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丨只会“服从”的教师,如何评职称?

师说丨只会“服从”的教师,如何评职称?

师说丨只会“服从”的教师,如何评职称?

师说 重磅第 3 弹

校长派,与你一起成为改变的力量!

师说丨只会“服从”的教师,如何评职称?

上周,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举办了为期一周的首届“卓越校长”研修班。邀请到了多位专家授课。今天的师说内容,我们想和你分享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金战,在此次培训课程上讲到的关于教师管理与发展的两部分内容。

1

智慧金字塔

王金战把人分为了五个不同的层次,由低至高,分别是:服从、勤奋、主动、创新、使命。这几个层次也被王金战称为:智慧金字塔。

师说丨只会“服从”的教师,如何评职称?

王金战说,他这些年发现,在某种意义上,你把自己摆在了什么位置,你就会享受到什么层次的待遇。所以,命运实际上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如果一个老师仅仅把自己摆在服从的位置上,却还能享受到优先评职称等待遇,那这所学校的风气一定不正,这样的学校也没有什么继续发展的希望。当然,有些老师可能连基本的服从也还做不到。

不过仅仅服从还是不够的,服从的上一级,叫做勤奋地工作,再进一步,是主动地干好工作。接下来,就是具备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理念去开展工作。最顶层的,就是肩负起神圣的使命,成为一个具有使命感的人,用一种对学校、对学生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来修饰自己的职业。

可以说,随着层级高度的变化,越往上层人越少。

一个学校想要重用、提拔教师的时候,只能从创新和使命感,也就是最顶级的两个层级中来挑选人选。这样挑出的人才是真正对学校发展有帮助的。

如果一所学校只挑出了一些溜须拍马、见风使舵的人,而不去衡量他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显然我们要为这样的学校发展堪忧。

所以,如果你是老师或者是校长的话,也不妨自我衡量一下,当你感觉自己怀才不遇或者感觉遭遇了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你要首先想想自己把根基摆在了什么层次上。如果你把自己只摆在了服从的层面上,将来评职称的时候,别人评上了,你没评上,就不要心里不平衡,同时你也要看看评上了职称的人,处于这五个层级中的哪一层。

王金战提到,论资排辈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一大弊病。每到评职称,总有一些人掏空心思。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借用这样的智慧金字塔,让每一个老师都去评判一下自己,看看自己的位置,进而从内心、自身去找原因,矛盾就会很好化解。

王金战在分享过程中也提到了自己的经历,他认为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一体现在教学,第二体现在当班主任。他说道,如果自己所教的班级在年级最差,作为班主任总是被人说三道四,自己都会瞧不起自己。我们应该努力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活出自己的尊严。什么是尊严?就是靠着自己的打拼,赢得别人的尊重。

2

终身学习

王金战说自己经常被人问到“你从一个农村教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他回答说,如果一定要归结出一个特点的话,那就是喜欢学习。

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活得轻松,唯一的途径就是要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能力。同时学习还能够让你不失去定力。

比如,现在都在说学生负担过重。但就像一个一百斤的担子,让身强体壮的人来承担就很轻松,但让体弱多病的人来承担,就会苦不堪言。所以负担永远是一个相互的概念。做校长的要坚守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很多政策,要积极地应对而不是被动地执行。不要今天搞运动、明天喊口号。

而这种定力,正是来源于不断地自我提升,一件事情你现在做起来可能觉得有难度,但是经过学习,再回来做的时候,一定会觉得更加轻松自如。

王金战强调,学习是让人变得高贵、富有的最便捷渠道,也是提升一个人幸福指数的唯一渠道。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学习或许是一个习惯和爱好的问题,但是对于教育者而言,学习却是一个品德问题。因为教师是一份面向未来的职业,如果你还要用过去的知识教给现在的孩子如何面向未来,这无异于历史的倒退。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现在的教育者有多少是能够自觉投入学习的,很多老师临退休都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论文甚至工作总结。也有教师在退休时说自己这辈子教了多少学生,但如果你不能让自己持续地发展,倒不如说你耽误了多少学生才更加贴切。

好了,今天我们关于教师管理与发展的两条建议就为你分享到这里,回顾一下今天的两点:第一,学会用智慧金字塔衡量自己处在服从、勤奋、主动、创新、使命的哪一层级,并且做校长的要学会根据层级提拔教师。第二,保持终身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

听完了本期音频,你有哪些思考,也请在留言区与我们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