市场又会演绎出新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