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那个“干你娘”的电影获得了最佳!

台湾电影《大佛普拉斯》拿到了今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片中不“干你娘”,不说话的肚财让观众见识了别有一番闽南味的粗话,当然这种满嘴跑脏话的人物角色却没有招致反感,一屋子夹来的娃娃引来的是观众的怜悯和唏嘘。

嗯,那个“干你娘”的电影获得了最佳!

阿Q精神胜利法的作怪再次让我们感同身受,生活的不堪和脸面如果能用几句脏话来找回尊严,这种划算又爽口的买卖谁不愿意来做?

当然这是台湾电影,或许华语电影中只有台湾电影中的台词才会有这么高密度的飙脏话,内地电影一旦碰到脏话就立刻软了下来,要么毕恭毕敬的去吵架,要么发扬汉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用各种骂了又能播出的台词来附着在不合时宜的人物角色上,这种做法不走心的话就会让让人物成了彬彬有礼的金刚不坏之身,更会丢了魂,少了血和肉。所以,电影台词中的脏话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内地观众来说是福利,这种福利犹如久旱逢甘霖。

嗯,那个“干你娘”的电影获得了最佳!

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国小的少年们用一句“哇艹”颠覆了乖乖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和看《新闻联播》形成“三好学生”世界观的我;在《海角七号》开头,范逸臣怒摔吉他骂道“艹,艹你妈的台北”教会了我梦想被现实碾碎原来还可以这么骄傲的不屑一顾。

嗯,那个“干你娘”的电影获得了最佳!

在杰森·斯坦森和布拉德·皮特的电影中,头文字F出现的频率远高于其他单词,这是硬汉和混蛋的录用标准。当然,愤怒随着利爪一起露出的金刚狼也是骂脏话的高手,插和杀让那几个带血的字母听着都过瘾。

“他娘的”和“老子”不离口让李云龙在同敌人亮剑时带了几分杀气和不要命,这种你死我活的决斗可能在先礼后兵的赵刚那就成了比赛,这也许是李云龙的个人魅力所在。李雪健凭借《少帅》摘得第28届金鹰奖最佳表演艺术奖,除了精湛的演技,“妈了个巴子”这句张作霖的口头禅成全了前人和后者。去年电影院最动容也最解气的莫过于《芳华》中郝淑雯捡起刘峰的假手冲着联防办的人吼出的那句“艹你妈的,你敢打残疾军人,战斗英雄,”见识过女人太多的娇滴滴,历经战争残酷的女军人在和平年代展现的豪迈和侠肝义胆更容易让人热血沸腾。

嗯,那个“干你娘”的电影获得了最佳!

在话剧《茶馆》中,剧本中出场的人物近50人,人物众多但性格鲜明,能够“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所以你才能看到和听到,男女生殖器官用这样的俚语说出来还很有腔调。

在《声临其境》中,翟天临模仿黄渤在《疯狂的石头》中的一段配音惟妙惟肖,但最后的一个字由于不雅而被消了音;电影频道播出的《新龙门客栈》中,金镶玉的“艹你爹”被配音改成了“去你的”,顿时风骚泼辣的金镶玉变成了志玲姐姐给你加油。

嗯,那个“干你娘”的电影获得了最佳!

所以,并不是渴求影视剧中的语言暴力,只是台词应服务于人物性格特征,有心的点缀胜过花言巧语的累赘。受制于环境的压力,大多影视剧的对白中呈现出来的却是不温不火的汤药。

有关部门的做法无非是想创造一个无菌的视听环境,引领着大家像小孩一样积极而又健康的成长,而这样的环境又是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这种屡试屡败的做法让他们忙的焦头烂额,结果却是在否定自己的同时还收获了不少的嘲笑。我们都是文明礼貌人,都倡导文明出行,但我们在开车时却不能阻止自己的神经和嘴巴来问候别人的老母,而这仅仅局限于隔着一层车窗玻璃。

嗯,那个“干你娘”的电影获得了最佳!

记得王小波有一篇文章叫《摆脱童稚状态》,文中谈到:假如一位作家写了性,尽管其本心不是煽情、媚俗,而是追求表达生活的真谛,也不能防止这书到了某个男孩子手里,起到手淫前性唤起的作用。故此社会对作家的判决是:因为有这样的男孩子存在,所以你的书不能出。这不是太冤了吗?事实上社会要求每个严肃作者、专业作者把自己的读者想象成十六岁的男孩子,而且这些男孩似乎还是不求上进、随时要学坏的那一种。

所以,你不能因为一部作品里有粗俗的地方,就把这部作品阉割或者粉饰,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作用远大于一部电影。而且小孩其实也不会想那么多,大概只有大人才会想到“这种台词会教坏小孩”吧。

我们当了“小孩”太多年了,可奶头乐依然很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