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可行性再思考:約90%的區塊鏈項目終將被放棄?

魯比尼Nouriel Roubini是國際宏觀經濟學領域世界知名的專家,有著“末日博士”之稱。日前魯比尼發佈推文稱,大多數公司將放棄區塊鏈測試。

魯比尼由於曾在次貸危機爆發前一年半準確地預測到了此次危機的爆發而名噪一時,又因為次貸危機完完全全按照他所寫下的《金融災難的十二個步驟》演變而成為紅遍全球的預言大師。

區塊鏈可行性再思考:約90%的區塊鏈項目終將被放棄?

但是,這位當代經濟界的“先知”(或者說“烏鴉嘴”),在幣圈卻是以其反對加密貨幣的立場而聞名。他曾表示過區塊鏈毫無效率,永遠無法發揮作用,“區塊鏈是有史以來泡沫最多的技術之一”、“目前區塊鏈項目當中,其中81%的發幣項目都是騙子”等都是他曾說過的金句。

按照他對區塊鏈一貫的謹慎態度,此次魯比尼再度發功神預言,與近日美國市場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的預測不謀而合。

Forrester Research的研究結果認為,大多數由美國公司發起的區塊鏈項目將在2018年被擱置。具體而言,高達90%的項目將“永遠不會成為公司運營的一部分”。研究人員聲稱,“一些公司”一直在努力將廣受讚譽的分佈式賬本技術(DLT)整合到自己的業務中,現在正在退縮,其雄心壯志已經減弱。

2018年的特別之處在於,它介於初期的利益驅動和尚未到來的應用落地這兩個階段之間。熊市來臨幣價低迷,很多幣種面臨腰斬甚至是歸零的境況,在此時這種技術本身沒有迎來本質創新的時候,初期對新鮮概念的追逐卻需要面對亟待落地的考驗。

區塊鏈可行性再思考:約90%的區塊鏈項目終將被放棄?

因此,逐利和講故事難以為繼的時候,技術成熟度曲線將不可避免地進入了下行階段。

週期:泡沫的末尾與市場循環

V神近日回應了一條顯示Coinbase網絡流量下降的新推文,這樣的下降與2018年加密貨幣的熊市相對應。V神表示:“有人感到驚訝嗎?我們正處於加密貨幣泡沫的末尾。”

區塊鏈可行性再思考:約90%的區塊鏈項目終將被放棄?

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提到加密貨幣的泡沫了。上個月,他就曾表示“很不幸,沒辦法解決泡沫,只能讓泡沫自生自滅,最後破裂。”

區塊鏈可行性再思考:約90%的區塊鏈項目終將被放棄?

一項新技術的真正適用性往往需要通過一段週期來進行驗證,而區塊鏈則可能需要經歷多個週期的循環。

以人工智能為例,早期的人工智能發展史就是在火熱追捧與瓶頸低潮的交織中前行的,新潮的理論難以在實踐中得以驗證,資本熱情隨之戛然而止,而最終技術突破實現機器自我學習,並且隨著運算能力和算法的優化升級以及其他配套設施的完善,讓人工智能重獲新生。

距離初期AI被認為有很大應用前景的技術顛覆性,與最終真正有機會落地實際應用之間,耗費了幾十年的技術可行性驗證過程。而歷史上也大有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技術,卻在很短時間裡迅速隕落,最終沒有實現。

區塊鏈本身就是多個新興技術的集合,這似乎也預示了它的可行性和適用性需要經歷更為複雜的認知和驗證過程。

Coinbase首席執行官Brian Armstrong一個月前曾表示:“加密貨幣行業與其他產業都不同,會有很多的上下循環(每次都達到一個新的頂峰)。現在已經有過3或4個。第一次看到可能會覺得很可怕,但對於身處這個行業多年的人來說,感覺就像是舊聞”。

區塊鏈可行性再思考:約90%的區塊鏈項目終將被放棄?

一方面,與AI這類描述未來振奮人心的技術願景而引發的需求和追捧不同的是,區塊鏈最初的狂熱很大程度來自於從加密貨幣和ICO帶來的一夜暴富的少數人神話中獲利的慾望驅使,而這種逐利性是很容易隨著殘酷現實的揭露而消減的,所以區塊鏈技術本身的技術潛力和需求方面有很多的想象空間還沒有被認知。

另一方面,隨著技術的成熟、大眾認知的進一步深入更新以及應用需求和商業模式的挖掘,未來還有很多新的故事有待敘述。但是這些新故事到底是走向真正的創新還是更大的泡沫,還未可知,但是情節的曲折不一定會使故事夭折,反而加劇了故事的可讀性。

在區塊鏈的世界,上一段故事接近尾聲,但是下一段故事還在持續更新中。

反思:不適應者的離場

此次已經是Forrester Research預測區塊鏈應用在美國企業前景黯淡的第二個實例了。早在2017年,Forrester Research就曾發表了一篇題為《預測2018:區塊鏈革命將不得不再等一段時間》的文章,文章聲稱2018年人們將對一系列區塊鏈計劃的可行性進行再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中曾提到:“那些未能將新聞標題變為現實的人將會放棄他們的投資,而其他對技術及其轉型潛力有深刻理解的人將會繼續前進。”

新聞頭條中宣揚的技術顛覆性容易片面和淺顯,與真正對技術建立有效認知和產生實際價值之間,確實間隔了很長的距離。

除了那些純粹追求短期暴利的投機者之外,不適應者放棄和離場的原因,一方面在於對技術本身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或者純粹追逐熱度而無視發展長期價值的佈局,最終還是無法實現有實際效力的推進。、

另一方面的原因還可能在於,對自己業務的革新方向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點認知不深刻,或者被自身已成熟的業務模式所侷限而對區塊鏈技術的需求有限。就像此前超級賬本的執行董事Brian Behlendorf所說的,區塊鏈應用程序的“即將到來的浪潮”不會來自像谷歌、亞馬遜或Facebook這樣的老牌科技巨頭,因為這些公司“在區塊鏈上有盲點”。

到目前為止所有首次公開發行的加密貨幣中大約有一半以上已經失敗,一個新興技術和行業中有不適應者離場很正常,

但是如果真的像Forrester Research的預測中所說的有90%如此大比例的離場者,是否意味著區塊鏈行業的可行性和應用前景極為有限?

這裡需要反思的是:

首先區塊鏈本身就不是為了在淺層、直接的方面提高效率而設計的,它需要改造的是更深層次的生存關係和運作模式。這不僅理解起來很抽象,實現落地產生價值的過程更加漫長,這對於短期快速取悅浮躁的商業環境和資本市場來說,本身就不佔優勢。

更嚴重的是,當市場火熱時,希望越大,熱情越是高漲,一旦行情遇冷,落差也就更大,也就是說,當人們的希望在短時間內落空的時候,往往容易走向另一個極端——也就是徹底看空,讓消極情緒迅速蔓延氾濫。美國科技博客TechCrunch曾撰文稱,加密貨幣的投機價值已經超過了非投機性的使用價值,它們變得無比昂貴,甚至阻礙了創新。

區塊鏈可行性再思考:約90%的區塊鏈項目終將被放棄?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其實沒有建立深刻認知而急於進場,也是一種迅速更新認知和補課的過程,雖然要花費一些代價,不適應者的離場不可避免。

而隨著不應參與其中的人提前離開,也會讓真正適合且有機會在這個行業中存活發展下去的玩家在其他人分心時繼續取得進步,挖掘區塊鏈真正的價值,建立自己的壁壘。

所以90%的比例不是指讓大多數人離場,而是讓大多數不適合的人退出。

預備:剩下10%的機會在哪?

對於區塊鏈真正普及還有多久,各方有不同的猜測和預判,少則一兩年,多則十年二十年,沒有人能夠預知具體準確的時間,但是至少目前來看,未來的機會還需要等待技術進一步成熟以及基礎設施的建立。

根據哈佛大學今年6月的區塊鏈行業分析指出,區塊鏈基礎技術真正普及很可能會經歷三個階段:單一應用、本地化、代替與轉變。

也就是從單一有效的解決方案到形成本地的私有化網絡連接多個組織,最終實現跨區域跨主體的一種新的體系。

整個發展路徑可以分為幾個層面考量:

首先在技術層面,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優勢當然還是在於核心技術的突破,目前整個區塊鏈行業還是處於技術不夠成熟的狀態,包括底層技術以及公有鏈都不夠成熟。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競爭優勢和未來基於也恰恰包含在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加密算法、智能合約、共識算法等等這些核心技術之中。

並且,針對實際應用的特點,也會分化出不同技術方向,結合特點有針對性地開發,就相當於抓住了核心技術的關鍵。例如區塊鏈技術的治理機制,就與區塊鏈本身分佈式結果以及去中心化的技術特性密切相關,要實現有效治理,還需要回歸技術本身找答案。另外還有如何在效率、安全和可信任之中尋找價值最大化的平衡點,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也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案。

在場景方面,從區塊鏈未率先落地的行業已經可以看出端倪。目前的區塊鏈技術最主要的落地應用在加密貨幣上,其次最主要的應用場景就是金融領域。但目前來看其中依舊還是存在諸多不完善,尚未形成一個特別成功的案例。

區塊鏈可行性再思考:約90%的區塊鏈項目終將被放棄?

區塊鏈和其他行業的結合過程,也沒有概念中說的那麼性感。除了不可能只通過單一的區塊鏈滿足所有需求,同樣的,也不會是所以行業都一定需要藉助區塊鏈而放棄已有的相對有效的解決方案,比別人更早地基於技術本身形成深刻的理解,找到契合區塊鏈技術能力並且能夠滿足行業真正需求的應用場景,形成自己的商業邏輯,這也已經是一個極大的機遇和優勢所在。

另外還包括基礎設施和生態體系的建設。正如前文提到的人工智能,如果沒有相關的例如比如大量數據的產生、大數據分析、計算能力的進步等其他配套條件跟進,那麼再精彩的技術願景也只能停留在概念階段,再如當今的電商生態,如果缺乏物流和支付體系的建立也根本無法達到今天的規模。

並且,相比當今的科技巨頭從單一應用突破以後紛紛從構建基礎設施來建立競爭壁壘,從技術特點來看,區塊鏈未來的優勢相反地並不在於最終成為巨頭,而在於先建立生態。區塊鏈的落地應用和社群治理,需要藉助不同的組織和公司的加入,同時還要有監管部門參與和一系列的生態基礎的配合。這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技術的成熟,還需要依靠一個生態的成熟。

最後,當然也不必過分誇大區塊鏈的適用領域。現實中有技術無法改變的東西,區塊鏈當然不是萬能的,沒有必要為了創新而去創新,區塊鏈可行性不需要過度消耗和氾濫技術概念來驗證,技術願景得以實現和延續,是通過真正發揮存在價值來完成的。

90%的區塊鏈項目消失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成為剩下的那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