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房价暴跌会怎样?

我一直想问一个问题,

房价已经这么高了,现在买房到底是不是时机?

朋友给我的回答很实在,

得买吧,不然住哪呢?

如果房价暴跌会怎样?

前几天跟老程几个在丽新路附近喝酒打屁,喝的云山雾罩之后打车回家。

快车停稳我还没来及拉开车门,中年司机就下车跟我连声道歉,对不起,等我两分钟,上个厕所,等他满头大汗从酒店出来仍然不住道歉。

利落开车启程,车上还在跟我解释,前列腺毛病憋不住尿,对不起啊,我说没事,你是专职跑滴滴?他说:“兼职,白天上班,晚上出来跑车。”

“看你这岁数真够拼的啊!”我有点没话找话的说,他瞅着后视镜边变道边说:“钱不好赚,不想门多挣点钱儿子结婚咋弄,房啊,买不起还得买。”

我问你儿子多大了?他说31了,接着抱怨说:“谈了个对象,要结婚,对方要房,儿子又不争气,整天吃吃喝喝就知道花钱,想买房还不是得指望他老子!妈的!现在洛阳这房价涨的太离谱,政府也不管,如果把房价往下一降,我也不用天天跟奔命一样了!”

我对他倒是有几分同情,安慰他:“都不容易,现在为了买房,都郁闷的要命!”他倒是呵呵一笑:“郁闷?有钱人才郁闷的起,像我,可真没时间郁闷!行了,师傅你到地了,我还得赶紧接下一单!麻烦给个五星,谢谢啊!”

下车以后,好评点赞完了,突然对这位司机颇有感慨,倔强的个性让他可能一直都是生活的强者,但面对遥不可及的房价,他能做的,也只能是抱怨之后继续努力。

有人不禁会问,对啊,那政府为什么不想办法把房价打压下去呢?老百姓的呼声他们难道不知道么?这问题有点老生常谈,各种说法都有,此处也不再重复,我说个事,这事可能跟这个问题有些关系。

香港,这个国际型都市,一直以来被冠以“东方明珠”的美誉,1997年回归祖国怀抱之后,经济稳步增长,但提到房价,这个完美的像瓷娃娃一样的城市似乎也有难言之隐。

如果房价暴跌会怎样?

在香港,市民认为房价必须这么高

相比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香港一直遥遥领先,房屋单价位居世界第一,各项地产价格数据完胜东京、纽约还有北京等城市,高到什么程度呢,一个车位能卖600万元。整个香港的房屋均价目前是22-30万/平米,这是均价可不是最贵的豪宅区。

香港经济好、人多、地少,是普通人认为香港房价高的重要原因,然而真的是这样么?曾几何时,香港高房价引发民愤铺天盖地,媒体声讨高房价摧毁香港人的理想,压制香港经济,没房的人在骂,有房的人也在骂,和那位滴滴快车司机的抱怨如出一辙。

八万五公屋计划

作为首任特首,董先生认为应该解决港人置业问题,想让全港市民安居乐业,于是雄心勃勃的提出了:

1.每年兴建的公营和私营房屋单位不少于八万五千个

2.十年内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

3.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缩短至三年

十年内,让全香港的人买得起房,这是不是一个好政策?然而当这一大批廉价公屋入市,瞬间摧毁了市场,香港楼价应声跳水,一路走跌,六年跌了七成,扛不住之后陆续有人因为房屋被银行没收拍卖而自杀,在当时的香港负资产者数以十万计,不仅自己拿来当首付得一辈子积蓄没了,还倒欠银行几百万,以后一辈子都在还债的阴影中,自杀就成为不少人唯一的出路。

如果房价暴跌会怎样?

此时,香港人才发现,他们要的不是便宜房子,这么说吧,持有大量房子的人不希望房价下跌,持有一套房子的人也不希望房价下跌,甚至只持有一套40平小房子的人也不希望房价下跌,因为房价下跌代表着自己的资产大幅缩水,只有彻底的无房者才会支持房价下跌,但干了一辈子连一套最小户型的房子都没有的人又有几个呢?于是,香港街头爆发大游行,抗议房价下跌,要求港府救市,让房价上涨成了最大的政治正确,董先生仰天长叹,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黯然离场。

事讲完,对这位快车司机我是尊敬的,因为只要是靠辛勤劳动去创造生活的人都值得尊敬,关于房价高我不予置评,套用老程劝我买房的一句话,房价存在即合理,抱怨管蛋用,不管在深圳还是在洛阳,要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财力去尽可能买最好的房子,基于两点理由,一、真正改善自己和家人的居住环境,这点最关键。二、在未来20年之内,你所买的房子应该是你最可靠的投资。

老程这话我一直记着,说的有些绝对,但推心置腹,十五年前他就开始不停的倒腾房子,现在深圳坐拥几处房产,身价已过千万,只是不修边幅,走大街上跟个民工一样,活的倒是自在,记得那谁不是说,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不想干什么就可以不干什么,我曾弱弱的回复老程说,我真不想买房,他不耐烦的回了句,随便,傻D!

......

觉得有用可以转发到朋友圈,捎给更多迷茫的买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