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后的创业史

一位70后的创业史

一位70后的创业史

干过苦力,卖过菜,蹬过三轮车,跑过推销,最后由小老板变成企业负责人,杨永泰整整奋斗了30年。他的创业历程,是一位地道农民在城市的奋斗史,也是一名70后在时代变迁中的成长史。

1989年7月,杨永泰刚满18岁。在当地,大部分同龄人初中毕业就安稳当农民,靠天吃饭。但杨永泰不想认命,他从小就总想比别人强。当年8月份,他从老家临洮来到兰州打工,搬砖、扛水泥、和浆,建筑工地上的粗活、累活他一一干过来了。“一天挣着5元钱,管吃管住,也挺好的。”从小到大没拿过什么钱的他,第一次拿到150元的工资,就好好犒劳了自己一番。

在工地上干苦力,他没觉得低人一等,但逛公园坐公交车时感觉就不一样,“城市人穿着光鲜,自己一看都是个乡巴佬,土苍苍的。”杨永泰每次外出后都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我也要在城市立足,当个城市人”,这个想法像种子一样,在他心里生根发芽。

一次外出,他和一个年龄相仿的卖菜人聊天,得知一天卖菜挣得比工地上多,还轻松、自由。“在菜市场摆地摊!”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村里的工友时,大家都嘲笑他。他不服,想试试。

于是他从别人手中花钱买了一辆二手三轮车后,开始卖菜了。“从雁滩拉一车菜5元钱,卖掉后可以挣20元左右,吃饭、租房、抽烟都除过,也比5元多。”杨永泰说自己卖菜时一天的生活很滋润。这样的日子延续了大半年,他也慢慢知道了一些挣钱的门路,蹬三轮车就是他认为比卖菜强的一个营生。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人力三轮车也是兰州的一道风景线,特别是在火车站一带,花5元或者10元钱就可以坐人力三轮车。于是杨永泰就加入到了蹬三轮车的队伍中,辛苦跑一天,能挣上30、40元。

1990年10月,杨永泰在兰州已闯荡了一年时间。手头宽裕了,心也就不安稳了,他又想换个行业锻炼自己。正好一位老乡开了个金属结构加工厂,做金属结构的货架、门窗,看他吃苦耐劳,就让他到自己的公司跑业务。

“每天骑辆自行车,兰州的大街小巷都跑,从东岗骑到西固寺儿沟、504厂都是常有的事。那时候,脸皮厚,到有些店里去人家会赶出来,第二次、第三次还是继续进去。”时间长了,有些店家看他实诚,开始主动找他了解推销的产品,并做一些定制。

跑了4年业务后,他摸清了行业的门道,也积累了一部分客户,心思也活泛了,“给自己干,才有干劲”,于是他向朋友借了些钱,注册了公司,成了名副其实的小老板。

当时,广告业如火如荼在全国迅速发展,很多大型广告公司都是“借鸡下蛋”,承接到业务后会一级一级转包,小公司是最终干活的也是挣钱最少的。

杨永泰的公司刚起步,只能从大公司手中接活,从制作到安装一条龙服务。看着简单,但很多工程对技术含量以及设计、焊接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或工程质量低劣,甚至留下工程隐患,就拿不到钱。为了干好每一个活,从前期的测量、设计、选材到后期的施工安装他都亲自上阵,为的是用质量赢得客户。“有时候,为了赶一个工程,几天几夜都不合眼,熬到满眼血丝,也不知道劳累。”正是这种拼命干活的精神,让他在同行中得了个“拼命三郎”的称呼,提及他时,都会说“一个工作不要命的人。”

做工程,前期垫资多,后期收款难,这也是常有的事。有几个春节前,公司的欠账没收回来,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杨永泰只好借高利贷发工资。“有一年,自己家里过年连肉都买不起,大年三十还在借钱给员工发工资。”那些年是他最难的岁月。

有付出就有回报,经过多年的拼搏,杨永泰的公司慢慢发展壮大了,员工从当初的只有几个安装工人,发展到有高级工程师、专业设计师以及各类技术人员的50人团队,业务涵盖甘、青、宁等地区。

杨永泰说,在一个行业中能够立足,靠的不是运气而是信誉。“客户把活交给你,就是对你的认可和信任,只有做好做到质量过关,才能对得起客户。”

主办:甘肃经济网

监制:李成侠

编审:吴正楠

甘肃经济日报社新媒体矩阵

往期精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