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不是药神》为什么结尾没有患者接程勇出狱

刚来头条,简单给大家打个招呼

Hello大家好,我是杨杨先生

——————————————————————

浅谈:《我不是药神》为什么结尾没有患者接程勇出狱

《我不是药神》是近期最火的一部电影,也有无数观众或影评专家对其进行点评。

如电影中出现的几次橘子的镜头

浅谈:《我不是药神》为什么结尾没有患者接程勇出狱

吕受益在第一次与程勇见面,以及最后与程勇见面都提到橘子,以及后面的黄毛,还有中间那场散伙饭的酒桌上,也摆放着橘子。

橘子,在当时的社会情况,机会是最廉价的水果,侧面反映吕受益这种长期患病治疗,充满危机的经济情况。第一次是,最后一次也是。

而出现在酒桌上的那一颗橘子,代表着众人通过假药挣钱之后,也并没有真正的大手大脚,利用这些钱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酒吧喝酒那次除外)

而黄毛最后流泪吃下的橘子,则是同事,朋友,病友之间的特殊情感交织而来,以及对程勇的失望。

OK,切入正题。

我们先说《我不是药神》在票房和口碑成功的两个因素

1.电影选题

电影最初的宣传是一部轻喜剧,并没有太多的体现出之后大家所看到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内容。

而核心内容借由观众之口传播,形成良好口碑,带动之后的票房和持续扩散的影响力。当然,更加不容忽视的是导演本身的实力以及演员的付出。

2.电影剧情

浅谈:《我不是药神》为什么结尾没有患者接程勇出狱

以轻喜剧主打如今快节奏社会的市场是切入点,整个剧情或者说主角“程勇”这个人物的升华,从跟黄毛的一句对话开始。

程勇:你是不是觉得我特失败?

黄毛:是

…………

黄毛:以前觉得是

的确,通过两次贩卖假药的过程,程勇从一个没能力挣钱,没上进心,对老婆家暴的社会底层,特别无用的人。成长到一个无私付出救助无数病患的英雄。

他完成了自我救赎和实现,短短的一百多分钟的镜头,我们看到了程勇的改变,也看到了我们希望得到的改变。这是除了电影现实意义之外对观众产生的冲击,与核心相辅相成,使电影更加丰富。

王传君在纪录片中说过:

“吕受益和黄毛是程勇的两条腿。在他们先后死去之后,程勇才真正从精神上站立起来。”

也就是从走投无路,被迫贩卖假药挣钱,再到腰缠万贯转行开厂之后,从内心深处开始,真正想要救助这些可怜的病患。

但是,这也是最后程勇出狱,无人来接的主要原因。

为何没人接程勇?

浅谈:《我不是药神》为什么结尾没有患者接程勇出狱

现实故事里陆勇的经历,并不像电影里这般曲折离奇,程勇和陆勇他们的共同点只有一个,救人之心,善良之心。当然,我们尊重也愿意见到通过电影的艺术加工,给与故事更好的呈现。

而我们不能忽视电影中的两个点:

1.制药公司原则上并没有错,最起码他受法律保护

2.警察也绝对没有任何过错

3.程勇在救人,但有违当时的社会情况

看到这里如果你还不明白,杨杨先生做最后一句总结,希望大家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

程勇安安静静的出狱,这部电影是一个纪实电影改编。

如果病患成群,这部电影就是一个个人英雄主义影片。最要命的,他会无限放大影片中相悖的“法大于情”的观点,从而树立错误的社会价值观。

(完)

如果你喜欢杨杨先生的文章,可以点击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