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一下就能出發,爲什麼還要買車

滴滴一下就能出發,為什麼還要買車

對於城市裡的人來說,有了滴滴打車,使我們的出行更為便捷。乘公共交通雖然省錢,卻免不了要等車,轉車,擁擠,讓座,不小心坐過站,繞路,中間站點停靠等待等待。當行李較多以及趕時間情況,便不適合坐公交了。那麼這個時候就選擇出租車,坐出租車同樣需要提著行李去路邊等車攔車,碰到偏僻路段以及上下班高峰期往往打車難,司機交班時間段更是可能打不到車,還會有部分不良司機宰客現象等。(當然出租車狹義上也是公共交通)

滴滴只需提前幾分鐘叫車即可。隨時可上門接客,系統自動收費,導航,不像出租車那麼方便宰客。打車系統自帶投訴功能。當然,自己開車也很方便,但也經常會碰到找停車位難,停車費貴,偶爾還有碰到事故糾紛,違規罰款等。坐滴滴這些麻煩事情,基本免除,還配送一個司機。

滴滴費用平均每天按80元算,每年按300天算,這個量對於大多人來說已經足夠了。這樣一年算下來24000元。

自己開車。我們按保費5000元+稅費300元+油費5000元+停車費15000+保養費2000元,那麼一年總共27300元。

滴滴一下就能出發,為什麼還要買車

長沙滴滴打車計費

滴滴一下就能出發,為什麼還要買車

這麼比較下來,滴滴有明顯的優勢。當然雖然有優勢,但只限於城市,如果你想遠郊遊玩,打車可能就比較困難了。出遠門,自駕和滴滴順風車各有不足,一般都是火車飛機包括高鐵。

可是為什麼還要很多人熱衷買車呢?至少我身邊的人大多數是這麼認為的,他們覺得年輕人理所當然要學車,買車的。有錢要買,沒錢努力掙錢也要買。買車甚至是很多年輕人所追求的人生目標。可是這種目標意義到底有多大呢。沒有滴滴打車之前,大家說,買車才方便。可是如今打車已經很方便了,剩下的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面子了吧!當然有些人會說我是喜歡玩車,可是會有多少成年人需要拿一個真正的汽車來當玩具呢?

中國人大都習慣以物量人(以為物質財富來衡量一個是否有才能)。所以很多人需要一個車,特別是好車豪車來填補自信,說到底是自卑的表現。還有些人經常需要和他人有生意上的交際,所以需要一輛好車來裝點門面。這就是中國一大特色——先看面子,再看裡子。沒有面子,就沒裡子。看到裡子,沒有面子,不信裡子。

滴滴一下就能出發,為什麼還要買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