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机构15天花费1万2,家长:还不如让学校集体补课!你怎么看?

蓝书苑


补课机构15天花费1万元。家长后悔了说还不如让学校集体补课。对这件事你怎么看?

对这个问题,我想说三点。第一,强扭的瓜不甜。第二,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第三,不作不死!覆水难收,悔之晚矣!


首先,强扭的瓜是不甜的!原来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创造学校的声誉如学生补课对学生收取结材料费补课费,几乎都是象征性的一学期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学校绝对不是为了挣钱。就是创学校牌子取得好成绩,努力!

但是家长不干学生也有意见耽误她的休息时间没有玩儿的时间了家长不干了,是因为学校收费因为学校应该免费为学生服务。他没考虑学生用的材料这钱哪里来?老师休息时间还在替你孩子补课就不能获得点报酬,在他们看来,只要学生进入学校,一切都是应该是免费的。习惯了免费,所以即使收一分钱,他们心理也不能承受!这就叫强扭的瓜不甜!


于是学生就不断地有关部门投诉,家长不断的向上级管理部门反映!那么我们是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不满意了根据人民的意愿我们部门儿就叫停了,学校所有的补课。这下学生也踏实了,的家长也踏实了。他们的心理可能是这样的,即使我们不补课,我们也不要把钱给老师。老师应该是奉献,你凭什么收费?


第二,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学校补课一般都是集体补课。全体学生都参与补课。 原来学校补课或多或少带有强制性,考虑到家庭条件承受力的问题。所以学校的补课费用都是象征性的。但是还是有的相当一部分的家庭不愿意呀。

再说集体补课富人家的孩子经济上倒是不愁不心疼,给孩子投资但是他认为大家都去补课了就等于没补,条件差的不愿意学校收取这一部费用。增加了他们的负担!

家长的反映要有关部门叫停的学校的补课。经济条件好的想继续给孩子投资的一说花钱去校外机构补课。校外辅导机构只是只是给自己做宣传,人家没有强制学生去她那补课来就来,你不愿意来就不来。明胶标价买的就有卖的,这里补课15天1万元!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可是经济条件好的愿意给孩子投资的。倒是不心疼,这点儿钱。那些条件不好的,看到周围孩子们都去补课了。也不得不咬着牙去校外机构去补课。这时候人家笑话机构也没有勉强你去人家那儿去补课,但是不是自愿的,人家没有让买强卖!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第三,不捉不死,覆水难收回,悔之晚矣。家长怎么说都有理,老师怎么做都是错。当初老师双休日帮学生补课,象征性的收了些补课费。家长说老师利欲熏心,用上课不教补课教,污蔑老师。现在送到教育机构补课,花了成千上万的补课费还没效果,后悔了又想送孩子回学校补课,但是已经覆水难收,悔之晚已。尤其是那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又不断地向上级部门投诉的。现在更是后悔的肠子都青了。人总是这样,不撞南墙不后悔。

人世间的好多事何其相似,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事儿很多。上赶着不是买卖。自己去作,知道教训才会后悔,就像一个贪玩的孩子,在荒废了很多的光阴之后,等到老了,才知道后悔,但是这世界最难买的就是后悔药。

不过世界上有一弊就有一利。这样一来可以让在职老师有了些时间休息,放松一下他们劳累的身体和神经。

我是松高寻鹤,你身边的教育专家。愿意为您在教育上的问题排忧解难,期待您的关注!也欢迎您的转发和评论!


松高寻鹤


告状的,多是民办教育机构。原来校内补课基本都是强制性的吧,老师们还是想正常休息,感谢举报的家长解放了被迫补课的老师。以后还得感谢家长,一年级都不用布置作业了,老师也不用改了。最好每个年级都不要布置。家长自己去外面请老师布置。

人嘴两张皮,上下一磕就是理。家长怎么说都有理,老师怎么做都是错。当初老师双休日帮学生补课,收了几十上百的补课费,家长说老师上课不教补课教,告学校老师乱收费。现在送到教育机构补课,花了成千上万的补课费还没效果,后悔了又想送孩子回学校补课,真不知道这些家长在想什么呢?真以为这个社会是你们自家的,想怎样就怎样。

对大部分老师来说,不要说政策不允许,就是老师自己也不乐意牺牲休息时间来补课,惹这是非。人生苦短,老师也需要休息。就不要给老师添麻烦了。

现在再让学校集体补课已经不现实了,可以说开弓没有回头箭。过去老师参于集体补课时,学校发补课费几十块钱,课前准备,课后批改作业都是义务劳动,老师们毫无怨言,有的家长却不干了,举报学校乱收费,家校矛盾慢慢形成。现在有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去上校外辅导班,据说蛮称心的,有点月亮也是外国的圆感觉,不存在钱的问题,大家将就点吧!

没有那个学校愿意承担风险,万一出了意外事故怎么办? 优质教育从来不便宜!想要占老师便宜,最终就得在外面花多几倍的钱才能补回来。现在知道教师伟大了,当初干啥去了?还有人在拿教师出气,越出气自己的损失必然越大,这就是欺负善良人所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只有全社会真正做到了尊师重教,个人的教育投入才会最少,因为你面对的是一群最善良最有责任感的人!


笑搞


你叫我滚。好,我滚。现在你叫我回来。对不起,我滚远了!

当年,学校因为放学早,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把学生留下来多补30分钟课,每学期每生收费80元,80元啊,一个学期啊,语数英科四门老师轮番上啊。结果有些家长不乐意,说乱收费。媒体、政府部门各种投诉。好,我们不搞了!现在你觉得补课机构贵,要学校集体补课。对不起啊,那叫有偿补课,我们学校是不能做的。

补课机构属于商业性质,收多少费用一般都是经过物价部门审核的(当然也有私自乱开价的),和家长的关系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觉得收费合理,你就上课,你觉得收费不合理,可以不在这里上课。

题中的家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无非就是想占便宜嘛。补课机构收费高,15天1万2,咱承受不起,那老师集体补课肯定要便宜,遥想当年一个学期才80块,一顿饭钱的事情,要是运气好,还能给咱免费补课,那多好啊。


阳光成长教育


正值中考期间,各路培训班的高中预科班,新高一体验班已经整装待发。就等着孩子们考试结束,拿到成绩。考的不好的自然要补。高中已经输在起跑线了,再不笨鸟先飞,就真的飞不起来了;成绩好的,也要补,高中竞争激烈,如果现在不抓紧,很快就会比别人落后的。就这样,家长的辛苦钱流进了补习机构的腰包。于是各种课外辅导机构应运而生,于是新东方上市了,学而思上市了,未来还会有许多大型的培训机构都会一一上市。很多人会说,与其参加现在补习,不如让学校集体补课。学校一副无奈的表情,恨不得大喊一声“臣妾做不到”。因为六条禁令出台以后,学校实在不敢再集体给学生补课。四部委发文后,在校老师再也不敢从事校外补课。不过我有一点疑问。作为八零后的我们,学习大多靠课堂的四十五时间,也很少听说有谁参加课外辅导。还出状元的照样出状元,该成才的也照样成才。怎么到了现在,不补课就不行了呢。按照人类进化论的原理,人不是应该越来越聪明才对吗?怎么四十五分钟的学习就满足不了孩子,非的留到课外才能听懂呢?所以我想,无论是培训机构也好,集体补习也罢,家长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孩子需不需要补课。需要补哪些课程。否则,花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孩子坐在教室里,听不进去,没有提升。这样的补习能有什么意义?


无忧精英网



据一些机构的统计,目前的教育培训市场共有约6000亿的规模,而且还在增长。在一线城市,补课费早就用高昂来形容了,有些名师一对一课程,一节两个小时,收费一千。孩子补课支出已经成为每个家庭的主要项目,高中阶段孩子的会更高。

不可否认,公办在职教师参与补课是存在的,不过不多,一方面是利益 另一方面是家长学生的需求。但是大量的学生还是涌进了民办的和个人的辅导班,试问,还有初中、高中学生在假期不补课的吗?攀比和恶性竞争让补课程度加剧,大环境如此,我们个人无力改变。

就目前来说,在假期由学校组织补课,在一些地方是可行的,这在教育政策上是有一定依据的,叫作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后服务,适当收取费用。是的,叫 课后服务,但实质上是补习。

但是就假期而言,能真正进行课后服务的似乎只有高中,比如我所在的地区,各各高中都在 家长自愿、学生自愿和老师自愿的前提下进行课后服务。而兰州市的高中,则情况不一,有些在进行课后服务,有些则没有。

个人认为,在目前应试教育下,高中阶段假期进行课后服务是必要的。一方面为家长节约相当一笔支出,毕竟学校组织的课后服务收费远远低于校外;另一个方面,课后服务的管理形式和平时上课一样,学生能在严格管理和良好的作息之下,保证更好的学习习惯和效率。

而更重要的是,从家长的角度,非常欢迎学校组织的课后服务,这样就可以为他们极大的减轻教育管理孩子的负担。但是从老师的角度看,积极性并不高,因为一个学期的辛苦工作后,很多老师都渴望能休息;而另外的老师,有可能要在校外辅导办法,这方面的收入远高于课后服务的,因此热情不高。


优学优考策略


先来看看题主的说法:近日,一则“补课班15天花费1万2”的消息引起热议。一位学习成绩中等即将上初三的学生,想利用假期时间给孩子补课。在离家最近的辅导机构学习15天,每天上午学习数学和英语,下午学习物理和语文。每门课收费200元(2个小时),一天800元,15天总共需要花费12000元。

蓝老师不知你从哪里看来的报道,先不论是不是真实的报道。说说我的观点,补课是什么?补课是上课之外的补充,不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补课是课外辅导机构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衍生的事物,不能和学校教育等同而语。

家长:还不如让学校集体补课,你所谓的家长的概念从何而来?补课既然是学校教育之外的产物,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是不需要补课的。学校教育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你所谓的家长只能是个体,不能代表全体或者多数。

现在教育部大力提倡为中小学生减负,规范课外辅导机构办学行为的大环境下,提出这样的问题不知是何目的?

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教育工作者自始至终不赞成给中小学生补课,更不要说在学校补课,在职教师在外补课。一提到补课一词,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是在职教师收取高额补课费,师德缺失等等污蔑老师的说辞。其实,这是对老师的误解。课外辅导机构的老师大多是社会辅导机构人员,而非在职教师。可能有个别在职教师在课外辅导机构兼职,但这只是个别教师的行为。前段时间,教育厅明确表示对在职教师参加课外辅导机构补课行为,一经发现一律取消教师资格。相信随着制度的不断健全,在职教师参加辅导机构补课行为会得到根本的遏制。

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绝对不是通过补课,而是通过高效的课堂教学来完成。任何通过增加教学时长来提高质量的行为都是违反教育规律的行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害的行为。学校是不会以牺牲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代价,来换取这种“高成绩”的。

因此,这种还不如让学校集体补课的说法简直是荒诞,可以说对教育一无所知的小白说法,是没有经过思考的言语。


蓝老师看教育


我作为培训机构的负责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最近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出台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 近年来,一些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非学历文化教育类培训机构(以下简称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了家庭经负担,社会反响强烈。为迅速遏制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根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规定和国家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决定联合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 但是站在家长的角度看问题,我们会发现“皇帝不急,太监急”,几乎没有学生想去补课的,你想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玩的时间,去补课吗,鬼才愿意呢。多少人是被家长逼的过来培训机构补习的。一个班级里面90%以上的学生都在补课。


回到问题上上面,家长在补课机构15天花费1万2,站在一个三四线城市的角度看,确实贵,但是在一线城市看来一点都不贵,我们就以深圳这边的教育培训行业来看,一对一算下来小学平均最少是150元---200元之间,小班课程在70元----90元之间,一个学期一对一课时(一科目一周两次次课)来算至少也是1万2千,小班的话差不多一半就是6000元左右,平均一个学生一学期在补习班花费的费用最少最少也是5000元左右,这是我根据我机构这边这几年的收入来统计的,古人说得好,“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如此根深蒂固的观念,你说家长能不舍得吗,我这边也有好多家里面很穷的孩子,也在补习,家里面借钱的也在补习。




这些孩子在学校里面老师讲的根本就没有听讲过,成绩很差很差的,不是现在出来好多“穷人家的富二代”,很多穷人家的孩子成绩不好,又不努力,这样怎么能够让自己的孩子升入更好地阶层。所以补课成风也见怪不怪了。在教育行业也有龙头企业,学而思和新东方,他们一年的营业收入就是几千亿美金呀,股票价格都是100多美元,你想想这都是咱中国大陆家长朋友交的补课费呀!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呀!


你说让学校老师来集体补课,首先这就违反现在的素质教育,国家一直在提倡减轻学生的负担,政策文件一个接一个的下,如果补课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很多学校老师补课也是在校外偷偷地开个辅导班,怎么敢大张旗鼓的在学校宣传补课呢,还集体补课, 恐怕自己的饭碗不保了吧!学校老师不准补课这是红线!


再则,有的学校老师课堂上不好好教学生,让学生课下或周末去老师家里参加辅导,这样的老师也有很多人,但是你说一个老师这的话,你对老师的印象好吗,而且很多这样的老师在家里辅导的学生偷偷地给他们做要考试的试卷,这样学生有个好的成绩,你说老师都这样造假,教给孩子的都是这种投机取巧的事情,将来老师不辅导,就考不好成绩,你的孩子这一生中,在学校老师的手下至少要带12年呀,这样投机取巧可取吗? 站在学生的角度,在学校课堂上,面对的是这个老师,课外辅导还是这个老师,你觉得孩子会不会厌倦呀,很多都是碍于老师的面子,不等不去,其实去了没有很大效果的大有人在。 不说了,马上开学了,新一期的补课大战又开始了!



青涩的麦田352


补课15天,收费12000元,看起来很吓人,但市场经济,“存在即合理”。

当然,对于普通的低收入家庭来说,倘若如此花费,会增加很大的经济负担。于是,就有家长要求学校组织补课。



01 学校组织补课,会有哪些优势呢?

1、学校会对老师有所选择,参与补课的老师会是业务比较精湛,责任心比较强的老师。

2、学校组织补课,教学质量会更有保障,毕竟学校组织补课,对教学质量有要求。

3、学校组织的补课,收费会大为降低。15天收1500就不错了,大大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

尽管学校组织补课有很多优势,但现实中,学校都不愿参与补课,这也变相的带热了课外辅导机构,让他们的收费越来越高。



02 为什么学校不愿组织补课呢?

1、上面禁止老师参与补课,禁止学校组织补课。

2、学校组织补课有公益性,这种活动对于参与的老师缺乏吸引力,很多老师不愿参与类似补课,待遇低。倘若有这个兴趣,倒不如到辅导机构去挣的更多。

3、学校领导不愿组织。组织补课,要承担安全风险,还违规,本来是做好事,还可能有个别家长还诋毁老师赚钱。还有老师谁参与谁不参与的选择上可能会导致老师的怨言。这些都会让校长对于补课望而却步。校长不愿担责,不愿受批评,不愿让家长误解,也不愿让老师有怨言,所以很少有校长同意在学校补课的。

4、学生不可能全部参与,否则安全更无从保证,变数很大。学生中也有不愿意学的,有的即便成绩好也可能对补课有反感,但又不得不补。这样就存在很大的变数,成绩太差的不想学的补课,只会人为的找麻烦,要是出个安全事故,那就是吃不了兜着走。那么肯定只能部分人参加补课。而没能参与的家长也有人会因此有意见,“我家孩子补不成,也要让所有的都补不成”,一个电话就可能让补课停止。



综上所述,家长希望学校集体组织补课的愿望可以理解,但能不能实现是个未知数。尤其是大政策在那,实现的可能性更低。你说呢?

我是头条【文轩阁】,专注教育,关心教师,助力成长,欢迎关注!


文轩阁


看好多老师回答好像都是清一色的在埋怨家长不对啊,老师被被家长伤害之类的。。。对此,妙爸不敢苟同。

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补课禁令,学生和家长才是最大受害者

现行的教育体制其实不能称之为素质教育,而应该是应试教育,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成绩好坏几乎完全决定了学生的升学出路,在这种情况下,当年“禁补令”尚未出台前,绝大多数家长对于补课费用的金额是没有怨言的,在孩子的成绩面前,一切利益都可以让路,因为孩子耽误不起。

教育部门出台的“禁补令”的初衷是好的,教书育人是学校及老师的天职,“有偿补课”为什么会被禁止,每一个老师心里其实都清楚。有少部分的学校和老师,可能是极少的一部分吧,为了增加收入,故意把课堂上该讲明白的东西压着,要求学生进行课后补习,钱是赚到了,师德也丢了。

学校及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禁止,对教育部门而言,出发点是为了规范学校及教师的工作,让老师把上课时间该教给孩子的知识,教给孩子,而不是为了赚钱,藏着掖着。然而事与愿违,禁令的出台,非但没有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反倒促使补课机构的收费一路飙升,对老师而言,可能是私下里的有偿补课赚钱道路变得难以走通了。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为了追求好成绩,付出的代价却实打实的更高了。所以,老师们就不要埋怨学生家长了吧,家长们的真正心声是什么呢?

要不补,都不补,不要拿我们的孩子当试验品!

国家三令五申的禁止补课,完全遏制了有偿补课行为吗?

绝对没有!在妙爸生活的城市里,身边的亲朋好友埋怨老师上课不好好讲,下学要求补课的现象依旧存在。省会城市可能相对收敛,规模小一些的县城,真的是明目张胆。很多老师私下补课的收入早已超过了工资收入,家长又有哪个愿意举报的?还不是孩子只要成绩好,其他都好商量?

对于老师收费补课的行为,妙爸其实是支持的,一方面学生想要好成绩,确实需要补课。另一方面,教师的收入确实太低了,想要带出一个班的好成绩,班主任和代课老师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早已远远超出了他们获得的收入回报。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需要调整的,那妙爸认为,老师们该涨工资了,“补课”的费用国家来承担,学生只需认真学习,老师只需要认真代课,让教育与经济利益离得远一些才好。

国家对补课机构的整治

2018年2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四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补课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通知中指出:

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出现超纲教育、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查处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行为。。。。

教育部也意识到之前的禁令治标不治本了,新的通知执行效果如何,还有待时间检验。补课机构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一再的提高补课费用的行为,确实是需要禁止。固然商业行为能促进教育的发展,但不该让铜臭味儿伤害到单纯的孩子,希望在重拳整改之下,国家的教育体制能够越变越好,越来越健康,毕竟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的希望。


妙爸超努力


近日,一则“补课班15天花费1万2”的消息引起热议。一位学习成绩中等即将上初三的学生,想利用假期时间给孩子补课。在离家最近的辅导机构学习15天,每天上午学习数学和英语,下午学习物理和语文。每门课收费200元(2个小时),一天800元,15天总共需要花费12000元。

这个家庭并不是什么富裕家庭,只是普通农民家庭。1万2对他们来说算很大一笔开销,但是为了孩子,家长也舍得付出。可是,禁令对于学校的查处太严格,一旦补课被发现,老师和学校都要受到严厉的处罚。没有办法,只能去价格几十倍于学校的补课班。

以前,学校组织补课的时候,几百块钱就能解决,但现在,家长要花费几十倍的代价,让孩子选择还没有学校老师讲得好的课外辅导机构。补课禁令、减负禁令最终苦的是家长,害的是孩子,又给老师泼脏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教育禁令只针对体制内的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却对早教机构、中小学学科培训机构没有任何约束力。幼儿园、小学不能进行超前教育,培训机构却可以公开招生,大张旗鼓地进行超前教育,原本补课性质的培训班,变为学习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反而变为了补课班。”

这种现象小编也深有体会,学校严格按照规定,决不能给孩子增添负担,不能补课。但是,课外辅导机构趁虚而入,给家长洗脑式教育,造成一种假象,孩子不补课,在学校就跟不上。辅导机构的老师水平并不比学校老师水平高,老师一年都没教会的东西,凭什么他们十几天就能教好孩子?

对此,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