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後的創業史

一位70后的创业史

一位70后的创业史

幹過苦力,賣過菜,蹬過三輪車,跑過推銷,最後由小老闆變成企業負責人,楊永泰整整奮鬥了30年。他的創業歷程,是一位地道農民在城市的奮鬥史,也是一名70後在時代變遷中的成長史。

1989年7月,楊永泰剛滿18歲。在當地,大部分同齡人初中畢業就安穩當農民,靠天吃飯。但楊永泰不想認命,他從小就總想比別人強。當年8月份,他從老家臨洮來到蘭州打工,搬磚、扛水泥、和漿,建築工地上的粗活、累活他一一干過來了。“一天掙著5元錢,管吃管住,也挺好的。”從小到大沒拿過什麼錢的他,第一次拿到150元的工資,就好好犒勞了自己一番。

在工地上幹苦力,他沒覺得低人一等,但逛公園坐公交車時感覺就不一樣,“城市人穿著光鮮,自己一看都是個鄉巴佬,土蒼蒼的。”楊永泰每次外出後都會產生強烈的自卑感,“我也要在城市立足,當個城市人”,這個想法像種子一樣,在他心裡生根發芽。

一次外出,他和一個年齡相仿的賣菜人聊天,得知一天賣菜掙得比工地上多,還輕鬆、自由。“在菜市場擺地攤!”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村裡的工友時,大家都嘲笑他。他不服,想試試。

於是他從別人手中花錢買了一輛二手三輪車後,開始賣菜了。“從雁灘拉一車菜5元錢,賣掉後可以掙20元左右,吃飯、租房、抽菸都除過,也比5元多。”楊永泰說自己賣菜時一天的生活很滋潤。這樣的日子延續了大半年,他也慢慢知道了一些掙錢的門路,蹬三輪車就是他認為比賣菜強的一個營生。

上世紀90年代初期,人力三輪車也是蘭州的一道風景線,特別是在火車站一帶,花5元或者10元錢就可以坐人力三輪車。於是楊永泰就加入到了蹬三輪車的隊伍中,辛苦跑一天,能掙上30、40元。

1990年10月,楊永泰在蘭州已闖蕩了一年時間。手頭寬裕了,心也就不安穩了,他又想換個行業鍛鍊自己。正好一位老鄉開了個金屬結構加工廠,做金屬結構的貨架、門窗,看他吃苦耐勞,就讓他到自己的公司跑業務。

“每天騎輛自行車,蘭州的大街小巷都跑,從東崗騎到西固寺兒溝、504廠都是常有的事。那時候,臉皮厚,到有些店裡去人家會趕出來,第二次、第三次還是繼續進去。”時間長了,有些店家看他實誠,開始主動找他了解推銷的產品,並做一些定製。

跑了4年業務後,他摸清了行業的門道,也積累了一部分客戶,心思也活泛了,“給自己幹,才有幹勁”,於是他向朋友借了些錢,註冊了公司,成了名副其實的小老闆。

當時,廣告業如火如荼在全國迅速發展,很多大型廣告公司都是“借雞下蛋”,承接到業務後會一級一級轉包,小公司是最終幹活的也是掙錢最少的。

楊永泰的公司剛起步,只能從大公司手中接活,從製作到安裝一條龍服務。看著簡單,但很多工程對技術含量以及設計、焊接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如果達不到要求或工程質量低劣,甚至留下工程隱患,就拿不到錢。為了幹好每一個活,從前期的測量、設計、選材到後期的施工安裝他都親自上陣,為的是用質量贏得客戶。“有時候,為了趕一個工程,幾天幾夜都不合眼,熬到滿眼血絲,也不知道勞累。”正是這種拼命幹活的精神,讓他在同行中得了個“拼命三郎”的稱呼,提及他時,都會說“一個工作不要命的人。”

做工程,前期墊資多,後期收款難,這也是常有的事。有幾個春節前,公司的欠賬沒收回來,員工工資都發不出來,楊永泰只好借高利貸發工資。“有一年,自己家裡過年連肉都買不起,大年三十還在借錢給員工發工資。”那些年是他最難的歲月。

有付出就有回報,經過多年的拼搏,楊永泰的公司慢慢發展壯大了,員工從當初的只有幾個安裝工人,發展到有高級工程師、專業設計師以及各類技術人員的50人團隊,業務涵蓋甘、青、寧等地區。

楊永泰說,在一個行業中能夠立足,靠的不是運氣而是信譽。“客戶把活交給你,就是對你的認可和信任,只有做好做到質量過關,才能對得起客戶。”

主辦:甘肅經濟網

監製:李成俠

編審:吳正楠

甘肅經濟日報社新媒體矩陣

往期精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