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郵儲銀行內外勾結騙貸數額巨大,檢察機關已立案

據山西臨猗縣人民檢察院消息,近日,該縣人民檢察院以騙取貸款罪依法對犯罪嫌疑人趙某予以批捕。

該消息顯示,犯罪嫌疑人趙某為騙取銀行資金,先後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公司臨猗支行的信貸員李某、張某勾結,分別通過自己尋找和讓朋友幫忙聯繫上百餘人,謊稱用於購買化肥農藥、承包地等農業生產用途,利用多種欺詐手段,在該支行採用“三戶聯保”的方式,貸款3到5萬元,貸到後款項大部分歸趙某使用。趙某的行為涉嫌觸犯騙取貸款罪,給該支行造成巨大損失,嚴重破壞了金融秩序,危害金融安全,侵害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檢察機關在介入後,迅速訊問犯罪嫌疑人,嚴把犯罪事實和證據,對犯罪嫌疑人趙某作出批捕決定,同時要求公安機關對信貸員李某、張某的犯罪行為依法處理,並向中國郵政儲蓄有限公司臨猗支行發檢察建議書一份,建議該行加強對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法治意識的培養教育,切實提升人員素質,嚴格貸款手續,加大自查力度,徹底杜絕類似現象的發生。

另據金投網發佈消息稱,自今年1月份以來,銀監會平均每天掛出罰單16張,月罰沒金額累計逾8.98億元,罰單數量與罰金總額遠超去年同期。尤其過去極為罕見的億元以上大額罰單頻頻出現。例如,浦發銀行(行情600000,診股)成都分行因違規放貸案被罰4.62億元,涉及郵儲銀行甘肅武威文昌路支行違規票據案件的12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共計被罰沒2.95億元。

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曾指出,縱覽目前曝光的這些案件,無論是理財銷售中的“飛單”、從業人員私刻“蘿蔔章”、內外勾結騙貸,還是客戶資料洩漏、反洗錢執行不到位等,大多數都屬於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的範疇。而操作風險的發生都與銀行合規和內控機制不完善、執行不到位有關。對於銀行業存在的上述問題,監管層不出意料地已將其明確為今年監管重點。(完)

那麼這起‘內外勾結’騙貸事件造成臨猗支行損失數額巨大,究竟到底是監管體制存在的漏洞還是該支行本身內部存在管理混亂、翫忽職守導致的員工肆意妄為、無視法律敢想敢幹。至此,不知當地銀監部門是否已經及時介入調查,啟動相關追責程序?

對此,我們會進一步關注,及時追蹤報道。(秦福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