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张高精地图即将发布,赋予自动驾驶车辆“眼睛”

首张高精地图即将发布,赋予自动驾驶车辆“眼睛”

文 | 利荣

来自新智驾(AI-Drive)的报道

高精度地图,重点在“高精”二字上,谁能率先发布第一张高精度地图,谁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实际上,制作一张地图仅仅占了高精度地图10%的工作量,而剩下90%工作量都是在不断更新地图。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宽凳科技已经突破了高精度地图行业瓶颈,通过自主研发的纯视觉技术方案+众包的模式取代激光雷达,即将发布中国第一张高精度地图。

宽凳科技定位于众包高精度地图公司,通过众包高精度地图商业模式和云端平台为自动驾驶提供完整的数据服务。所谓众包模式,即通过与汽车厂商合作,车辆在使用地图的同时也将实时反馈道路信息数据,以此建立新的地图模型,路况出现任何变化均可以立刻完成更新。

新智驾了解到,车辆的摄像头传感器成为宽凳科技的数据采集来源,一方面是给车辆提供定位服务,另一方面路上行驶的车辆会不断反馈优化地图数据更新的结果,从而形成技术上良性循环的双赢结果。

单目摄像头的高精度地图

据悉,现在很多应用于自动驾驶的地图都沿袭了传统标清地图的制作模式,派采集车去沿街采集数据,无法实现实时更新,也很难适应自动驾驶的发展。

而在宽凳科技创始人兼CEO刘骏眼中,目前唯一能够实现更新的方案就是众包,“用车队画一条路和建立一张全国道路网完全是两码事,毕竟靠公司自己车队采集或者通过购买等渠道获得的数据,不可能覆盖所有行驶场景,现阶段,最大的物联网采集地图车队也就拥有100多辆车,一旦通过众包的形式,公司将获得百万甚至千万级的车辆道路数据,可以想象这当中形成的数量级之差”。

刘骏表示,团队已经完成了全北京的高精度地图的生产采集和制作,今年将推出全国首张量产的高精度地图,希望未来一年内完成一百座城市以及一百万公里高精度地图的制作。

如下图所展示的一样,可以看到每一个灯杆、路牌、车道线的起终点都进行了详细的制作,每一条车道线都有对应的属性,在属性发生变化时,会自动更新属性,刘骏接着说道。

首张高精地图即将发布,赋予自动驾驶车辆“眼睛”
首张高精地图即将发布,赋予自动驾驶车辆“眼睛”

*重庆黄桷湾高精度地图

宽凳科技运用纯视觉采集方式,在采集过程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完成车线识别、特征点提取、构建车道的网络拓扑以及制作各种地物(人行横道、标线、交通标志)等,然后利用AI深度学习、图像识别、三维视觉等技术处理大量采集照片,将其中重要的数据提取出来并归类,并把二维的图像建成三维的模型来解决数据量和数据存储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宽凳科技目前的高精度地图采集设备只是一个单目摄像头。至于为什么没有采用激光雷达等更高端的设备,刘骏对新智驾解释道,整车厂对成本的控制非常严格,价格高昂的激光雷达产品车企也很难承担,而且,纯图像方案相较传感器融合更容易实现自动化,可减少人工,提高地图采集效率。

有了高精度地图,怎么保证做出来的地图是精准的呢?

宽凳有一个功能非常完善的自动化生产平台,验证精度的方式是把制作出来的三维地图要素反向投影到地图的二维平面上,根据地图本身拍照所在的位置,可以看到制作出的地图要素,因为它是三维到二维的反向投影,前后帧也都落在正确的位置上,刘骏说道。

高精度地图和自动驾驶车辆的精确结合

在自动驾驶领域,高精度地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不同的自动驾驶等级所需要的高精度地图(精度、地图要素等)不尽相同,所以高精度地图之于高度自动驾驶可谓是“眼睛”一样的存在。

刘骏对新智驾道:“高精度地图能提前判断位置信息,精确规划行驶路线,在摄像头看不清或雷达检测不到的地方,可以实时反馈数据,还能准确识别交通标志、标线等上百种目标,提前做出准确判断和决策。”

刘骏表示,对于一般的传感器而言,尽量较少地提供冗余数据(主要是考虑到芯片的处理数据速度),而高精度地图可以提供冗余,当同一个数据有多个数据来源时,可以校验其他传感器数据的可信度,提高整个系统的准确度。

目前国外已有Google、Here、Mobileye等企业涉足高精度地图市场,同时,还有不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企业和自动驾驶汽车公司也进军该领域。在国内,百度、阿里系的高德、腾讯系的四维图新也都将高精度地图作为未来的工作重心之一。

不难看出,众多企业都在深耕高精度地图,那它和自动驾驶汽车是如何结合的?

其实就是地图控制器的概念,地图控制器获取车上摄像头以及其他传感器的信号后,将各种信号整合在一起,然后结合地图实现自定位,以及车道级的导航功能,同时利用T-box通讯模块,从地图的云端获取在线的地图和实时更新的地图信息,接着工作人员把需要的地图信息构成一个个存储单元,最后存储单元和自动驾驶的ECO通过数据为自动驾驶提供精确支持。

对于未来高精度地图发展趋势,刘骏表示,将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构成一个多级精度并实时更新的数据融合体,此外在汽车安全冗余方面,构建工序、存储表达以及传输接口等方面的标准化要引起重视。【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