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输球的会不会想死啊?”一场世界杯,小孩学到正的胜负观

最近身边朋友张口闭口都是世界杯,上周六晚,瑞典VS英格兰,我们一家也凑了个热闹。小朋友立场鲜明地支持瑞典,原因不言而喻,宜家啊,一个热爱宜家,把宜家当成超级游乐场的人,怎么着也要为它的发源地摇旗呐喊。

比赛进行到30分钟时,英格兰进了一球,比分1:0,小朋友很不开心,但还是满怀希望,毕竟还有翻盘机会。结果,第59分,英格兰又进一球,2:0,稳稳锁定胜局。

最后,小孩喜欢的宜家,哦不,瑞典输了。这个伪球迷忽然开始为别人的命运焦虑,问了我五遍,宜家怎么会输呢?妈妈,他们输了怎么办?会不会想死啊……

拜托,要是球队输了就想死,这四年一次的世界杯该没法踢了。有比赛就一定有输赢,每一届世界杯,踢到最后也只有一个冠军,那失败的怎么办?都不要活了吗,肯定不行嘛。忽然觉得,应该趁此机会跟小孩聊聊正确的胜负观。

“妈妈,输球的会不会想死啊?”一场世界杯,小孩学到正的胜负观

几乎每个小朋友都想当冠军,我还记得一个在幼稚园当老师的朋友,给我讲的趣事:班里有个小朋友,每天都很早来幼稚园,当其它孩子陆续到校时,小男孩就会说:“今天我是第一个来的,我是第一名!”后来,有一次不知道什么原因,男孩来得有点晚,就有其它小朋友跟他说:“今天你不是第一名了。”听到这话,小男孩哇地一声就哭起来了,因为接受不了“不是第一名”的事实。

每次幼稚园开运动会,我也会发现,很多孩子会因为怕输而退缩、逃避,不愿意挑战新事物。或者,竞技类比赛结束后,总有一些孩子会因为没成为冠军而情绪低落。

其实,孩子想当冠军很正常,竞争是人的天性,物种进化就是一个竞争和淘汰的过程。

长颈鹿的进化就是典型的竞争结果,长颈鹿的祖先并不都是长颈,还有很多是短颈,在食物充沛的时候,这两种长颈鹿都能生存下来,但在青草缺乏时期,长颈的长颈鹿能够吃生长在高处的叶子,在竞争中成为赢家从而存活下来,短颈的长颈鹿会因为够不到高处的树叶而饿死,这样渐渐地,长颈鹿的颈都变成了长的。

人类也一样,不得不承认,竞争是一种活力因子,它促进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或许,正因为竞争是根植于人本性中的东西,几乎每个孩子,潜意识里都有成为Number 1的渴望。

“妈妈,输球的会不会想死啊?”一场世界杯,小孩学到正的胜负观

蒙特利尔大学的Daniel Paquette教授曾制定一份包含17个项目的学前儿童竞争性问卷量表,研究结果表明,3-6岁是儿童竞争性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孩子的竞争意识很强,非常渴望在群体中占有优势地位,他们会不断地用比较来评价别人和自己。

这个阶段,如果家长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孩子就会形成“过度重视目的、以目的为导向”的个性。

这种个性不是没有好处,前期优势还很明显,因为孩子动力强嘛,到了后面副作用才会出来。也就是说,竞争本身没有错,但对待结果的态度很重要。

过于看重结果的孩子心理压力大。

我一同事女儿,是个学霸,常年位居第一,有一年暑假,她到我们单位来找她爸要补课费,起因是她爸觉得她每天学习太辛苦,假期应该好好玩一下放松一下,户外跑一跑,锻炼下身体。她却打死不愿意,坚持要上补习班。情急中,这孩子带着哭腔憋出一句话:“我必须要上补习班,如果我不上补习班,别人都上补习班,超过我怎么办?!”这句话听得我目瞪口呆,好吧,我承认学霸的世界不太懂,但这么小的孩子,为了维系所谓的“冠军优势”,承受这么大的心理压力,真的好吗??

过于看重结果的孩子容易陷入单一纬度。

竞争标准不会一成不变,读书时,你用成绩竞争,一旦进入社会,进入公司里,评判标准就变复杂了,不再是单一指标,这时候,你该怎么面对自己失去的优越感呢?

职场十几年,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适应力最强、成长速度最快的往往不是读书时前几名的孩子,而是十来名的孩子。据说有个“第十名现象”,后来在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孩子,是班里处于中游的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因为他们没有尖子生“想赢怕输”的心理负担,不用把所有精力放在争冠军保位置上面,不会陷入单一纬度。

“妈妈,输球的会不会想死啊?”一场世界杯,小孩学到正的胜负观

还记得上周我写的《哈佛心理学教授:如何培养一个对自己有要求,内驱力强的孩子》吗?这篇文章主旨是帮助那些表现不够积极的孩子,众多读者留言里,有一位妈妈的留言不太一样。

“妈妈,输球的会不会想死啊?”一场世界杯,小孩学到正的胜负观

我真的蛮佩服这位妈妈,有多少家长,欣慰于孩子“想当冠军”的进取力,而忽略了度的问题。

能够注意到优势背后隐藏的问题,进行调息,是不容易的。

教育说到底,就是个不断调整的过程,孩子完全没竞争动力不妥,孩子以赢为导向同样不妥,该如何帮助好强的孩子,建立正确胜负观,我有两个实践经验分享给大家。

游戏中不要老是让着小孩

千寻比较小的时候,大概三岁前吧,我和她爸本着保护祖国花朵自信心的美好动机,每次玩游戏都让着她。尤其是她爸,典型的女儿奴,本来说好不让她,只要千寻哇哇大哭,她爸就乖乖举手投降。

慢慢地,我发现这样做有很大问题。因为她总是赢,赢了感觉特别好,感觉好就想继续赢,关注点始终在结果上,而不是过程。

调整的过程中,我开始学习“让之有道”。为了激发孩子兴趣,提高自信,我们是可以适当放低水平,让孩子赢,但随着孩子水平的提高,就要逐步显露真实水平,给孩子输的机会。

这个方法看似简单,重在执行,次数多了后,孩子会慢慢懂得,竞争本身就是有输有赢的,没有人能一直赢,也没有人会一直输。尽力去赢是对的,但不用太在乎结果。

夸奖努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学龄前的孩子,重不重视结果跟家长的反馈关联度很高。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取得成绩的时候,总是第一时间告诉爸爸妈妈。

不夸,省得飘,这种莫名的挫折教育我并不赞同。但夸,要夸得有倾向性。比如,千寻在春季运动会上报名参加了一个转圈项目,得了第一名,很嘚瑟地跟我炫耀她的奖牌,我会跟她说:“你真的很棒!我看到你中途摔倒了两次,都没有放弃,而是爬起来继续。得没得第一名不重要,看你这么有毅力,妈妈就很骄傲啊……”

每次都让你的夸奖倾向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孩子能感受到你的态度,知道爸爸妈妈更看重什么。相信我,你所看重的,影响着他所看重的,孩子会朝这个方向努力。

“妈妈,输球的会不会想死啊?”一场世界杯,小孩学到正的胜负观

我知道,看文章超仔细的你们,一定不会忘记前面的伏笔,瑞典VS英格兰之后,我是怎么跟千寻聊胜负观的呢?

其实没什么说教啦,就是在睡前故事环节,讲了《大红狗是冠军》。大红狗克里弗系列是非常棒的成长教育类图书,常年在美国《出版者周刊》和《今日美国》最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大红狗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向孩子传递自信、规则、尊重等成长必须的品质。

我叫艾米莉·伊丽莎白,这是我的大红狗克里弗。我们在一起时总是奇遇多多。

“妈妈,输球的会不会想死啊?”一场世界杯,小孩学到正的胜负观

有一天我们去公园玩,那里正在举办狗狗比赛。胜出者将成为全美超级狗狗,还能赢得奖杯。

“妈妈,输球的会不会想死啊?”一场世界杯,小孩学到正的胜负观

克里弗参加了大型狗狗那一组,狗狗们一对一分组进行比赛。

“妈妈,输球的会不会想死啊?”一场世界杯,小孩学到正的胜负观

围帕先上场,他可真快呀!克里弗也挺快,可是走得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下一关是障碍赛,狗狗们必须跨过栏杆、钻过隧道、在轮胎中跳进跳出。围帕做得很棒,但是克里弗就不行了,围帕总共得了25分,而克里弗只在跨栏这一环节得了10分。

“妈妈,输球的会不会想死啊?”一场世界杯,小孩学到正的胜负观

这一关最难,狗狗们必须从滑梯上滑下来,跳进水塘,制造出的水花越大越好。这一回,克里弗知道自己一定可以做得很出色。

“妈妈,输球的会不会想死啊?”一场世界杯,小孩学到正的胜负观

围帕滑下滑梯,跳进水塘,糟糕,他呛水了!

“妈妈,输球的会不会想死啊?”一场世界杯,小孩学到正的胜负观

克里弗救起了围帕,克里弗最终没能赢得比赛。但是,他永远都是我心目中的冠军。

大红狗不是比赛的冠军,但换个角度看,他的善良和勇敢,何尝不是一种胜利?正确的胜负观,就是能够多纬度地看待“胜利”这件事,看到胜负之外的东西。

台湾作家林清玄做过一次关于教育的演讲,他说:“我读中学时常常考17名,从我的经历来看,第7名到第17名更有上升的空间,更有可能成功。从第一名到第六名太累。”

“一个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考第一名,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毕业之后他的工作不可能100分,业务不可能100分,婚姻不可能100分,他就可能无法面对这些挫折,这样的人生就危险了。所以,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考100分,得第一名,而是要培养孩子不怕挫折,懂得爱与宽容、快乐的能力。”

我想,这些胜负之外的东西,才能给人带来生命的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