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1.读《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

在图书馆偶然看到作者达达令的这本《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

这本书2015年上新,两年多来我是第一个借阅者。

无借阅量我把它归于装帧比较差劲,像一本宣传册,封底封面,是旧式婚礼的大红。

达达令公众号《她在江湖漂》虽然已经停更很久,但阅读量一直在上升。

达达令把经历过的事情翻过来复过去挼透了,用绵绵密密的文字娓娓道来。

适用的小办法、新鲜的小主意像暗夜划一根火柴,小火苗闪现字里行间。

更像寒冷的冬夜路过馄饨摊,你没有犹豫卫生问题立即来了一碗热乎的;

又像两手提着重物,步履踉跄,有人接过,你一下如释重负。

这本书是写给正在城市打拼,陷入困顿迷茫的年轻人的。

但笔者觉得它适合缓解所有的着急忙慌。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2.别别人说不行,你就认

一般别人说不行,多数人都认。这个“别人”就是身旁的亲朋好友,这种事情周围还真有。

----- 张恒有天跟同事一起喝酒,喝高了,吐得一塌糊涂,念叨半夜,“她嫌弃我不行,我太次”。同事一了解,原来张恒没房,求婚被拒,女朋友同他分手。

----- 李智对小王说:大齐比我们晚来几年,除了学历高点,升得跟火箭发射,平起平坐也就算了,上周宣布他是部门经理。老婆听说后洗刷我,你在老总眼里就没丁点儿功劳。你说气人不气人?我算是没啥想头了。

----- 小芳说,五一节好想出去玩,照几张发发朋友圈,像丽丽那样显摆显摆。

赵姐说:你算了吧,小芳你不要羡慕丽丽天天国外旅游。人家老公找好了呀。你老公挣钱不多,你那仨瓜俩枣攒着应急还行。旅游就不要想了哈。

没钱买房,与女朋友了断;没被提拔被老婆洗刷;没钱旅游被姐妹嘲讽...。

这样左想右想,越想越水逆,天塌地陷,心里也乱七八糟的,觉得自己那是相当地挫,简直就是个loser。

人一旦心理上自我放弃,就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的,便开始走下坡路。

看过央视体育节目,那位老师说,有人腿摔了怕疼不锻炼,找根拐杖拄着还是疼,然后就坐轮椅了,轮椅坐久了不舒服就躺床上,再后来,腿真的就不能用了。

你不进取,用进废退,连你本身的那点东西也要还回去。

真是苍天饶过谁。

所以,逆袭不逆袭的先不管它,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想买房、加薪升职和出去旅游,得努力。

别人一句话就往下出溜,你有没有主见啊。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3. 普通人怎么努力

第一,接受现状,明白自己的起点在哪里。

同意达达令看法: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马云这样的顶尖人物毕竟是少数。

其实马云也是普通人。当初他面对的不称心更多,他说自己30岁时更像一个失败者。

三年高考落榜,落榜后面试警察,四个人去,他是唯一被刷的。

又去申请宾馆服务员,在高温里等了两个半小时,面试分数高,但外甥颜值高。结果录取了外甥,没要他。24人申请肯德基,录取23人,马云落选。

真是倒霉催的。往安慰里想,也许那些招聘单位早就发现马云有老板气质,招打工的,自然将他屏蔽。

1999年终于创业,他至少被30名风投拒绝,听都不要听马云的项目介绍。理由是他们那一伙人只有一人耶鲁毕业,其余人学历不高,也没背景。

最近写文提了马云两次,不是故意的,这些例子太典型了,谢谢马云老师。

接纳自己是一普通人,并不是矫情,是知道自己的起点在哪里

张恒无力购房,与女朋友分手,其实是好事,避免了婚后为无房无车吵架,让幸福减分。

大齐升职,李智首先应该厘清自己和大齐的距离在哪里,做出切合实际的人生规划,才是正确的态度。

小芳羡慕丽丽能到国外旅游,但应依据家里的经济情况去定计划,比如就近出游,这样才不至于手头太紧。

所以,心态上回归普通人,找到一条可行的路,是不让自己烦恼窘迫并实现愿望的唯一办法。

美国画家摩西说过: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路。至于适当的路、正确的路和唯一的路,这样的路并不存在。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第二,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勇敢迈出第一步。

后来,张恒想通了:其实现在挺好的,有喜欢的工作,有合得来的同事。好好拟定职场目标,在收入增加的基础上实现买房计划,等到心仪的女孩。

李智下班到停车场,为今晚要不要去EMBA上课犹豫。老总过来对李智说,你缺了很多节了,就冲你不重视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就该提拔大齐。

小芳在“给妈买生日礼物”和“出去玩”之间叉掉“出去玩”选项。拟定了家庭“有多大箩筐装多少米”的收支账目。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第三,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普通人要实现愿望,达达令的方法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大处是想要实现的目标,小处是基于实际情况拟定计划,并按照计划一步步做起来。

只要做起来,哪怕是一小步,不断积累,积累到一定量,量变达到质变。水到闸口,哪怕是钢筋混凝土闸门也关不住。

普通人看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里的魔鬼训练,法国电影《爆裂鼓手》里的地狱式训练。看看就好。

普通人,太生猛的实践,不好坚持。也不必像孟子要求的对自己那么狠: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张恒遇到新的项目下来,主动承担分项指标,增加了奖励收入,也被某个女孩迷倒,有计划准备发展为贤内助。

李智再不缺席EMBA课程。他更新了知识结构,加上工作积极努力,虽然错过了提拔,但大把机会因能力的提高,任他选择。

小芳的收支账目逐渐消灭赤字,她全家到新马泰旅游经费逐步到位,愿望指日可待。

不说天降大任,也不要老想着走捷径,从现在踏踏实实做起,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距离愿望最近的路。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第四,克服那些看似不以为意,实则很拖累人的小毛病。

比如张恒,过去睡懒觉,不爱锻炼,比较肥腻。现在规范作息,6点起床跑步,打卡读英语。

比如,李智学习EMBA,过去在项目实施中生搬硬套原则,现在则更加灵活,因地制宜。

比如小芳现在要求自己坚持记账。做到不抱怨,收拾婆妈碎嘴,不看丽丽朋友圈。

那些看似不以为意的小毛病,不改,会使你的拖延症爆发,干扰你的计划步骤,进而使你的愿望泡汤。

说来说去,抵御外界干扰还在其次,实施愿望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和自己较劲的过程。

达达令说:不要看到好友出去玩,你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遇到秀恩爱,你就惶恐要孤老终身;一打开朋友圈,满屏谈创业,你就无法淡定。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4.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现在,张恒有车有房,有了一个和他一起奋斗的好姑娘,并且已经新婚燕尔。

李智是公司出色的运营总监,老婆现在的眼光充满了崇拜。

小芳到新马泰旅游的愿望已实现,已经拟定了欧洲游计划。

身边这些普通人,在愿望达成的同时也收获了自信。再也不怕别人说他们不行。说他们不行,他们也不理会。

行动起来,不怕慢,就怕站,一切徐徐进行。就这样,“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达达令接近愿望的方法很另类,很一般般,很不励志,但很管用。

谁叫我们是普通人呢。

她说,“没有必要那么用力。世间万物的来去都有自己的时间,有些人的福报,或许比别人来得晚一些,可一切都会到来。”

笔者也认为,不妄自菲薄,通过努力,能养活自己,养活家人,就算愿望实现。

即使今后,没有挣得靓车别墅,没有婚嫁豪门,没有纳斯达克敲钟,那也没什么,

你可以对自己说,试过了。奋斗了。值了。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5. 这本书带来的收获

笔者去年看到和菜头老师指导开公众号文章,4月开了公众号,7月参加了汤小小老师轻松高效写作群13期培训,开启了可以持续写文的节奏,这一点是笔者最大的收获,8月取得原创标志。

以后蜗牛行,阅读量很少,投稿被拒是常态。

开始还能劝自己,写给自己看也不错哦。但看到别人发稿多少多少篇,还真是淡定不了。

当然那些写作群里的大咖,动辄几千几万、十万+的点击量,还有冯尘的《谢谢你,我的孩子》点击量过亿, 更加可望不可及。

有时耳边就冒出个声音:算了吧,“命中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你不行。

“命中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这种貌似真理的俗语使人沮丧。

虽然沮丧,但还是坚持每天写一点,渐渐有了吉光片羽的心得。

不再着急阅读量,反正控制不了的事情随它去,大不了就是为“情怀”而写。

慢慢深入下去后,认识到自己写文基础不扎实,整体架构松散,主题表现不充分等等问题。

虽然改变这些毛病也不是那么容易,但写文的感觉渐渐在有。

不知不觉,有喜悦在胸中涌动,沮丧的心情慢慢退潮。偶尔耳边还是要出现“你不行”的声音,但笔者就一个字:滚。

曾参加过沐芝写作群,很服群主,自建数个几百群友的专题写作群。走不下去就解散,一点不影响她情绪。

现在她已经是《简书》付费文章作者;又在做微商,帮助偏远地区的农村购销农产品。

凭着她的热情和努力,笔者知道她早晚会成事的。

《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这么好的书都没有借阅量,我写公众号也不必在意别人读不读,无非就是个面子问题。

胡适先生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是的,每天沉静在一寸一寸的小确幸里,可以抵消生活的平庸和无聊。

即使写不出个所以然,相信也会遇见那个最好的自己,收获一颗信任自己的心。

达达令说,那些属于你的内在力量,那些日夜积累的点滴能力,那些你从别人故事里重建的价值观,就是让你对抗慌张的力量所在

这话还真是受用。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