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古八大姓氏,至今已经分出几千家

现在的子女大都随父姓,但是姓这个字却是由女人而来。在母系社会里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族群和血缘是来源于女性的,姓自然也是跟随母姓。著名的上古八大姓姬、姒、姜、嬴、妘、妫、姚、妊,全部是女字旁,是从母系氏族流传下来的。一个部落源于同一个女性始祖,这个部落便共有一个姓。

中国上古八大姓氏,至今已经分出几千家

“姓”“氏”本不同

在先秦时代,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随着部落的发展和人口的繁衍,同姓的人们又分成了几个部落,这些部落的命名便称为氏。奴隶社会的贵族有土地、官职、特长或谥号,所以就用封地官职特长或谥号为氏。比如黄帝姓公孙(一说姓姬),在轩辕之丘长大,所以叫轩辕氏。炎帝姓姜,善事农桑所以号神农氏。

中国上古八大姓氏,至今已经分出几千家

中国上古八大姓氏,至今已经分出几千家

周武王灭商朝,大肆分封诸侯王,其中姬姓便有四十国,其他异性的31国。这些诸侯王也一次分封土地给他们的同姓或异姓子民,导致氏越来越多,比如秦始皇嬴政,祖先姓赢,原本被分封到赵地,所以嬴政为赵氏,与当时的赵国本是同宗,后赵国有一人因功被赐予秦地,才有了秦国。但是依旧沿用嬴姓赵氏。

中国上古八大姓氏,至今已经分出几千家

自汉代以后,姓氏已经合二为一,姓便是氏,氏便是姓。现在的很多姓氏追本溯源都可以追到先秦时期的上古的姓。 比如,赵、李都出自嬴姓,钱姓出自周朝一个管钱的官职,郑、王都出自姬姓分封而来。

命途多舛的姓氏

当然因为逃命、避讳、赐姓也产生了很多的姓氏。李姓本是嬴姓理氏。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到伏牛山区的伊河流域,靠吃木子充饥,才得以活命,为感谢“木子”保命之功,又因理、李同音之故,遂改姓李氏。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因“姬”和“基”读音相同,于是姬姓被强制改为周姓。乔本是出自姬姓,原为桥,东汉太尉桥玄的后代桥勤投奔宇文泰建立的西魏,一天,宇文泰心血来潮,叫桥勤去掉桥的木字边,变成乔,取“乔”的高远之意。桥勤不敢不从,从此改桥为乔,世代相传下去。其实追本溯源还蛮有意思的,不同姓的人的祖先可能是仇人,也可能是朋友,更有可能是同宗同祖。

中国上古八大姓氏,至今已经分出几千家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很多少数民族也因为历史原因改为汉姓。孝文帝时,以拓跋姓为北魏皇族宗室之长门,故改姓为长孙氏。孝文帝迁都洛阳,下令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把籍贯改为河南洛阳,姓氏改为汉姓,可频氏改为王氏。清朝皇族爱新觉罗氏失去了尊贵地位,他们纷纷改姓赵、刘、金三姓。所以,翻一下家谱没准能发现自己是皇族后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