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氣候讓北極圈加速消失,北極如果消失了我們該如何應對和反省

高溫氣候讓北極圈加速消失,北極如果消失了我們該如何應對和反省

被高溫擁抱著的北極圈

近日,多地遭遇了高溫天氣的影響,尤其是北半球,高溫熱浪和暴雨洪水正在多地肆虐,不僅我國、日本多地都很熱,連一貫清涼的歐洲都出現了少見的熱浪!連北極圈內都異常炎熱!

遼寧瀋陽連續第5天出現高溫,丹東和大連最高氣溫分別達37.3℃和36.9℃,創有氣象記錄來極值。同時,瀋陽今天最高氣溫還有可能達到37℃,將會刷新當地8月極端最高氣溫紀錄(此前紀錄是35.7℃)。今年是怎麼了?北方比南方還熱。

高溫氣候讓北極圈加速消失,北極如果消失了我們該如何應對和反省

過去10天,我國中東部地區進入悶熱潮溼的暑伏期,多地氣溫持續保持在35℃以上。昨日,內蒙古通遼和赤峰達39~40.8℃,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有17縣市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今夏,全國已有67個縣市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高溫氣候讓北極圈加速消失,北極如果消失了我們該如何應對和反省

這麼熱的天干重活我們應該,要給付出勞動的人們高溫補貼

日本繼剛剛遭遇了幾十年來最嚴重的暴雨洪水後,近期又遭受熱浪襲擊。由於受大範圍高氣壓控制,日本氣溫屢次刷新紀錄。7月15日,日本氣象廳的200個氣象觀測站最高溫度均超過35℃。7月23日,埼玉縣熊谷市觀測到41.1℃的最高溫,東京都青梅市、山梨縣甲府市、岐阜縣多治見市也觀測到超過40℃的高溫。據日本共同社統計,7月16日至25日,日本全國超過2.2萬人因中暑送醫,其中,共有78人因中暑死亡。

韓國大範圍高溫天氣持續,韓國氣象廳連續多日發出高溫預警。韓國疾病管理本部5月20日至7月21日的統計數據顯示,共有1043人中暑,同比增加61%。今年以來已有十餘人因中暑死亡。韓國政府正在考慮將極端炎熱列為同颱風、洪澇、海嘯、地震等一樣的自然災害範疇。

高溫氣候讓北極圈加速消失,北極如果消失了我們該如何應對和反省

漸漸消失的北極冰川

世間萬事萬物都具有必然和偶然的雙重屬性,看待此次高溫,偶然中的必然就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而必然之中的偶然就要歸結於今年極地環流和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高溫風險加劇,是極端高溫天氣事件頻發的大背景。

高溫氣候讓北極圈加速消失,北極如果消失了我們該如何應對和反省

北極熊的生存環境日益窘迫

全球變暖,北極變熱,正在加速消亡的生態鏈,隨著全球變暖不斷遞增,在北極第一個消亡的就是北極熊,生態鏈的失衡必將會引來其他因素對人類的危害。

“只能說,如果人類可以快速作出響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個變化的幅度和速度還是有可能降低的。除此以外,我們能做的也許只是隨時準備應對極端情況

的出現。”

高溫氣候讓北極圈加速消失,北極如果消失了我們該如何應對和反省

太平洋比往年更溫暖的海水影響著北極冰川的消融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設在夏威夷的冒納羅亞火山(Mauna Loa)溫室氣體監測站觀測,2018年4月大氣中二氧化碳平均濃度達到410.31 ppm(1ppm=百萬分之一),是80萬年來從未見過的高濃度水平。這種全球天氣模式並非因厄爾尼諾現象引起,而是太平洋比往常更溫暖的海水驅動造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