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新区:主导产业强势崛起 千亿级集群雏形初现

江北新区:主导产业强势崛起 千亿级集群雏形初现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作为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而产业培育关键在于产业链的打造,关键在于龙头企业的培育。龙头企业越多,产业链就越丰富,产业的带动性就越强,产业集群辐射力就越大。

  三年来,江北新区紧扣“4+2”现代产业体系,聚焦“ 两城一中心”建设,围绕培育壮大世界级产业集群目标,全力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三大千亿级产业以及新金融产业。目前,新区已经引进了台积电、“长春华普”、博郡新能源汽车等龙头和引领性企业,一个全产业链正在新区迅速形成。2017 年新区131 个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89 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1450 亿元,增长29% ;地区生产总值达1030 亿,增速9.5% ,居全市第一。江北新区正以争创“全市最优、全省一流、全国前列”的目标定位,努力走 在高质量发展前列。

“项目为王”马不停蹄忙招商 平均每天落户企业 50 余家

  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江北新区自获批以来始终秉持“ 项目为王”理念,把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抢抓重大战略机遇,重抓产业项目招引,狠抓产业项目推进,新区上下形成了一切围绕项目抢抓发展的浓厚氛围。

  2017 年“金洽会”期间,江北新区共签约39 个项目,总投资额约1390 亿元,项目总数和投资总额均居全市前列,为新区快速发展注入强大引擎。新区此次引进的大多是拥有前沿技术的新兴产业项目,将带动新一轮的产业集聚。全年累计引进外资项目54 个,总投资近30 亿美元,为新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新动力。

  据统计,2017 年,新区平均每个工作日便落户企业50 余家,全年新登记企业超过1 万家,新增注册资本达1082 亿元。

  漂亮“ 成绩单 ”的背后是江北新区过去一年“马不停蹄”的招商引资。在江北新区你几乎看不到新区招商人员的身影,因为他们不是在外出招商就是在招商的路上。匆匆喝口水,招商人员就立马赶往海内外各地,拜访企业、协商洽谈,忙得不可开交。这是他们近年来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新区招商铁军的缩影。三年来,新区瞄准世界500 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探索平台招商、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等方式,借助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江苏发展大会、金洽会等重大活动平台,举办中法产业合作交流会、中德智能制造企业家大会等重要活动,赴欧美、港澳台等重点地区开展招商选资。

  通过招商人员的一趟趟上门、一个个电话、一次次对接,终于换来了收获,一大批带动能力强与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在新区“ 落地开花”,一大批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纷纷落地新区。

  2017 年10 月20 日,江北新区国际创客中心一期暨中欧迷你硅谷创新中心正式开园。落户在此的每家企业占用的空间都很“迷你”,有的甚至只有两三张桌子,没有显眼的门头招牌,门口张贴的海报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企业的核心技术和项目。据了解,为了签成这笔“大单”,新区加大招商引资和引智力度,由江北新区领导亲自带队赴美国硅谷举办“南京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产业推介和创业交流会”,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对南京及江北新区的独特优势、产业体系以及全面优惠政策进行推介,同时通过宣传片介绍了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的江北新区。

  “‘ 中欧迷你硅谷创新中心’开园后,针对外国人来华创业‘水土不服’ 的问题,比如文化差异、人员招聘等痛点,新区通过技术转让形式,引进海外尤其是欧洲的创新资源,实现多边共赢。简而言之,海外创客只要带着技术过来,市场拓展、人力、资金、办公场所、住宿等所有技术之外的问题,都由新区处理。”新区经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Alexander·Pahlett 是瑞典 Ele—ments Global 公司的运营主管。该公司携6项创新技术落户园区。这些技术都与装配式建筑相关,有一种高新环保涂料甚至可适应750℃高温。“我们只需要把技术带过来,这边出资金、人力和开拓市场,这种模式对我们而言实在太方便了。”

  “不管是对在美华侨、留美学子, 还是对外国友人、海外公司,江北新区的优惠政策及创新技术环境都将会敞开大门,期待为优秀的科技创新公司服务。”江北新区管委会科技创新局工作组负责人说。

  与Elements Global 公司一样被吸引过来的,还有29 个欧洲创客团队。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Prof. Laszlo Szekely 教授,去年10 月带着其研发的血癌药物敏感性检测仪来到了园区。这种仪器可以为每位血癌患者提供一份“个性化”癌症药物治疗方案,时间只需3 天,在欧洲已获得CE Mark 认证。落户后,园区根据Prof.Laszlo Szekely 教授的需求,投资80 余万元为其建设实验室,并招聘了2 位助手。目前,经过牵线,该项目正与东大附属中大医院合作开展临床研究。 来自芬兰奥卢市的 Marko Hoynala 甚至正和妻子商量来江北新区定居。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主导产业明晰,龙头企业带动,是江北新区的特色和优势。发挥、利用好这些龙头企业的创新和技术研发优势,是提高整个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要诀’。”江北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从产业空白到集聚140 多家集成电路相关企业,让“芯片之城”已具雏形,江北新区用了3 年。2016 年3 月,江北新区引进了全球芯片制造 业“ 带头大哥”——台积电,台积电 12 英寸晶圆项目落户以来,已带动国内外100 多家集成电路上下游企业前来落户,构建了一个集芯片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为江北新区打造“ 芯片之城”奠定了基础。目前,新区已被正式列为省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地。

  ARM· LIMITED、费勉科技先进光源技术创新产业中心、新一代能源开发及智能化系统生产基地、军民融合应用总部示范基地、江北新区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不但技术领先,更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其中,世界知名集成电路设计 公 司 ARM 公 司 拟 用 5 年 时 间(2018 年—2022 年),在江北新区研创园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ARM 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和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ARM 中国创新教育中心。

  在生物医药方面,近年来,全球细胞治疗技术经历颠覆性突破,成功临床病例大幅增加、专利数不断上升,细胞治疗行业迎来爆发式发展,北上深等一线城市均把细胞治疗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2018 年6 月9 日上午,江北新区宣布建设中国细胞谷,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的开创性细胞疗法研发和运用基地。

  目前,江北新区正全力打造以生命健康产业为支撑的“基因之城”,已集聚相关企业700 多家、细胞治疗企业50 多家。中国细胞谷将创造百亿级产值,有望成为“基因之城”的重要增长极。

  位于江北新区的上汽浦口工厂是目前上汽集团乘用车生产基地里产能最大、工艺水平最先进的工厂之一。在新能源汽车方面,2017 年 10月,上汽集团有限公司浦口工厂的产能正式提升为 70JPH,即每小时能够生产70 辆车,创下国内汽车工厂的每小时产能之最。经过一年多的智能工厂打造,这家已经成立70 年的老牌车企在智能制造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 大家看到的是一辆辆车在移动,它们背后连接着26 台套核心系统,所有装备智能互联再加上后台大数据中心的智能决策,共同形成了我们的数字化智能工厂。”上汽信息系统部部长陈峻说:“如今,我们的不少车间都已是机器人唱主角。比如,涂装车间新增了70 多台机器人,自动化率达76%,喷涂、涂胶等环节已全面实现自动化操作。车身车间已有300 多台机器人,自动化率接近100%。总装生产线因为个性化要求比较多,暂时还不能以大量机器人取代工人,但经过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也有了极大提升。”

  以上汽乘用车浦口基地、中车南京浦镇公司等实力企业为代表,智能制造产业在江北新区已形成聚集。新区还专门设立了智能制造产业园,园区内现有企业500 余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16 家,南京首批智能工厂有30%分布在此。

江北新区:主导产业强势崛起 千亿级集群雏形初现

打好发展基金“组合拳”促进新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江北新区:主导产业强势崛起 千亿级集群雏形初现

  南京江北新区是长江中上游城市连通长三角的“咽喉”,也是中西部城市东进的“门户”。三年前,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南京江北新区,拉开了这一规划面积788 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新区建设的序幕,越来越多的人把这里看作是“江苏的浦东新区”。

  面对发展中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等短板,新区谋划进一步发展,聚焦芯片、基因两大产业,根据项目特点与融资需求,以国际化标准建设扬子江新金融集聚区。重点发展资产管理、产业基金、股权投资、风险投资和金融科技,吸引工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20 余家新金融机构,和华泰证券产业基金、盈科资本投资基金等70 余支基金集聚新区。打造具有强大资本吸纳能力、产融结合能力和创新转化能力的长三角“新金融中心”。

  2017 年,江北新区与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共同设立了南京江北新区发展基金,努力把江北新区打造成江苏未来创新的策源地、引领区、重要增长极。

  对于南京江北新区发展基金的创新点,江北新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将其比喻为“组合拳”:一是基金内容 的“组合拳”,江北新区发展基金既可以投基础设施,也可以投产业,这样“硬件”和“软件”结合有助于构建全新产城融合格局;二是运作模式“ 组合拳”,基金实缴出资 20 亿元,通过“母子基金+直投项目”,汇聚各种资本,整合各类资源,有望实现总规模200 亿元的目标。

  作为江北新区发展基金的管理人,盛世投资合伙人赵元奇告诉记者,通过在集成电路、通用航空和服务贸易等领域的重点投资,江北新区发展基金正在促进江北新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 爱飞客”是中航通飞整合中航工业旗下通用航空资源,打造通用航空运营业务“通用航空+创意产业(旅游+地产+文化产品等)+互联网”的新模式。赵元奇介绍,作为江北新区发展基金子基金“ 通航基金”的重点投资项目,“爱飞客”落地之后将促进江北新区通用航空产业集聚。

  据了解,目前江北新区的多只产业基金都在紧锣密鼓地设立和发起中。

  今年5 月19 日,江北新区正式对外宣布设立百亿元新金融发展基金和10 条新金融扶持政策,全力打造扬子江新金融中心。

  据介绍,新金融中心包括新银行、金融科技、区块链技术、互联网金融、智能财富管理等在内的全新金融服务。根据江北新区扬子江新金融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江北将构建融“融资+投资+保险”为一体的中央商务区升级版;以设立100 亿元规模的新区战略投资协同基金为契机,加速引进各类基金入驻,构建CBD 资产管理与证券化中心和创业创新基金小镇;建设8 幢超高层建筑组成的新金融中心一期项目、118 万平方米绿地金融中心、5 万平方米的金融创意街区,继续规划新金融国际会展中心。

  从金融企业落户奖励、办公用房支持、经济贡献奖励,到金融高端人才引进、金融项目创新支持、投资风险补偿,江北新区明确支持政策,形成全链条扶持政策体系,力争到“ 十三五”末,江北新金融中心集聚各类金融企业500 家以上,集聚各类金融资本规模超过5000 亿元,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企业100 家,围绕芯片、基因等未来主导产业集聚股权投资机构200 家。

  “我们欢迎更多的产业集聚落户江北新区,上至国家经济命脉,下至百姓柴米油盐,只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我们都支持。”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周金良表示。

  “到2020 年,江北新区将力争形成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生物医药3 个千亿级规模的产业集群,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引领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发挥探索、示范和引领作用,高水平促进宁镇扬同城化发展,全力打造南京、全省未来的创新策源地、引领区和重要增长极。”江北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