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遇不可求的黄金叶——普洱老黄片

一提到黄色叶子

大家肯定会想到秋天、衰老等词,

但在普洱茶中,

老黄片的味道却别有一番滋味。


何为普洱老黄片?

可遇不可求的黄金叶——普洱老黄片

所谓“黄片”,说白了就是老茶树上的老叶子,因为多数老叶时间长了会泛黄,“黄片”因此得名。虽然有“老”、“黄”二字在名字中,但并不意味着品质不好。相反,老黄片由于叶片组织厚实,反以甘醇厚的滋味和持久耐泡见长。

普洱老黄片传说

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神农氏在出发去尝百草之前,是在一棵大树下烧着一锅水备着回来喝的,而这棵树刚好就是一棵大茶树。一天下来,神农氏吃了一肚子的毒草,挣扎着回到大树下,这时火已灭,烧开的水已凉,温水里漂着几片大树叶,肚子奇疼的神农连叶子也顾不上拣出来就把大半锅水喝完了。说来奇怪,那半锅微苦的水除了透出丝丝回甘外,立马止住了神农的疼痛,七十二毒就这样被解掉了。神农既然是肚子奇疼,叶子又是自动漂到锅里的,那也就不可能是细嫩的芽叶,肯定是老树老黄片了。

可遇不可求的黄金叶——普洱老黄片

传说肯定有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而且距今年代久远也无法考究。关于老黄片的起源还有一种更务实的说法: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古镇易武也与版纳的其他茶山一样,贯彻执行上级的文件精神:改造低产茶园,栽种高产优良茶种茶树。一夜之间,许多百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惨遭砍伐,茶农们把砍伐倒的茶树上稍嫩点的老叶采回家里,制作成当地人爱喝的粗毛茶——老帕卡,也就是今天令人称道的老黄片茶。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老黄片都不是人们主动寻求的茶种。因此要喝到成规模、有产量及品质保证的老黄片还真是不容易。

普洱黄片分两种

普洱茶黄片其实是有两类的,一类是我们常说的老黄片,另一类是嫩叶黄片,通俗来说也可以叫做小黄片。二者叫法不同也是因为二者形成不相同。

  • 老黄片

上面故事中提到的两种都属于自然形成的黄片,是老黄片。老黄片是茶叶生长中余留的老叶,其质地坚硬,木质化特征明显,这是生长细胞衰老和死亡过多造成的炭化结果。这种老黄片量少因为在茶园茶的茶树,定期管理采摘,大部分是不会有老黄叶的,所以价格也偏高。

特点:叶片内茶多糖含量较高,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低,所以品饮时苦涩度低,茶汤甜度更高,滋味相对淳和,耐泡度高。不过也正是因为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低,保健功效相对幼嫩茶箐自然有所不足。并且由于老黄片等级偏高相对粗老,内含物质中氟和部分微量金属的含量相对幼嫩茶箐高,多饮对身体不利。

可遇不可求的黄金叶——普洱老黄片

  • 小黄片

而市面上较多是小黄片,是在原料筛选拣工序中,因条索疏松、粗大,在揉捻过程中不成条的部分,按照生产标准拣出来的这部分茶箐。小黄片多发生在早春茶中,茶友都知道春茶是一年中品质最好的,所以小黄片的品质其实很高。

特点:品饮时苦涩度低,甜度虽然不如老黄片,但也没有氟和微量金属含量高的缺点。

品茗

可遇不可求的黄金叶——普洱老黄片

老黄片口感不苦不涩,香味独特,而且不像嫩叶生茶那么伤胃。所以,老黄片无须陈放,在当年就可以痛痛快快地喝。黄片比一芽两叶虽老一点,茶味虽淡一点,但是甜度却较前者高许多。

但要注意:黄片的冲泡,可以稍增加一点投茶量,最关键的是水一定要开,泡的时间一定要够,否则滋味就不能够充分展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