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範大學新疆籍學生返鄉支教送上「別樣暑假」

新華網烏魯木齊7月26日電(記者白佳麗)華東師範大學10名學生與兩名帶隊老師,跨越4000公里,暑期來到新疆哈密市馬場村,開辦為期10天的“同心同語同行——新疆少數民族兒童國家通用語言夏令營”,為村裡孩子們送上“別樣暑假”。

2015級本科生古麗米熱·阿爾肯是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學系的學生,她的家鄉就在馬場村。古麗米熱上大學以來,每次寒暑假都會在馬場村村委會開班,為家鄉孩子講授語文、數學、英語。

古麗米熱說,考上大學後,她想為家鄉做點什麼,就主動向新疆“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駐村工作隊提出利用假期為孩子們講課。這個想法得到駐村工作隊的支持,“古麗米熱老師的課堂”辦起來了。

華東師範大學新疆籍學生返鄉支教送上“別樣暑假”

古麗米熱正在教孩子做手工

村裡的孩子都喜歡這位從上海回來的大姐姐,覺得她親切、友善,講課有趣。今年暑假前,古麗米熱就接到小朋友家長的電話:“古麗米熱老師,這個假期你還來講課嗎?”

不久前,古麗米熱如約回到家鄉,還帶來了自己的同學。前來支教的華東師範大學10名學生,大多來自新疆,分別學習教育技術學、教育管理學、學前教育學、特殊教育學等專業。

華東師範大學新疆籍學生返鄉支教送上“別樣暑假”

專心聽講的孩子

 

村裡近百名3年級到6年級兒童被分成小、中、大三個班級,支教志願者把精心準備的課程認真教授給孩子們。

支教期間,志願者住在古麗米熱家中,當鄰居問起來,古麗米熱的爸爸向他們熱情地介紹:“這都是我的孩子!”

此次夏令營聚焦提升小學階段兒童國家通用語言閱讀素養,開設了文學、科學、自然趣味課程,還辦起演講、朗誦、合唱、書法等興趣班,為鄉村孩子帶來新鮮的學習體驗。

支教志願者帶來的VR教學設備大受歡迎,孩子們爭先恐後戴上VR眼鏡,或者“飛”上太空、“鑽”入地心,或者“走進”人體內部,接觸到大量有趣的自然科學知識。

華東師範大學新疆籍學生返鄉支教送上“別樣暑假”

孩子們正在體驗VR教學設備

 

“本次夏令營還探索了開展線上‘雲支教’的可能性。”古麗米熱說。志願者詳細考察了當地小學、家庭的移動終端、無線網絡等基礎設施,瞭解了學生及家長的看法,希望今後將線下課程與線上“雲教學”相結合,讓更多兒童受益。

此次夏令營受益的還包括支教志願者。大學生們不僅通過回鄉支教了解了家鄉基層教育發展現狀,還在實踐中提升了教學能力,增強了信心。

教育管理學系大二學生古麗米拉說:“這次夏令營我學會了寫教案和授課,對小朋友也更加耐心了,對於課堂的把控也進步了很多。”

“這是我第一次自己上課,一共上了9堂,有幾堂上得特別好,小朋友聽得很認真,回答問題也積極,這讓我很有成就感。”特殊教育學系大二學生姣勒杜斯說。

教育信息技術學系大一學生魏一表示,支教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給孩子們帶來更多可能性,“10天時間很短,但讓我確定了我是熱愛教育工作的,教書育人帶來的收穫感無可比擬。”

華東師範大學新疆籍學生返鄉支教送上“別樣暑假”

志願者正在為孩子們講課

志願者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也發現了自身的差距。教育康復學系大二學生買買提力說:“很高興能被孩子們喜歡,但感覺自己準備還不充分,教學技能還需提高,今後應更加努力學習,更加用心備課,成為一名好老師!”

在閉營式上,馬場村的孩子將10天以來學到的朗誦、演講、合唱、舞蹈展現在家長、老師面前。馬場村第一書記牙合甫·吐哈西與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黨委副書記沈曄,共同為“華東師範大學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揭牌,將來,會有更多華東師範大學的學子踏上這片土地,為孩子們帶來更多“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