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陰虛、肝血虛、肝鬱、肝火上炎、肝膽溼熱,肝臟的7大問題調理

肝位於腹腔,膈膜之下,右脅之內。肝為魂之處,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屬木,主動主升,被稱為“將軍之官”。肝的生理功能為主疏洩,又主藏血,與人的情志活動有關,並促進人體的消化和氣、血、水的正常運行。故其生理特性可概括為:肝為剛髒,體陰而用陽;肝喜條達而惡抑鬱。肝在志為怒,在液為淚。主筋,其華在爪,開竅於目。其經脈絡於膽,與膽相表裡。肝的問題一般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肝陰虛、肝血虛、肝鬱、肝火上炎、肝膽溼熱,肝臟的7大問題調理

1、肝陰虛

症狀:出現眩暈耳鳴、脅痛目澀、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燥咽乾、手足蠕動、經閉經少的症狀。

治療:一般會用山茱萸、枸杞子、女貞子、旱蓮草、白芍、生地、熟地、沙苑子、龜板、鱉甲等藥物來滋陰養肝。

2、肝血虛

症狀:眩暈頭痛,四肢發麻或震顫,失眠,兩目乾澀,月經少或閉經, 面色萎黃,唇舌色淡,脈沉細。

治療:可選用當歸、白芍、制首烏、阿膠、雞血藤、枸杞子、木瓜、懷牛膝來補養肝血。

肝陰虛、肝血虛、肝鬱、肝火上炎、肝膽溼熱,肝臟的7大問題調理

3、肝鬱

症狀:脅肋脹痛,胸悶不舒,情緒低沉,食慾不振,頭暈目眩,舌苔白滑,脈弦,伴有月經不調、痛經、經前乳房作脹等症。

治療:可選用柴胡、醋制香附、鬱金、川棟子、延胡索、木香、青皮、麩炒枳殼、橘葉、炒蒺藜、薄荷、 蘇梗來疏肝解鬱。

4、肝火上炎

症狀:頭痛眩暈,耳鳴耳攏,面紅耳赤,口苦,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甚至有時候咳血、吐血、衄血

治療:可選用桑葉、菊花、決明子、龍膽草、生梔子、丹皮、夏枯草、青黛來清肝瀉火。

肝陰虛、肝血虛、肝鬱、肝火上炎、肝膽溼熱,肝臟的7大問題調理

5、肝膽溼熱

症見面色通紅,並有脅肋滿悶疼痛,黃疸,小便短赤或尿黃而渾濁,帶下色黃腥臭,外陰騷癢,舌苔黃膩,脈弦數。

治療:龍膽草、黃芩、梔子、茵陳、木通、澤瀉、車前草、柴胡、金錢草來清肝膽溼熱。

6、肝風內動

症狀:狩然昏倒,舌強,語言不利,半身不遂,頭暈,肢麻,抽搐,震顫,舌體抖動,舌紅而光,脈弦。

治宜鎮肝息風,平肝息風可用天麻、鉤藤、菊花、白芍、 羚羊角、山羊角、蜈蚣、全蠍、地龍、殭蠶、蟬蛻、制南星、白蒺藜;補養肝血可用當歸、制首烏、白芍、熟地黃、阿膠、雞血藤、枸杞子、黑芝麻。

7、寒治肝脈

症狀:小腹脹痛,牽引睪丸,睪丸脹大下墜,陰囊冷縮,舌潤苔白,脈多沉弦,此為寒凝肝脈。

治療可選用制吳茱萸、內桂、小茴香、烏藥、仙靈脾、肉蓯蓉、花椒、橘核、荔枝核來溫肝散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