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哈密市受災羣衆:有黨的關懷,我們有信心重建家園

「新闻动态」哈密市受灾群众:有党的关怀,我们有信心重建家园

“有黨的關懷,我們有信心重建家園”

——哈密市伊州區沁城鄉受災群眾安置點見聞

8月4日23點,哈密市伊州區沁城鄉政府大院裡,三十多頂帳篷搭建整齊,孩子們在大院裡奔跑玩耍,該鄉二宮村村民王建明則在帳篷裡一邊整理領取的救援物資,一邊想著如何重建家園。

7月31日,哈密暴雨引發洪水災害發生後,在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統一指揮下,自治區黨政軍警兵民密切配合、協調聯動,搶險救災工作高效有序推進,所有受災群眾迅速被轉移到安全地帶安置,沁城鄉政府大院就是安置點之一。

記者看到,為群眾發放的救援包裡整齊放著各種物品,有小毛毯、防潮墊、毛巾、捲紙、碗、牙刷、衣架、襪子等,裡面還貼心地配有針線、指甲刀和一次性內衣。“行軍床和被褥都是新的,吃穿都有保障,住得很習慣。”王建明說。

每個安置點都有專業醫護人員坐診。當晚,伊州區衛計委主任南惠卿帶著醫護人員逐個帳篷巡查。他介紹,衛生防疫工作組下設防疫組、衛生醫療組和衛生健康宣傳組等6個小組,在災區開展消毒、健康教育、災後疾病預防等工作。“目前沒有發生重大疾病,沒有出現疫情,最擔心的腸道和呼吸道傳染病也沒有發生。”

王建明和家人每天都拿著配發的熱水瓶接開水飲用,按照安置點廣播的要求勤洗手。帳篷上貼有災後健康知識宣傳單,醫護人員每天來走訪大家,詢問健康情況,講解防病常識。“黨和政府這麼關心我們,我們一定會過上比以前還好的日子。”王建明說。

沁城鄉共有3個受災群眾臨時安置點,每個點都設有黨員志願服務站。黨員志願者王曉磊來自哈密市文化體育廣播影視局,來到安置點當晚就幫助群眾搭建了60多頂帳篷,忙活到深夜。“只要群眾有需要,我們就會提供幫助。”他說。

在鄉政府對面的城西老年幸福互助院,食堂依舊燈火通明。護邊員徐萬娟清晨5點多就趕來義務幫廚,到22點還沒下班。當天的晚飯是香噴噴的羊肉湯、花捲和小菜,湯裡除了羊肉,還放了白菜、粉條、土豆等。“食堂有12名志願者,我們為受災群眾和工作人員提供三餐保障,讓大家隨時能吃上熱飯。”徐萬娟今年66歲,忙碌一天下來,她說自己“一點都不累”。

記者瞭解到,為了確保受災群眾的營養餐安全放心,伊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抽了35名執法人員來到災區,分成4個保障組對各個安置點的飯菜加工、配送、分發全過程進行監督檢查,為安置救援工作提供保障。

當晚,記者來到三個安置點中的沁城鄉中心衛生院,院裡正在放映電影《建軍大業》,不少群眾搬著小板凳來觀看,這是安置點放映的第三場電影。為了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伊州區從各單位籌集了1.3萬份報紙、200本各類雜誌和500冊圖書送來,還為群眾送來了象棋、跳棋和紙牌。

沁城鄉地處山區,夜間氣溫只有十幾攝氏度。8月5日凌晨1點多,記者在鄉政府大院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給群眾送熱薑湯,幫助大家禦寒。“帳篷裡很暖和,我們在這裡吃不愁、穿不愁,雨淋不著、太陽曬不著,很安心。”53歲的二宮村村民楊月英告訴記者,大家都在想著如何重建家園,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迎接新的美好生活。

災害發生以來,當地黨委和政府及各方救援力量日以繼夜加緊搶修,積極恢復災區的正常生活,公路、電力、鐵路、通信等陸續恢復。記者在去往沁城鄉的途中看到,路邊有挖掘機在給因洪水衝擊受損的路基培土。鄉政府門前路燈長明,路面的淤泥已經清理乾淨,現在村民們已用上電網的電。“每天都有新變化,我們也更有信心,更充滿希望了。”王建明說。

(據8月6日新疆日報)

「新闻动态」哈密市受灾群众:有党的关怀,我们有信心重建家园

作者/隋雲雁

主編/馬 莉

總編/蔡宇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