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商學院副校長王華:學習技術管理是中資車企走出去下一步

里昂商學院副校長王華:學習技術管理是中資車企走出去下一步

2018年6月18日-6月20日,第十二屆中國企業全球化國際高峰論壇在上海舉行,會議間隙,中國全球化協會(CGA)會議主席、法國里昂商學院副校長王華教授接受了晨哨併購專訪。

王華教授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的一大契機,此前企業海外併購多以獲取技術為首要目的,接下來更重要的是學習國外企業的技術管理體系;是否具備轉型文化和驅動轉型的核心人才是企業從傳統車企向智能汽車轉型的關鍵,由汽車企業自身驅動的智能化佈局將走得更紮實;放開外商持股合資汽車公司比例不會成為大問題,歷史發展經驗證明,更多的開放將促進我國汽車產業發展。

王教授還是中國«21世紀經濟報道»汽車研究院特聘顧問,以及國際汽車產業研究組織Gepisa(全球最大的經濟管理類汽車產業研究組織)的核心研究成員之一。

里昂商學院副校長王華:學習技術管理是中資車企走出去下一步

以下是本次採訪的主要內容:

晨哨併購:您覺得“一帶一路”倡議對中資汽車企業海外發展會帶來哪些不一樣的因素?

王華:“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汽車行業發展的一大契機,但其中存在一個兩難的問題。從產權較角度,可以把汽車企業分為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從當前統計數據來看,我國汽車企業走出去主流為民營企業。對於國有企業,可以借“一帶一路”東風快速實現走出去。但是在操作層面,大型國有汽車集團是否具備成熟的國家化戰略還有待考驗。對於民營企業,國家應該給予企業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此外,從海外跨國公司來看,日系汽車已經具有完備的體系,我國汽車想要進入具有很大的難度,唯一的出路是歐系,當歐系汽車產業走向國際化的時候,對於我國汽車零部件企業是一個很大的機會,中國企業可以輸出其強大的產能和低成本的設計能力。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來看,對於沒有汽車產業保護的國家,應該以出口為導向,唯一的制約因素是經濟水平。對於有汽車產業壁壘的國家,更多的應該通過CKD(全散件組裝)、SKD(半散件組裝)以及合資建廠的形式來進入該國市場。

晨哨併購:您如何評價吉利在馬來西亞的收購?

王華:對於汽車企業走出去,吉利的表現最為突出,從收購沃爾沃開始便開始了後來一些列海外佈局。對於吉利在馬來西亞的收購,我們可以看到馬來西亞作為人口大國,經濟活躍度很高,吉利收購寶騰汽車,是通過馬來西亞挺進東南亞市場的重要步驟。吉利此前在馬來西亞多以整車出口的形式出現,承受高昂的關稅成本。收購寶騰是其繞開關稅壁壘的重要舉措。吉利此前曾在多個國家進行佈局,其中在俄羅斯地區,因當地市場的複雜程度而受挫,所以吉利將重心回到了東南亞地區。最後從品牌角度,收購寶騰後,逐漸將原本日系的供應鏈替換為吉利的供應鏈。在未來新產品方面,將會有更多吉利品牌的輸出,對於老款車可能沒有太多話語權的吉利對於新款車可能會有更多話語權。寶騰汽車在當地市場佔有相當的份額藉助寶騰,吉利可以打造目前已經擁有的諸如凌克等品牌。此前吉利在海外一直採用代工廠形式進行零部件的組裝,至多是小股份的參與。此次收購馬來西亞寶騰,可以使其掌握控制權,使汽車生產達到更高的品質,從而享受更多利潤分成。

晨哨併購:作為汽車行業專家,您認為放開汽車合資公司外商持股限制將對我國本土汽車企業發展和走出去產生什麼影響?

王華:我們應該從三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首先是從歷史縱軸角度。實際上,第一波“狼來了”可以追溯到我國加入WTO的時代,當時有大量文章對此進行了探討。當時探討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外資大量湧入將會多大程度地對當時相對脆弱的民族汽車產業帶來衝擊。但是今天來看,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已經得到了驗證。隨著外資進入以後,中國的汽車產業還是達到了非常積極的發展,已經連續四五年位居汽車產量大國,後面就有了汽車強國的討論。

其次是國家發展戰略角度來看為什麼選擇在當前這個時間節點宣佈放開股比限制。正如幾年前我國新能源汽車戰略的啟動,如果我們的汽車人能夠站在國家戰略的角度來看待自身問題,那麼前瞻性將會更好。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戰略的背後深層次的原因其實是基於我國能源安全的考量,從石油轉向新能源,降低對石油進口的依賴。今天選擇放開汽車股比限制,不是一個產業問題,也是一個國家戰略問題。中國從2016年開始,隨著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的加快,導致了大量資本流出,我國外匯儲備發生了結構性變化。此次我國放開合資汽車公司外資持股限制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中國要進一步加大外資進入中國,這是中國從走出去到引進來的一個升級的過程。

最後從汽車產業本身來看,此次股比放開對我國汽車行業發展帶來的影響。一個是競爭的問題,認為這會對我國汽車產業帶來更激烈的競爭。一個是核心技術的問題,因為此前我們主要是通過合資公司進行市場換技術。我認為這兩個問題都不會成為大問題。因為我國汽車市場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汽車的品牌數和企業數都是世界第一。此外,我們不應該把競爭侷限於中資企業與外資企業的競爭,實際上,中資企業之間的競爭不亞於中資企業與外資企業的競爭,更何況還有來自互聯網造車、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實際上,國內汽車企業數量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出現了大量增長,每個企業都在各自的細分領域去獲得獲得自己的市場價值。第二塊是技術的問題,從外方知識產權保護的角度,技術壁壘的存在是外方已經做好的設置,單純地但為了保護技術而保護技術的意義不大。中國的巨大的市場吸引了是能夠把技術商業化的價值所在。當幾年前第一波新能源汽車產生的時候,中國沒有技術儲備,實際上還是外資企業通過銷售獲利,連在中國進行本土化生產都沒有涉及。從這個角度來講,放開股比限制對於系能源汽車,不光是瞄準特斯拉這樣的巨頭,對於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能夠快速地進入中國,在中國打造一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反倒是一個機會。總體來看,我對股比放開更多的是一個樂觀派的態度。

晨哨併購:智能化已成為當前企業發展的一大趨勢,您對當前傳統中國汽車企業轉型有什麼建議?

王華:傳統中國汽車企業在轉型過程中,最因該關注的是轉型速度以及是否具備相應的轉型文化。從傳統汽車向智能汽車轉變,不是過往的從機械化到電子化,而是從機械化轉向智能化,不是簡單的技術升級,而是根本基因的調整。在這個過程中,傳統汽車和智能汽車以誰為主導,將是汽車產業面臨的一大問題。主導的背後不是誰吞併誰,而是互相融合。在這個轉化的過程中,企業擁有驅動變化的核心人才將是制勝法寶。

晨哨併購:.您如何評價中國汽車企業在智能駕駛領域的佈局?

王華:將汽車的智能化和新能源化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國家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在大量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情況下,發生了大量的騙補行為。但從當前我國智能化汽車來看,多為企業自身驅動的,這樣發展起來反倒更快,走得更為紮實。此外,我們還應該關注智能汽車領域有關法規和出行文明等問題。

晨哨併購:您認為中國汽車企業通過走出去實現產業升級最值得關注的問題還有哪些?

王華:當前我國中國汽車產業在整車領域高版本的國際化其實是鳳毛麟角,還處在非常初級的狀況,而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通過海外併購獲取先進技術的佔據了主流。展望未來,中國汽車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除了獲取技術,更多的是應該學習被併購企業的技術管理體系,這才是真正的軟實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