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誉为韩国的“文天祥”,率兵抵抗大唐战死

今天韩国人供奉的民族英雄里,有这么两位。

一位是李舜臣,大家都知道,十六世纪朝鲜抗日名将,很值得纪念。还有一位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叫阶伯,韩国有很多他的画像、铜像,这哥们最大的功绩就是抗击大唐和新罗的联军战死。

咱们从头说起,我国隋唐时期,朝鲜半岛属于三国时代,分别是高句丽(不同于高丽)、百济和新罗。

此人被誉为韩国的“文天祥”,率兵抵抗大唐战死

高句丽最大,当时我国东北地区都有他的领土,新罗和百济则在朝鲜半岛的南部,今天的韩国境内。

隋朝灭亡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隋炀帝征天下兵三次进攻高句丽,搞得百姓苦役、天下思乱,关键这三次隋军都吃了败仗。

别说隋炀帝了,文治武功的唐太宗征高句丽也无功而返,还受了伤,可见高句丽很难对付。

文献里常见韩国人以此吹嘘自己的将领多么牛,人民多么伟大,其实隋军和唐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朝鲜半岛那地方天寒路远、交通不便、地形复杂,虽然把高句丽军队打败了很多次,但不能一鼓作气,以致功亏一篑。

此人被誉为韩国的“文天祥”,率兵抵抗大唐战死

到了唐高宗时期,寻思这么打高句丽不划算,得搞点外交政策,远交近攻,于是联络新罗一起去打高句丽,效果不错。

等到了女皇武则天时期,武则天派薛仁贵和李勣最后一次讨伐,李勣以七十三岁高龄挂帅出征,终于把高句丽给灭了,高句丽的王族勋臣就此迁入了我国山东,后来融入了汉族。

唐军那会又一鼓作气,和新罗联手把百济给灭了,但唐军是主力,有十五万人,而新罗只有四万多人。

这其中就出现了咱们上文提到的阶伯,唐新联军进攻百济的时候,百济王都投降了,但是这个叫阶伯的人率领五千士兵继续抵抗,最后全部战死沙场,挺悲壮的。

此人被誉为韩国的“文天祥”,率兵抵抗大唐战死

韩国人因此把阶伯视为民族英雄,2011年的时候,韩国还播出了一部古装历史剧,名字就叫《阶伯》,讲述了这位百济著名武将阶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

里面讲新罗大将金庾信率领五万大军进犯百济,阶伯仅率五千士兵驻守,以寡敌众,四次击退新罗进攻,面对人数众多的新罗大军,以及大唐的军事帮助,阶伯阵前激励将士,义无反顾的率军上阵,最终寡不敌众,战死身亡。

因此把阶伯誉为韩国的“文天祥”,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