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军队是湘军淮军的大师兄,太平军如果能重视则能改变历史

提起镇压太平天国,人们肯定首先想到曾国藩,这位湖南湘乡人组建团练,依靠民兵武装镇压了农民起义,被称为“满清中兴名臣”。

但是,实际上第一位率领民团和太平天国作战的人并不是曾国藩,这个人死后曾国藩的湘军才开始和太平军作战,可以说,这个人是曾国藩湘军模式的前驱。

不仅如此,这个人还击毙了太平军的“南王”冯云山。

此人就是江忠源。

这支军队是湘军淮军的大师兄,太平军如果能重视则能改变历史

江忠源是湖南新宁人,他早年参加科举,但未能中榜,回乡后担任地方教员,后来因为组织团练镇压了当地的农民起义而被拔擢为秀水知县。

江忠源和曾国藩关系莫逆,俩人都是讲究“经世致用”之学,江忠源更是对兵法军事颇为重视。

公元1851年,太平军兴,江忠源随清军“剿匪司令”赛尚阿前往广西镇压太平天国,当时他麾下有五百团练士卒,号称“楚勇”。

这支军队是湘军淮军的大师兄,太平军如果能重视则能改变历史

当时满期八旗军和绿营兵都已经腐败堕落,不堪一战,太平军横行广西竟然所向披靡。

但是楚勇到后,一战击败太平军,斩首三百,江忠源因此受到满清政府的嘉奖。

后太平军攻陷永安,清军主将乌兰泰战死,江忠源又率一千楚勇赶奔前线,指挥清军作战。

楚勇善战,太平军再败。

江忠源又在蓑衣渡设伏,袭击太平军,两军血战两昼夜,太平军“南王”冯云山被火炮击中阵亡。

后来江忠源又守长沙南昌等地,连月血战,他率领的楚勇是太平天国战争初期清军的救火队,要不是这支军队,太平天国攻陷长沙南昌是很有可能的。

但是,江忠源所部毕竟人数很少,只有一两千人的数量。

公元1851年年底,江忠源镇守庐州,被太平军重重围困,最后兵败城破,江忠源自尽,终年四十二岁。

这支军队是湘军淮军的大师兄,太平军如果能重视则能改变历史

江忠源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杀伤了太平军,他最大的意义在于,他组建的民团被证了是一种可以与太平军抗衡的武装形式,在当时清政府正规军完全崩塌的情况下,这无疑是清政府的救命稻草。

清政府对于这种形式的组织大力提倡,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湘军淮军等军队陆续出现。

江忠源启发和激励了后来的官僚地主阶层,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后来无不是步江忠源后尘,组织民团起家。

时人称“楚军之功勋,江公引之也,湘人之士气,江公作之也,江公种其因,后人食其果。”

意思就是,江忠源是湘军前驱,他为湘军崛起奠定了基础。

江忠源死后一个月,曾国藩发布檄文《讨粤匪檄》讨伐太平天国,湘军编练完成出山与太平军决战。

太平军最凶狠的敌人出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