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頻繁增持 釋放什麼信號?

此前,預測過“鑑於國人的超強適應力”疫苗事件超不過兩週就會消失關注度,事實證明,果然如此。

今天再聊一聊國人的另一個“好性格”——好奇心。

近幾個月,“增持”一詞頻繁出現在很多房企的動態新聞裡,如幾天前剛剛出現的“雅居樂獲主席陳卓林增持453萬股,持股比例增至65.54%”,其實房企內部或房企間“增持”這幾年一直沒斷過,不過高頻次增持是今年以來才有的情況。

百度上搜索“房企增持”,瞬間就會彈出幾千頁、4萬多條的相關新聞。

房企频繁增持 释放什么信号?

那麼,什麼是增持?房企頻頻增持自己所在企業的股票,出於何種目的?又釋放了什麼信號?

大股東、高頻次增持

百度百科顯示,增持是證券業中的一句行話,顧名思義就是增加持有。即再原有持有的基礎上再添加買入,都可以叫增持。房企增持即指,增加股票買入、持有。

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出現增持的房企有30多家,雅居樂、新城發展、龍湖、中國金茂、融信中國、佳兆業、旭輝、中駿置業、景瑞控股、藍光發展、金融街集團、中糧集團等知名全國房企紛紛出現增持現象。

而恆大、世茂房產等企業則持續回購股票。

增持、回購股份,正在成為當前不少地產房企的標準動作。

在房企增持股份的群像上,不難發現,大股東增持情況最多。諸如,7月17日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郭英成於公開市場購入678.4萬股公司股份,至此郭英成於佳兆業的持股比例已增加至約25.21%。

再如,6月28日中駿置業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主席及控股股東黃朝陽增持公司總數100萬股。

此類,大股東以個人名義增持本公司股票的情況頻頻出現。

而房企增持表現出的另外一個特徵就是,同一主體頻頻增持,而且是高頻次。

如,今年6月以來,新城發展控股有限公司控股股東、董事及主席王振華先後八次增持新城股份,累積合計2460.2萬股,持股比例由70.53%增至71.01%。

再如,雅居樂主席陳卓林連續多次增持公司股票,至7月27日的最近一次增持,持股量已增加至65.54%。

還有,龍湖、泛海控股、融信中國等房企也都出現同一主體多次增持的情況。

房企增持有“拉平衡”的目的

表面看,房企頻頻增持是為了表達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

自2017年以來,在國家政策趨緊,市場反應逐漸冷靜的作用下,地產股狀態表現羸弱。特別,隨著今年6月下旬棚改政策收緊,地產股下跌更加明顯。加之,近來七部委的“嚴打”,更為地產股份卸下了動力的發條。

房企频繁增持 释放什么信号?

這樣的環境下,房企頻頻增持,或許不單單是基於未來股價反彈的預測,單純為了增加一種投資。

不排除這樣的目的:一方面,自己拉自己一把;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帶動市場、百姓對其公司的信心。

此外,或許還有更重要的目標,就是促進“房企業績與地產股市表現”的平衡。

據瞭解,目前地產股下跌走勢與房企業績增長態勢不一致,已造成部分投資者對市場困惑、難以判斷。由此便影響行動的付諸。

房企通過增持、回購,體現本身的信心,有助於減弱看空情緒的蔓延。而頻頻增持、回購,通過持久性、週期性的行為拉動,時間一久,難免對股票市場產生回暖性拉動。

由此,地產股態勢與房企業績的表現就會越來越趨於平衡,反饋市場狀態、百姓認知,自然就有提振信心的作用。

此外,有專家指出,大股東增持或回購希望可以積極影響資本市場對企業未來前景的判斷,從而提升企業股價,便於公司從資本市場融資。

不過,短期來看,國際國內環境仍具有不確定性,回購只是表明房企對行業大勢和企業自身價值的理性判斷,有助於幫助公司股票迴歸價值,但並不能完全消除市場恐懼。

而目前,房企融資渠道不斷收窄,政策層面的嚴格性也是房企正苦於解決的一道難關。

看來,房企發展,需要的不僅是信心,還要“破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