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到底是什么意思?

谭孝生


“格物”的准确含义就是对事物进行观察与分类


“格物”的“格”是一个动词,不属于常规用法,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这两种特殊用法中,不难得知必属“使动用法”,因此应解作“使……物格”。

“格物”和“物格”在《大学》本文中是同时成立的,有“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之句。相应地,“物格”应当解释为“使物得以被格”之意。

准确理解“格物”或“物格”的含义,应再进一步考虑“格”的名词本义。“格”的名词含义就是“格子”,这是用以将事物分门别类安置的工具;引申为动词使用时,就不难理解有“分类”之义。因此“格物”,“使……物格”的意思就是“使事物被分类放置”;“物格”就是“事物被分类”。这种解释显然不仅符合古文的语法,也符合我们人的正确认识规律。

此外,比如说像“格调”之所以是“格调”,正因为其“调”是被从庸常中被区别出来的,也就是说有“格”。而我们平常说的“品格”之“格”,也与“品”是同义的,也是在指分类。这两个词的用法,显然也能佐证将“格”解释为分类的含义是没有问题的。

朱熹与王阳明都将“格物”差不多解释成“推究事物之理”的含义,事实上这是将“致知”与“格物”的含义混淆了,这两人的解释都是不可取的。“格物”与“致知”是两回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致知”是思考推究事物之理,“格物”则是其前提,也即先要去观察,去分门别类。因此“格物”若引申解释,也是应当解释为“观察”为妥当,对事物进行观察与分类之后才能“致知”。

正因为王阳明不懂什么叫“格物”,所以他才去“格竹子“,格来格去格不出个结果,这是比较迂腐可笑的。这种行为属于孔子所说的“思而不学则殆”。因为,“学”属于自我观察与向人求教的阶段,而“思”属于进一步的归纳、分析认识。因此“学”与“格物”对应,而“思”与“致知”对应。我们如果知道“学”与“思”的含义有这种区别,就会认识到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超乎我们一般想象的深刻的,这与后世西哲培根开始倡导的关于“观察与归纳”的科学方法论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建章看世界


“格物”一词出自儒家经典《大学》,完整的说法是“格物致知”。

《大学》并没有解释什么是“格物致知”。因此后来的儒学大家,对这四个字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们实际上是通过解释这四个字来阐发自己的思想。比较有名的是朱熹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思想,两人对“格物”的解释完全不同。


首先我们看朱熹是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朱熹认为,这个世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理。宇宙间的每一件事物都含有理,客观事物的理就是自然规律,人类社会的理就是伦理道德,人心中也有理,就是人性。

但是人性在心中是不显露的,因此人必须去研究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件物,认识具体事物中的理。研究得多了,有一天会豁然贯通,认识到全部的理。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来达到对理的认识。

所以朱熹“格物”的意思就是研究事物。


王阳明一开始也是相信朱熹的,所以他有“亭前格竹”的故事,即在亭子前面对着竹子坐着,思考竹子中的理。王阳明苦苦思索了几天几夜,一无所得,最终病倒了。王阳明因此把朱熹之道放下了。

到后来,王阳明龙场悟道,终于明白:“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王阳明指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朋友等等。但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欲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镜子布满了尘埃。

因此王阳明认为,应该本着自己的良知去对待每一件事物。比如你知道对父母应该孝敬,那就去孝敬父母,这就是“格物”。而在格物的过程中,你内心的尘埃会被慢慢擦去,良知会达到极致,就像明镜一般明亮,这就是“致知”,也就是使良知达到极致。


所以王阳明的“格物”就是指用良知去规范事物。



梦露居士


《什么叫“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格”就是规则,定势,自然规律。也指对物的归类,认识物的本质属性。“格”有精准分析、定格、确认的意思。格物中的“格”字也有“定义”的意思,没有定义和分类就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词性来说,“格物致知”的“格”在古汉语中既作名词又是名词作使动用法。

□□致知就是指才能够形成认识,构建知识体系,对事物具有系统性的掌握。也就是说“只有格物才能认知”。“致”指“以致、以能够、使之能够”,“知”指知识、认识、认知、明确、掌握、彻悟。因而只有格物才能致知,若不区分就不能形成知识体系。这就是“格物致知”的本义!

□□从认识思维逻辑来说,“格物致知”就是构建逻辑思维系统才能认知事物,格有区分、区别之意,要严格区别才能清晰认识事物,形成知识体系!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分不清场合,分不清事物,分不清该如何说而随便乱说就叫做这个人“无格”。人们习惯俗称“格局”中“格”本指“棋盘”中的方格。“局”本指“棋盘”的棋局,棋的方格必须清楚,如象行田、马行日、車行直,这是规则。“局”指全盘看清掌握,有格局的人指知道那里可以走、那里行不通,不会随便乱走棋路,破坏行棋规矩,乱了分寸。随时知道棋局的变化,预见未来局势,看破棋局的发展趋势,也懂得认输,这样就说这个人有“局”或有“格局”,否则就说这个人“无格”或“无局”,也有人叫做“破格”或“破局”。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分类和系统管理,物的分类管理习惯称“一格一格分开不会乱”,建立材料管理库,帐、物、卡对应。人的分类管理习惯称为分清不同人才层次和阶梯,建立人才档案和不同的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就是建立EVA体系,设计对应和合理的关键绩效指标(KPI)、

岗位职责指标(PRI)……

□□从电脑管理系统来说,“格物”就是系统分盘,格式化管理。重装系统有时就要“格盘”。因此,“格就是分类管理”。这就是“格物致知”的微言大义!(临风诠释)


把茶临风


“格物”一词的本意是深刻研究某一物或事物,而后从中有所得,总结出的规律可以形而上,也可以形而下。

王阳明格物,以竹子为研究对象,在竹林中与竹对话,格竹七日累到吐血,但始终不得要领,直到后来龙场悟道,把平生所学全部用在了现实的实践中,从而得出了阳明心学的精髓——“心外无物”,



对外境事物的判断,都来自自己的内心,如何可以透过事物的表象,解读出内在的本质,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由格物而致知,只有良知才是钥匙,否则智巧就容易走向了歧途。

牛顿“格”苹果而知“万有引力定律”,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全息性,透过千变万化的外表外形,内在的规律只有一个,老子把它称为“道”,万物都是由道而生出来。

《黄帝阴符经》中说:“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也是再说人体小宇宙与外界大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两者相互融通相互影响。

说到根本是心念与外界客观事物的关系,一群人的集约性意识,会集聚形成一股合力,“天地相合,以降甘露”,集体的意识是合于天道的善良,那么此地也会海晏河清,多平安吉祥。

乾隆曾经训诫官吏:有的人到哪儿上任哪有灾害,可见是人出了问题。



佛家的空性智慧谈到,五蕴皆空,三千大千世界皆由心念所化现,一念一世界。

格物便是当下所遇的一切事物皆是最好的遇见,或许在启发,或许再告知,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事儿,什么样的心态就会决定什么样的遇见。


汉字在人间


科技科普促使人们养成理性思考和理性处理事务的习惯——凯腾聚知。

"格物"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关于"格物"的语意,先儒们已经从"字词经注"给了很多的解释。

也有先儒格物而致心疯的案例。

今天看,如何理解"格物",分享一下个人见解:

1.格物:按照规范的程序观察事物的变化,并规范的记录;

2.格物:用规范的方法分析观察的结果进行科学探究;

3.格物:对规范性的观察结果进行哲学思辨,即进入修行状态。

先儒们主要从事第三类活动,所以失心疯正常。

哲学思辨需要丰富的社会实践和一定悟性以及开悟的外部刺激。


凯腾聚知


格,有天格,地格,人格。起名上有讲究这些天地人格的。对于人,有人格,品格。天与地有格与品格吗?品格与人格又是什么呢?品德,品行。综合天格,地格,人格之格有道的意思。人在生存之中秉道而行,天是有道的,天道。世界有宇宙,天体中物体运动有运行规律。地也有道,人间万物顺时而生,顺时而亡。人间也有道,正道。人间正道是沧桑。

但人怎样行道呢?李白蜀道之难不只山高路险难行,也有人间世道艰难胜于蜀道难攀行。人生于物质之中,存于大自然的万物之中。人在人群中生存,人常见人。人心难见。在遇到事情在个人经历中体察世情不易。因此把心寄情于山水,梅兰出菊,月鹤松雪。把内心秉行的道,通过对物的使用与寄情上,表达人内心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人要遵道,就要循道。认识物以明心,为己所用。就要研究物。因此人类发明汉字,搞发明创造,观察事物属性,物体规律,世界运行规律。通过对自然之物观察与改进中,学习有益的,人物共通之理。增智养性,提高人的认识与德性。在生活在社会中更好遵道。

识道行道。人人之道不同。见诗识人,文如其人,大抵不差。内心秉正之人有鲁迅甩笔为刀,内心充满生活情,文中多日常。脱俗之人多高洁,陶渊明。洒脱的如李白的诗。爱民的如杜甫的文。把个人的情感,追求的人生走向,秉行的人之道在对物的体察中表达出来。格物致人,通过自己言物抒情向他人表达己心之志。格物,于观察物理上表现自己的人格操守。


圃香


“格物”出自《大学》,对“格物”也有着不同的解释。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北宋时期,《大学》一文的重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基本上所有的儒者都要研究的经典,但是“格物”怎么解释始终是个问题。

北宋程颐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在程颐那里,格物就是穷理,就是研究事物的道理,把事物的道理弄明白。

朱熹是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对“格物”的理解,受程颐的影响比较大,朱熹对“格物”的解释被认为是“不易之论”,朱熹还补写了《格物致知传》。



朱熹把“格”解释成“至”,有三层意思,第一层“即物”,就是接触事物,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第二层是“穷理”,研究事物的道理。第三层是“至极”,就是把研究事物的道理,推至极处,就到达到了致知的境界。

这三层意思,通俗的说,第一层是从讲客观知识来讲的,第二层是指认知能力,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第三层是指对事物的研究达到一定程度,“众物之表里粗细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对事物有着充分透彻的理解,推广开来,成为人们判断选择的引领。

上述是程朱理学对“格物”的解释,陆王心学对“格物”有着不同的理解。

陆九渊对“格物”在字面上的理解和程朱差不多,“格,至也,与穷字,究字同义,皆研磨考索,以求至耳”,但是陆九渊考察研究的不是外物之理(客观知识),而是“吾心之理”,孟子‘万物皆备于我’,陆九渊认为,只要把我心搞清楚了,万物的道理就自然明白了。



王阳明对“格物”的解释大体上沿着陆九渊的思路,他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正什么?正“我们的心”,正所谓“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去山中贼就是“正心”。

从《大学》“格物”中讲,王阳明对“格物”的理解是不对的,但是从哲学思想上讲,王阳明的解释能构成思想上自足圆满的体系,一般认为朱熹的解释是“不易之论”,是正确的。


我是一个小书虫


要明白「格物」是什么意思?首先要明白《大学》是一本什么书?而要明白《大学》是本什么书,又必须明白孔子到底是干什么的?

从根本上来说,孔子学问的核心是教人「心智系统转换」,孔子就是一个教人「心智系统转换」的教练。

我们非常熟悉的儒学经典《大学》则是一本非常完整的,关于「心智系统转换」的教科书。从「心智系统转换」的原理、方法、细节、过程都面面俱到……

《中庸》用今天的教科书分类来看,就是一本「心智系统转换」的教辅书,主要是孔子对于在「心智系统转换」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的讲解。

《论语》则是孔子对弟子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点评以及弟子的学习心得。

因此,我们要真正认识「格物」的意思,先要把这些大关系先理请了,然后在这种大关系中,来认识「格物」的真正含义。

「格物」其实是「心智系统转换」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三大心智系统调整技术之一,这三大心智系统调整技术就是:「格物」、「诚意」、「正心」,请看下图:

大家可以 仔细看一下上图,这张图就是《大学》内含的结构图。

从《大学》的角度来看,「格物」是「诚意」的基础,那么,这个「格物」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人的两套心智系统。

我们平时所用的是第一套心智系统,这套心智系统的特点是,依据已有的经验、观念、知识、偏见、预期来看到事物。

换个角度来说,在第一套心智系统中,所谓的「物」,并不是「物」的本身,而是存在于人意识中的经验、观念、知识、偏见、预期。

所以,一个想要从第一套心智系统转换到第二套心智系统,首先,就必须抛开自己的经验、观念、知识、偏见、预期,这就是「格物」的意思。

「格」字本身就有破除、打破的意思。

更多关于「心智系统转换」的文章,请移步头条号心智玩家阅读相关文章

请关注心智玩家:揭秘重叠结构世界、还原中华源头文化、体验心智系统转换


心智玩家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愿意是研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要明确理解格物,需要从哲学的角度看待这个词。如果这个话有点不懂的话,那么应该体会一下我们曾经都学过的一篇课文。

《察今》“”故察已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这样,这个格物致知就基本明白了,所以,格物就是对事物进行最深刻的研究。


慕容晓春


先说答案。

格物,就是将“物”的本质正确标识出来的意思。

换句现在的话就是:正确的认识世界。

格物,不仅仅是认识事物现在的样子,更要认识到事物从何而来,因何而生,如何成长,又为何消亡。

出处

格物一词,语出《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木、夊、口组成。

木,本也;

夊,脚掌反象;

口,洞口;

格,有返本之意。

如何才能正确的认识世界,那就是要返回到世界的源头,去完整认识万事万物无穷造化的根源,认识他们的生、长、成、亡。

认识世界

世界是如何而来的?

《道德经》代表的华夏道易思想认为是这样的。

道生,德畜,物生,形成,现象。

我们可以体察到的事物,感知到的变化,就出现了。

任何事物,任何变化,都根源于“道”。

因此,认识世界的前提条件,就是掌握道易的思想。

形而上的道易思想,在伏羲时代,演化出象数的思维,河图洛书,便是对天道运行的符号标识,这是最初的格物

到了黄帝的时代,文字发明了,华夏人用象形文字这样的自然语言去拟合自然的生活,这是人文时代的格物。

所谓的格物,并不是随便拉个框架,找个抽屉、格子,把事物往里一塞,就万事大吉。

而是要观天之道,格物以自然。

还原事物本来的样子。

为何格物

以道格物,可以得正知,得正知而可以达诚意,达诚意而可以正心,正心者可以以道修身,以道修身者可以以道齐家,以道齐家者可以以道治国,以道治国者可以以道平天下。

格竹子?

不为也。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