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怪誕丨對於消費者而言,購物是一種社交行爲?

無論馬雲是否提出“新零售”概念,國內的零售模式都將會隨著消費群的行為變化而得到升級。

過去我們想要買一件商品,更多是因為剛需,譬如家裡沒有米了,我們就會去超市買米,但隨著主流消費人群的迭代更換,擁有傳統買賣思維的70、80後已逐漸被開放式思維的90、00後取代,而如今,我們想要買一件商品,並不只是剛需,還有社交。

零售怪誕丨對於消費者而言,購物是一種社交行為?

準確點說,這些成長在互聯網時代的年輕消費群體,得益於網絡時代更豐富、更廣闊、更前沿的信息資訊,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強,參與社交傳播的意願更強,他們對消費的理解也變得更精細化。

隨著新零售的接入,線上與線下的邊界逐漸模糊,購物信息也趨向完全的透明化,比價行為變得更便捷,也更大眾化,絕大多數年輕消費者都會在線下購物體驗的時候進行手機線上比價,排除折扣優惠之後,消費者更希望“貨比三家”之後做出購物決策,但這裡的“貨比三家”並非單純的指代價格因素,還會比較時間、平臺、社交度以及購物全流程的服務體驗等等。

零售怪誕丨對於消費者而言,購物是一種社交行為?

除了做一個精明的消費者之外,人們更願意在購物的全過程中實現社交的目的,也就是“購物社交化”。“購物社交化”在本質上其實分為兩種,一種是“情感社交”,另一種是“利益社交”。

消費升級下的“情感社交”,也叫“圈子經濟”。幾乎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社交興趣圈子,有人在吃貨圈討論各地美食,有人在數碼圈研究各類產品,也有人在時尚圈分享潮流心得,當然,“圈子經濟”在如今微信普及的數字社交時代下,幾乎不分年齡,就連許多老人家都有自己的圈子社交,譬如保健品和旅遊。

零售怪誕丨對於消費者而言,購物是一種社交行為?

“圈子經濟”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產生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大多數消費者更傾向購買圈中親朋好友所推薦的品牌產品,哪怕價格比市面上其它同類的商品偏高也能接受。另一方面,在社交圈子裡,人們總會傾向做一個從眾者,當大多數圈中人都在分享某件商品的時候,消費者更容易受到分享帶來的刺激和影響,從而增加購物的衝動,而購物之後,往往都會跟隨進行分享,這就使得“圈子經濟”變成了“分享-購買-分享-再購買”的裂變模式。

零售怪誕丨對於消費者而言,購物是一種社交行為?

譬如在抖音上火起來的答案奶茶,人們在進行消費的時候,更多是因為“網紅”元素是一種社交潮流,而且身邊的人都在刷屏,以至於為了滿足社交的情感共性,人們會願意購買和分享。

此外,在“圈子經濟”中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購物誘因——意見領袖(KOL)

很多時候,人們的社交圈子不是圍繞某個行業或者某件事,而是圍繞某個人,尤其在各類自媒體、博主盛行的當下,圈子的建立都是聚集在某個公眾號、某個微博號或是某個主播,在美妝、時尚圈尤為明顯。

零售怪誕丨對於消費者而言,購物是一種社交行為?

一方面,這類KOL有著相對專業的知識,可以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更重要的是,當KOL積累大量粉絲後,這種專業性將會過度到“粉絲經濟”,粉絲產生購買行為往往不是因為KOL的專業,而是因為其它粉絲的積極回應。

除了“情感社交”之外,購物社交化的另一面就是“利益社交”,這其實是建立在“圈子經濟”的基礎上演變而成的,最典型的方式就是“微商”與多級分銷模式。

零售怪誕丨對於消費者而言,購物是一種社交行為?

零售企業如果想要建設自己的購物社交模式,既需要做好內容運營和品牌形象建設工作,打通接觸消費者的社交終端,也需要有整合後臺消費行為數據的分析能力,只有知道消費者喜歡什麼,才能製造出消費者追隨的興趣圈子,打造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社交購物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