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隊,這就是我們一直等待的

我們一直等待的,就是這啪啪打臉的德國戰車內德。首輪的小組賽,不是我們熟悉的德國。

2014年世界盃奪冠之後,德國人彷彿進入了坐享榮華的階段。特別是隨著拉姆、小豬、克洛澤等鐵血傳承人逐漸淡出,德國人在關鍵時刻再也沒有人能振臂一呼。

這也許就是生活的殘忍之處,當七月想像安生一樣綻放生命的煙火時,安生已經相夫教子了。於是,重返故鄉的魯迅先生看到了那個靈魂被抽空的閏土。本屆世界盃之前我看過一條新聞:“德國隊在抵達俄羅斯時帶了18000公升啤酒,700公斤香腸,300公斤土豆。”這讓我想起了意大利在二戰開始之時先給自家軍隊買了3000噸紅茶……請問,你們是去打仗的嗎?

德國隊,這就是我們一直等待的


勒夫不是來打仗的,他想要打造一支傳控至上、眼花繚亂、不含任何簡單粗暴成分、最好是連身體對抗都沒有就可以一路把球傳進球門的德國隊。

於是,他陷入了一種強迫症般的選材標準和排兵佈陣。比如,他要保持控球,就要首發穆勒和德拉克斯勒;比如,他要減少失誤,就不能帶突突型的薩內也不能首發布蘭特。

不過,魯迪的登場終於解放了克羅斯,再加上羅伊斯的穿插跑位和兩翼的大幅度壓上……前20分鐘,德國控球率達到88.8%;前30分鐘,德國控球率75%。然而,並沒有進球。

沒辦法,勒夫不屑於上戈麥斯玩簡單粗暴,所以就只能落陣地;但是落陣地之後維爾納的速度優勢就無從發揮,提莫就只能拉到左邊路去攪合戰局。在德國打反擊時,你能感受到維爾納的孤獨,因為世界上沒有幾個人能匹配他的速度。

除了,咳咳,利物浦。
德國隊,這就是我們一直等待的

事實上,開場之後德國人的一次次滑門而過和瑞典人的捨身堵槍眼都讓人想起利物浦。而德國隊的問題也和利物浦落陣地時的問題相似。

其一,勒夫覺得和瑞典壯漢們搶高點很愚蠢,所以幾乎所有的倒三角都給腳下。

其二,勒夫覺得和瑞典壯漢們玩大錘夯不符合技術流的要求,所以德國球員進了禁區仍然執著於繡花。

而這一切,都建立在瑞典禁區裡堆著15個人的基礎上……總之,德國開場之後雖然踢得熱鬧,但卻奉獻了太多的花拳繡腿和隔靴搔癢。

我本以為魯迪受傷下場、京多安本來會給球隊帶來新的變數,然而,坐擁京多安和克羅斯兩個大師級後腰的勒夫卻把大腦的重任交給了——控球后衛兼組織後衛,博阿滕。

今天的世界盃每日一黑欄目,博阿滕是熱門的上榜者。因為在本場比賽中,博阿滕肩負著持球推進、觀察全局、送出傳球、禁區爭頂等一系列重任。如果再加上他在上屆歐洲盃點亮的籃板技能,那麼他就將成為足球場上的勒布朗-詹姆斯。

然而,這樣的安排造成了兩個結果。A.當博阿滕持球推進時,回來補他位置的就是克羅斯——真正的大腦後置。B.當博阿滕被斷球時,最後坐鎮禁區的就是呂迪格——這是個上搶型兼毛糙型後衛。

其實,開場之後博阿滕回追的那次禁區內放鏟已經把球迷們嚇出一身冷汗。

要不是var間歇性失明,恐怕德國在開場12分鐘就已經少打一人。然而,這次失誤並沒有給德國防線敲響警鐘。上半場瑞典拿到的機會屈指可數,但每一次進入德國禁區腹地……諾伊爾:爸爸回來了,但是你們被打的連爸爸都不認識了。

終於,德國還是丟球了。克羅斯傳球失誤,然後直到瑞典人進球,鏡頭裡再也沒有出現他的身影。
德國隊,這就是我們一直等待的

好吧,對於克羅斯這樣的表現,其實我們已經習慣了。因為在皇馬的丟球集錦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畫面:對手打反擊殺入皇馬禁區,那時候拉莫斯還在前方戰場,卡塞米羅已經竭盡所能往回追,卡瓦哈爾已經把自己扔出去封堵,然後一個白衣飄飄的德意志公子打著後腰的幌子緩緩漫步進入鏡頭之內……

有時候,他能跑出一個優秀主裁判的行進路線,小心的避開所有可能發生碰撞的球員;有時候他乾脆去欣賞著狼狽的隊友或者優雅的盯防著空氣,舉手投足間透出一種淡淡的黯然銷魂。沒錯,論“看熱鬧型回追”,克羅斯不是針對誰。

克羅斯心裡苦。在俱樂部,即便失誤他身邊也有卡塞米羅和莫德里奇幫他補位。而在國家隊,赫迪拉比他還慢,博阿滕比他控球還多。本場比賽,克羅斯的球權被過分的擠壓和剝削,導致他在攻擊端不能提供活力,防守端暴露硬度問題,最終成為一個正楷大寫的背鍋俠。

我覺得,這個丟球其實是克羅斯對勒夫的無聲抗議。問題在於,在丟掉這個球之後,首場失利的德國隊已經站在了懸崖邊上,而瑞典隊還在齊心協力向著踹德國人最後一腳。


德國隊,這就是我們一直等待的

更大的問題在於,防線上已經用盡了所有運氣,諾伊爾連續撲救,赫克託連腳後跟都用上了……中場哨響之後,勒夫急匆匆的走進了更衣室。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一刻勒夫的心情,我想應該是:慌德一比。

如果你看過上一屆世界盃,就知道勒夫也走過類似的彎路。

他迷信傳控,堅持無鋒,直到被加納打了個一臉懵逼才開始重新啟用克洛澤。而且,本屆世界盃已經形成“得中鋒者得天下”的氣勢。更可況,從蓋德-穆勒到克林斯曼,從比埃爾霍夫到克洛澤,你什麼時候見過德國人奪得冠軍的時候不帶中鋒?

所以面對退無可退的境地,勒夫必須做出的改變就是放下矜持拿出他不屑一顧的屌絲氣質。比如,在中場休息時找個沒人的地方把最愛的零食拿出來狠狠吃一通;又比如,換上戈麥斯。
德國隊,這就是我們一直等待的

好在,勒夫對他的帥位還有一絲留戀。在換上戈麥斯之後三分鐘,維爾納傳中、戈麥斯在前點吸引了瑞典的重兵防守,然後上帝顯靈老天開眼……運氣終於眷顧了那位29歲才迎來第一次世界盃首發的大齡男青年。

扳平比分之後的德國,才是我們心目中的戰車。

戈麥斯做牆做樁做盾做炮灰,讓幾個小快靈迅速的活潑起來。維爾納可以大膽的拉到左路;穆勒可以在禁區裡亂跑坐等球砸腦袋;克羅斯可以在禁區外圍埋伏等待第二點;兩個邊後衛可以放心傳中畢竟禁區裡有了高大中鋒。

然而,德國人卻依然無法改寫比分。因為下半場的瑞典已經全線退守,當禁區裡堆著192cm的格蘭奎斯特、189cm的特林、187cm的林德洛夫、186cm的埃克達爾、185cm的圭代蒂時,德國人滿眼都是北歐漢子的肉體根本看不見球門。
德國隊,這就是我們一直等待的

而且,勒夫似乎始終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氣,直到第80分鐘他還遲遲不甩出最後一張換人牌。眼瞅著再這麼下去就徹底涼了,被黑了整場的博阿滕決定挺身而出拿到一張紅牌。因為博阿滕心裡明白——要想絕處逢生,得先死透才行。

勒夫終於拿出了德國人的氣勢。在少打一人、再輸球就基本確定打包回家的情況下,他用布蘭特換下了赫克託。10打11,撤掉後衛,真正的德意志精神,真正的放手一搏。

感謝布蘭特表現優異,一次次直插肋部簡潔高效;感謝文明的北歐人,在最後時刻並沒有採取臥草戰術;

感謝瑞典大鬍子杜爾馬茲,他上場之後的唯一作用就是不斷在自家禁區前沿給送犯規。

我知道,杜爾馬茲一定是嫌自己的鬍子不好看,所以想找託尼老師修理。而給託尼老師最好的禮物就是送他一個任意球,讓他表演皇馬經典的絕殺套路:託尼帶水。

最後的問題是,德國並沒有拉莫斯。所以在任意球發出之前,我們看到了羅伊斯和克羅斯嘀咕了一通。

我們能看到的,只是在這二位叨逼叨之後鏡頭上出現了這樣的畫面:克羅斯真香預警,羅伊斯輕輕一停,然後電視之星在索契的微風裡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掛入死角……從戰術設計到最終結果,瑞典遭遇了二次元才會有的情節。

這才是我們心目中的德國。

他們是堅韌、頑強、戰鬥意志、永不言棄的代名詞,他們永遠會在最後一刻。

德國隊,這就是我們一直等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