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專欄|吳明娣&戴婷婷:重構再生——「大芬型」自發聚集藝術區的維新之道(上)

雅昌专栏|吴明娣&戴婷婷:重构再生——“大芬型”自发聚集艺术区的维新之道(上)

雅昌专栏|吴明娣&戴婷婷:重构再生——“大芬型”自发聚集艺术区的维新之道(上)

【雅昌專欄】吳明娣&戴婷婷:重構•再生——“大芬型”自發聚集藝術區的維新之道(下)

當代中國藝術聚集區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主要分佈在國內經濟、文化相對發達的一線城市及部分二、三線城市,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的藝術區發展較為成熟。其中,北京798與深圳大芬村在國內影響最為顯著,一北一南,均坐落於都市邊緣,分別處在舊工業產區和普通村落中,雖然在功能定位與運作模式上存在較大懸殊,但二者共同引領著中國藝術區的發展方向,使國內出現了“798型”與“大芬型”兩大藝術陣營。前者的主體為藝術家,高舉藝術創新的旗幟,努力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後者則在畫商和藝術勞工的主導下,通過複製藝術品謀生。二者各自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藝術區發展之路,成為所在地的文化名片與城市地標,在自發聚集型藝術區中獨樹一幟,帶動了國內其他藝術區的開發、建設,使藝術區成為21世紀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藝術區的發展,2012年後國內政治、經濟步入新常態,直接作用於藝術市場,進而引起了藝術區生態的變化,中國藝術區進入調整階段,轉型升級是其必須面對的問題。部分藝術區未能經受住市場經濟的“洗禮”,逐步凋敝甚至消亡。存活下來的藝術區,經過長達10年的磨礪,根基相對穩固,也具備較強的抵禦風險能力。消失的藝術區既源於自身內生動力不足,也受到外部力量的干預,使得藝術區的從業者不斷遷徙。而像北京798與深圳大芬村,雖然能夠繼續運轉,但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原有的運作方式無法適應市場的變化,“維新”迫在眉睫。本文以大芬村及相關藝術區美術產業為著眼點,著重探討國內自發聚集型藝術區的生存與發展問題。

雅昌专栏|吴明娣&戴婷婷:重构再生——“大芬型”自发聚集艺术区的维新之道(上)

圖1 本文作者吳明娣採訪大芬村年輕畫師

目前,國內“大芬型”藝術區大多位於城市近郊區的村落中,其先行者並非藝術家,而是以贏利為目的的畫商或其他經營者。低成本、高回報是這些商人選擇村落、招募勞工,從事藝術品批量生產最重要的因素。以香港畫商黃江為代表的經營者為村落藝術區帶來了繁榮,也為其打上了不同於北京798、草場地、宋莊等藝術區的商業烙印,使藝術品複製成為其特殊的“基因”。這類經營者的身份及其選擇村落的出發點與棲身798、草場地的隋建國、艾未未等藝術家相去甚遠,這也直接影響甚至左右了“大芬型”藝術區的發展方向。

藝術品複製產業是“大芬型”藝術區的立身之本,也是其特色所在。[1]國內外市場約70%的油畫複製品產自大芬村及其周邊的油畫複製作坊,使得大芬村蜚聲海內外,影響並帶動了福建、江西、浙江等地的油畫複製產業。類似大芬村的產業園區,有福建廈門烏石浦油畫村、海滄油畫村、莆田油畫城、山東達尼油畫村、海南屯昌油畫村等。這類藝術村落中,居住著數萬甚至數十萬農民畫工,他們如同珠三角地區國際代工廠中的產業工人一樣,接受訂單、批量生產產品,供應國內外市場,只是畫工生產的為藝術複製品,兼具物質與精神雙重屬性。“大芬型”藝術區集生產、流通、消費於一體,在向國內外市場提供藝術複製品的同時,也造就了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美術產業工人(圖1)。在這些產業工人中儘管已湧現出不少畫師、畫商,乃至畫家及藝術企業高層管理者,但處在藝術區從業者金字塔底層的仍是數量眾多的畫工。這一現象在以藝術複製品生產為主的藝術區中普遍存在。如在大芬與烏石浦油畫村影響下興起的海滄油畫村,現今約有油畫生產者三至四千人,其中畫工與畫師所佔比例可達到95%以上。[2] “大芬型”藝術區的產業根基及從業人員身份與北京798、宋莊等藝術區的差異顯而易見。基於以上認識,為自發聚集型藝術區的可持續發展,當下亟需對近30年來“大芬型”藝術區的升沉起伏及其產業發展經驗加以總結,明確其功能定位,探尋新的發展路徑,提出可行性的方案。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推動“大芬型”藝術區轉型。

一、產業重構

從頂層設計出發,對“大芬型”藝術區的功能定位、品牌形象等重新加以建構,以順應中國經濟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的時代潮流,使“大芬型”藝術區美術產業增值增效。

(一)兩條腿走路

推進油畫複製產業與其他藝術品產業協同發展,使“大芬型”藝術區美術產業能夠穩中求進。

1、強基固本。明晰大芬、烏石浦、海滄等藝術區的生存之本,鞏固批量複製油畫的產業基礎,優化、細化產品結構以供應國內外畫廊、家居及旅遊市場。在此基礎上繼續做大、做強油畫複製產業,使部分產品“升級換代”。無論是畫工、畫師還是畫家、畫商,他們在“大芬型”藝術區的發展過程中都進行了多方面探索,使得這類藝術區不僅在原有的油畫複製產業基礎上繼續發展,同時還逐漸開發新品種,尋求新方式,並已取得一定成效。“大芬型”藝術區目前已不再侷限於對世界名畫進行簡單的複製,不少藝術素質較好的畫工、畫師開始採用複製與創作相結合的手法。如針對某一“母題”,通過對構圖、形態、色彩的調整變化形成系列繪畫作品,使複製性減弱,創作性增強。當某一類型作品受到市場認可時,畫師便可不斷演繹、拓展,這類繪畫可稱作“升級版”複製品或“亞原創”藝術品,其內容與形式更富於變化,能夠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當其影響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即有機會進入中高端市場。大芬、海滄等藝術區已湧現出這類畫師,隨著其創作能力的提升,不僅拓展了市場空間,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改善了自身的生活、工作環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帶動了國內大眾藝術品消費,改變了人們對於“大芬型”藝術區的認識。

雅昌专栏|吴明娣&戴婷婷:重构再生——“大芬型”自发聚集艺术区的维新之道(上)

《中國梵高》紀錄片主人公之一趙小勇的妻子鍾早春(左一)與本文作者吳明娣(中)、戴婷婷(右一)

2、一專多能。從20世紀90年代初至今,“大芬型”藝術區已經形成了“訂單——原材料供給——油畫複製加工——出售”為主的生產、銷售模式,但在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斷變換,全球藝術品市場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這一相對低端的油畫產業鏈已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因而需以供求作為導向,調整產品結構,在生產、營銷等方面加以變革,實現“大芬型”藝術區的多元發展。

一方面,“大芬型”藝術區在專注油畫複製品的同時拓寬生產、經營範圍,將中國畫、水彩畫、水粉畫、版畫等畫種及傳統工藝美術品種作為新的產業增長點。兩者相互支撐、共生共榮,增強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大芬、海滄等以油畫為主業的藝術區,除了保持原有特色,還將本地區富有地域文化內涵的藝術品納入生產經營範圍,改變單一的經營業態。廣東作為我國傳統工藝美術品的重要產地之一,其粵繡、象牙雕刻、玉雕、潮州木雕、佛山木板年畫都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而福建的莆田木雕、漆線雕、壽山石雕、軟木畫等也是具有影響力的傳統工藝品。在今年出臺的《十三五文化發展改革規劃》中 “振興中國傳統工藝”成為國家文化發展的戰略任務之一;而3月27日由文化部、工信部、財政部共同發佈的《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中也提出10項任務,這應當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如能將上述項目及其傳承人引進藝術區,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性保護落到實處,不僅有利於文化傳承,而且能增強藝術區的活力,進而產生相應的經濟效益。

“大芬型”藝術區還應調整生產,豐富產品內容,拓寬交易途徑,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層次消費者需求,使藝術區的產業結構更為合理。在“大芬型”藝術區初期發展的十至二十年間,主要是通過接受外來訂單批量生產油畫複製品(圖2),在2008年之前,其90%的油畫適用於外銷,但此後大部分產品服務於國內市場,其面貌也產生相應變化,從主要模仿西方名家繪畫以供應國外藝術衍生品、旅遊紀念品商店,改為繪製肖像畫、靜物畫、風景畫等。近幾年,以荷花、牡丹、鶴、鹿、金魚、蝴蝶等中國傳統繪畫題材為表現內容的作品,因寓意吉祥、雅俗共賞而頗受消費者歡迎。

另一方面,提升“大芬型”油畫村的經營活力,是促使其多維度發展的關鍵。隨著“互聯網+”“文化+”等理念的傳播,部分藝術區的有識之士已經將其納入美術產業的發展規劃和生產經營中,藝術品在線交易、私人訂製等形式開始在“大芬型”藝術區中顯現,並且有些措施已獲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產品與服務聯動,特色化、差異化正推動“大芬型”美術產業園區的轉型升級。

在訂製方式上,除了以往長期採用的批量複製,生產者還應根據需求進行限量加工與個性化訂製,以適應商業銷售、樓堂館所佈置、禮品饋贈、個人收藏等不同層次需求。為特定消費群體繪製帶有原創性質的作品,開始成為市場新的增長點。特別是訂製肖像畫的消費人群,數量逐漸增多。不少年輕情侶、新婚或中老年夫婦會選擇將個人生活照、婚紗照等轉繪成油畫作品,而海外客戶群體則常將家庭合影等作為訂製內容。另外,為適應私人住宅、別墅佈置,特定尺幅的中國山水題材油畫也開始受到青睞。但從總體上看帶有私人訂製性質的創作比重較小,還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推動這項產業與時尚消費、奢侈品消費相連接,使更多的國內外消費者特別是中產階層乃至財富人士成為私人訂製藝術品的客戶。並且,不僅要推動實體消費,還應重視美術品線上交易,通過網絡平臺來縮短生產經營者與消費者的距離、增進交往,擴大消費群體,實現遠程貿易。藝術區美術產業的重構對生產者、經營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提升自身藝術素養和文化內涵,增強藝術品經營運作意識,不僅使產品與服務均做到多層次、差異化,避免“撞衫”,還從根本上滿足國內消費者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引領帶動藝術品消費。[3]

(二)兩手抓

內引外聯並重,綜合施策,從根本上改變“大芬型”藝術區的產業格局。

1、請進來。請進來是邀請國內特別是本區域的知名美術家、藝術品經營機構進駐藝術區,如大芬村應聘請珠三角地區的藝術創作、經營管理的高層次人才到大芬村,為藝術區的發展獻計獻策,共謀發展大計,將大芬村建設成為嶺南文化藝術之窗。不僅使藝術創作型人才在大芬村產業鏈條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而且要吸引國內外具有較強經營管理能力的藝術市場人才,助力於大芬村的美術產業發展。

以上是請進來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吸引海外藝術家、設計師、經紀人,特別是那些有意願在中國謀求發展的高水平人才入駐大芬村等藝術區,增強國際合作,將油畫原創作品及複製品推向不同層級的藝術市場。

主動與國內外畫廊、藝術品博覽會、藝術品拍賣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使這類藝術區的美術產業與藝術市場的融合進一步加深,實現共贏。從2004年舉辦至今的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已經吸引北京、浙江、山東乃至新疆等國內多個省市的藝術機構參與,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參展商的數量也開始增加,為深圳與海內文化交流、貿易活動的展開搭建了良好平臺。 2017年4月,大芬村還與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實現合作,深圳文交所設立“大芬村原創藝術專板”,為原創畫師藝術品提供線上託管交易,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市場空間,豐富了大芬村的經營業態。

2、走出去。為更好地適應海外市場的變化,需在維護以往外銷市場的基礎上對其進行細分,做到精準投放,加強供給側改革,服務特定消費群體,改變粗放型外銷模式。與此同時,響應國家“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不僅向歐美髮達國家輸送外銷畫及相關藝術衍生品,還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設立藝術品營銷機構和美術產業的海外加工點,學習海爾、華為等企業在海外市場的開拓經驗,走出大芬、海滄等美術產業園區自身的發展道路。在這方面,蘇州鎮湖區的蘇繡生產、經營已有了積極的拓展,蘇繡加工點已分佈到了朝鮮、越南等經濟欠發達地區,甚至在非洲也有蘇繡的代工點,近年來“朝鮮繡”“越南繡”“非洲繡”出現在國內外市場上,相應的技術培訓、文化交流不斷跟進,儘管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蘇繡在本土的傳承與發展,但對中國傳統工藝及其所承載的傳統文化走出去,無疑將起到積極作用,符合國家倡導的“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發展戰略。而與蘇州相比,曾作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廣州、泉州更擁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可以藉助“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契機為“大芬型”藝術區的產業發展創造條件,使更多的中國藝術品及藝術衍生品走出去,擴大藝術區的社會影響力。近幾年,深圳大芬村已在“走出去”方面進行了初步的探索。2015年初,大芬油畫村品牌形象首次登陸美國,有關人員參加了位於美國加州首府薩克拉門市“天下華燈嘉年華”的展銷活動;2017年1月6日-17日,“第五屆全國(大芬)中青年油畫展暨全國中青年油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展出了近五年大芬中青年畫家創作的優秀作品,這些活動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大芬油畫村的影響力。

在為“大芬型”藝術區美術產業重構謀篇佈局的同時,還需認識到,其發展應從現有從業人員實際狀況出發,並非一味向798、宋莊等藝術區“靠攏”,將打造原創藝術作為目標。目前,“大芬型”藝術區從業者中畫工所佔比重最大,雖然其中的“85後”“90後”較之上一代畫工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大多未接受過繪畫基礎培訓和相應的專業教育,主要在作坊中通過臨摹學習油畫技法。[4]因此,要從改善基層畫工的藝術素質入手,改變藝術區從業者構成,進而通過“走出去”凝聚力量,提升品質。目前,大芬村管理部門每年定期組織畫家外出採風,促使其開闊視野,提高藝術素養。還有少數畫師已走出國門,進入海外美術館、博物館觀摩藝術大師的名作。[v]提升畫工、畫師綜合素質,對重塑“大芬型”藝術區從業者形象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註釋:

[1] 殷雙喜:《複製性藝術與深圳文化產業——關於大芬油畫村的一些思考》,《中國美術》2011年第2期,第9頁。

[2] 戴婷婷:《廈門海滄油畫村發展現狀調查》,《中國美術研究》2015年第1期,第128頁。

[3]2017《十三五文化發展改革規劃》中提出將“著力推動文化產業優化升級,發展骨幹文化企業和創意文化企業,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擴大和引導文化消費,使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4] 胡軍玲:《轉型後的大芬村——2008年金融危機後大芬村調查》,《中國藝術市場生態報告第二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5年,第357頁。

[5] 如大芬油畫村畫師趙小勇已前往荷蘭、法國等地,欣賞梵高作品真跡,探訪梵高生活、創作的遺蹟。詳見餘海波、余天琦:《中國梵高》紀錄片。

本文根據作者吳明娣在2017年5月9日舉辦的“中國(大芬)國際美術與產業發展論壇”上所做發言完善形成,後收錄在《時代的藝術:大芬美術與產業的升級和蛻變》一書。

更多內容盡在[雅昌吳明娣專欄]

吳明娣簡介

1964年生,出生於江蘇睢寧。1979年9月至1982年7月在江蘇省宜興陶瓷工業學校陶瓷美術專業學習,畢業後在宜興紅旗陶瓷廠工作3年。1985年考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史論系,本科畢業當年考上本系碩士研究生,師從古陶瓷專家葉喆民先生,學習中國陶瓷史。1992年碩士畢業後任教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1998年9月至2002年7月師從李福順教授攻讀中國美術史方向博士學位。曾任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藝術設計系副主任、漢藏佛教美術研究所副所長。現為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教育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首都師範大學優秀教師、燕京青年學者。

戴婷婷(首都師範大學 美術學博士生)

雅昌专栏|吴明娣&戴婷婷:重构再生——“大芬型”自发聚集艺术区的维新之道(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