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實體經濟爲什麼十分困難?

奮進153381035


朋友,導致實體經濟困難的原因很多,也很寬泛;具體有內外兩大原因。

從外部因素,融資環境不暢,融資難加劇了融資困局。一是實體經濟間接融資不理想。現在不少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實體經濟到銀行貸款難,且銀行貸款手續相當繁瑣,而且還有部分不能擺到桌面的支出,使得貸款成本較高。

二是資本市場門檻相對較高,中小微實體經濟無法企及;債市發債也有較大困難,實體經濟直接融資渠道往往被堵塞。三是不得已大量的實體經濟將借貸的希望寄託到民間借貸身上,但由於民間借貸的利率高,大都超過10%甚至20%以上,以製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的經營利潤往往只有百分之幾,所以實體經濟不少在為民間借貸組織打工,有一句話形象地刻畫了實體經濟之困:“融不到資金不能生產是死,靠高利融資生產則死得更快”。

同時其他負擔也較重:比喻實體經濟的稅費雖經過多次減稅或實施全面營改增試點,稅賦有所減少,但整體稅賦依然較高,不少中小微實體經濟被稅費壓得喘不過氣來。同時,物流交通費、房租、土地價格、水電、勞動力成本等生產要素資源價格也不斷趨高,成了實體經濟難以承受之重。

從內部看,由於不少中小微實體經濟家族企業管理方式,管理理念陳舊,管理方式相對落後,無法適當新的市場經濟競爭的需要;而且企業由於缺乏足夠資金,產業轉型升級緩慢,產品不斷老化,都給企業在市場上競爭帶來較大的壓力。尤其,部分中小微實體經濟內部財務管理不健全,致使一些融資機構對其經營“一頭霧水”,不放心給其融資,對自身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制約。

還有社會“不健康”的意識也對實體經濟產生不利影響,比如全社會重虛擬輕實體、重高利回報輕低利回報,大量資金和投資注意力放到了虛擬產業領域,一部分實體經濟也放棄了主業,對實業前景充滿擔憂,這樣更加劇了全社會對實體經濟的輕視,使實體經濟生存的環境變得比較浮躁。

顯然,解決實體經濟之困,需要政府、銀行機構及全社各部門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建立幫助實體經濟解困的社會系統工程,才能真正產生推動實體經濟脫困的整體功效。


財經深思


在很多情況下,實體經濟難也分很多種,民營企業肯定要比國企更艱難、競爭性行業要比壟斷性企業更艱難,下游企業要比上游企業更艱難。而且中國實體經濟的艱難不是短期內所能改觀的。

1、各種稅費繁雜,讓企業頗感壓力山大,儘管政府出臺了營改增,但是營改增只是讓一部分企業的稅負壓力減輕了,而還有一些服務性行業的稅負壓力反而加重了。而且減稅向高科技企業傾斜,普通中小微企業沒享受到實惠。如果全面給實體經濟減稅,那麼中國的實體經濟就能輕裝上陣。

2、製造業的用工成本節節攀升,由於現在高房價帶動了高房租,而高房租又促使了物價的上漲。那麼企業就要年年給員工加工資,否則就留不住人才,前些年招聘一名員工也就是3000至4000元,現在5000元以上,都不一定招得到人。本來中國的人口紅利還是不錯的,現在人口紅利已經消逝殆盡。

3、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頑疾,特別是今年上半年,資金偏緊的情況下,企業既無法從銀行貸到款,又沒有辦法在債券市場發行低等級債券,同時,上市IPO進程又放緩。這使得實體經濟倍感生存艱難。同時,就算好不容易獲得了融資,但是成本太高,也是一些做實體經濟的企業因財務費用巨大,而使企業感到難以承受。

4、由於人民幣匯率開始了貶值模式,這使得一些進口原材料的企業叫苦不迭。進口原材料的成本上升,但是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價格卻不能漲幅上大,因為現在同行競爭激烈,漲價無疑於自殺,但是不漲價,原材料的成本只能分攤到本已微薄的利潤中去,日子真的不好過。

5、現在對於壟斷行業來說,過得挺滋潤的,但是對於完全市場化的行業來說,同行競爭激烈,大家生產出來的產品又差不多,而且都不願意進行產品升級換代,所以各種生產成本上升後,大家都不敢提價格,這樣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的利潤越來越薄,苦幹一整年,不如抄一二套房子賺的利潤多呢。


不執著財經


嚴格地講,目前實體經濟的困難,主要表現出這樣幾個特點:小微企業比大型企業困難,民營企業比國有企業困難,出口型企業比內需型企業困難,下游企業比上游企業困難。

小微企業比大型企業困難,關鍵在兩個方面:一是融資難融資貴。絕大多數企業都得不到金融部門的有效支持,導致企業因為融資問題而陷入困境;二是負擔沉重。雖然減稅力度很大,收費問題也得到了有效治理。但是,勞動力成本、環境保護支出、原輔材料價格等,都是小微企業的主要問題。相反,大型企業這方面的問題要少的多。

民營企業比國有企業困難。這主要源於民營企業大多是中小企業和競爭性企業,而國有企業則主要是大型企業和壟斷行業的企業,自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出口型企業比內需型企業困難。則是與目前國際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出口難度越來越大,加上貿易保護加劇,導致出口型企業困難加大。內需型企業則相對較好,困難少一點。

下游企業比上游企業困難。主要原因是上游企業,如鋼鐵、煤炭、有色等,都是上游企業,在去產能下,都出現了價格上漲現象,盈利能力上升。而下游企業則在市場需求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上游企業價格上漲,給下游企業帶來成本增加、風險加大的危險。


譚浩俊


關於實體經濟的思考,持續了漫長的時間,如果系統的闡述,完全可以寫一本書。


在這裡,財智成功簡單的從七個方面闡述實體經濟困難的部分原因。


一、缺乏信用體系,欠賬問題極其嚴重,壞賬高居不下

信用,不僅僅個人有,企業同樣有,並且更加重要。

在我國的商業領域中,欠賬問題不容迴避,拖欠貨款極其普遍。一家小企業,只需要幾筆訂單就能拖死,即使是大型企業,面對大量的欠賬也很難吃得消。

欠賬,不僅僅使得所有企業對於資金需求加大,並且更容易產生系統影響,一家壞企業能夠拖死一串好企業。


二、科技的發展,生產力不斷提升,產能過剩已經是絕大多數領域的普遍問題

不管是出口還是內需,總量是相對穩定的,很難爆發式增長。但是產量的增長要容易的多,新增一批工廠,上幾條先進的生產線,產量就能大幅提升。

產能過剩形成後,就會進入惡性價格競爭階段,實力弱的企業很難生存下去,而實力強的企業短時間也得不到好處。

三、融資難、融資貴

銀行喜歡錦上添花,而不喜歡雪中送炭,中小企業想得到銀行貸款是非常困難的。

民間借貸普遍是10%左右的年息,而這也基本代表了民營企業的融資利率。

在多數行業普遍微利的當下,這麼高的利率能夠拖垮相當多的企業。


四、稅負重

國內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如果不是兩三本帳,估計得有相當比例看不到明天的太陽。

雖然已經在減稅,但是看到稅收總額依然高速增長,跑贏了GDP增速,顯然還任重道遠。


五、企業成本高

土地成本高,房租貴,人工漲價,原材料漲價,唯獨產品價格難以大幅上漲。


六、消費升級與消費降級並存,但是企業缺乏資金和魄力升級產品線

收入的增長,帶動了消費升級需求,代表就是海外購物增加,高端商品需求旺盛。

同樣的,揹負著房貸的家庭很多都節衣縮食,開始消費降級,拼多多的興起正是這一大背景下的產物。

生產線升級,產品升級,這是大勢所趨。但是企業一方面缺乏資金,另一方面對於未來缺乏信心,敢於大投入進行升級的企業家寥寥無幾。


七、山寨精神普遍,創新不足,企業普遍不願意在研發上加大投入

有人說,如果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國內可以增加上萬億的市場。

山寨,可以山寨出外觀,但是造不出內核芯片與系統。

山寨,低端商品可以造個似是而非,高端商品則根本得不到認可。

不管是芯片、內存、藥品、操作系統,還是機器人、個人飛行器,靠山寨是造不出真正的替代品的。

研發不足,長期以往則表現為企業競爭力不足。

如今國內企業人口紅利已經用盡,低工資低福利時代已經成為歷史,再想在國際上有所作為,就必須走高端路線,而這,都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


簡單說這幾點,說多了心情會很沉重。


財智成功


當前實體經濟出現困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十年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在美國被引爆,隨著次貸危機加深,美國房企以及金融體系受到衝擊,美國大型房企房地美、房利美以及金融巨頭雷曼兄弟急需政府輸血來度過難關,但是美國政府並沒有選擇出手相助,最終美國的房企以及金融體系經歷了一場暴風雨洗禮。

危機發生後各國選擇了貨幣寬鬆,開閘後貨幣流向了市場,但是各國貨幣流向截然不同,美國在房地產市場受到洗禮以後,資金主要流向實體經濟,其後美國經濟、股市經歷了長達十年的蓬勃發展期。

反觀我國的貨幣流向,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後我國啟動了3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長久以來,我國經濟發展主要依靠投資拉動,另外房地產行業作為支柱性產業、受政策長期支持,貨幣開閘放水後,資金源源不斷流入到房地產行業,而實體經濟由於創新能力不足、盈利水平低下等原因缺乏對資金的吸引力,導致實體經濟供血不足。

從全球產業鏈分工來看,中國的產業處於全球產業鏈的低端,企業創造的附加值低,而貨幣放水抬高了地價、房租、人工、生產資料等成本,使得企業利潤越來越薄、生存壓力越來越高。

中國投資、出口、消費三架馬車同時走弱。經濟對外、對內都存在很大壓力,隨著貿易戰不斷複雜化,其對實體經濟影響將是全方位的,中國企業發展的外部黃金期或許已經結束,企業日子會更加難過。

2018年7月31日,中央就目前房價召開會議,會議要求控制房價上漲,此次會議後房價有可能受到比較嚴厲的壓制,政策傳遞出來信號之一就是

增加老百姓消費能力、激活社會需求。

要進一步鼓勵企業創新、創造,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全球競爭能力。

要打破房地產行業對資金的過度吸引能力,實現資金在不同行業中配置均衡,另外實體經濟自身要提高核心競爭能力、增強產業對資金的吸附能力,唯有如此,實體經濟才會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期。

作者簡介:財務專家、財經問題研究專家,本頭條號解讀大眾關心的樓市、財經話題,用專業眼光幫你分析問題背後的真相。如果你對本內容感興趣,請點擊關注吧!


財經微世界


全國各地頻傳實體企業相繼破產倒閉的資訊,中國大部分實體企業都在破產邊緣上苦苦地掙扎。中國實體企業萎靡不振的原因有很多:一是我國的實體企業確實需要轉型升級,確實需要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經營的能力;一是各種稅費繁雜,政府出臺了營改增,也只是讓一部分企業的稅負壓力減輕了,但一些服務性行業的稅負壓力反而加重了。減稅向高科技企業傾斜,普通中小微企業沒享受到實惠;一是實體企業用工成本攀升,高房價帶動了高房租,高房租又促使了物價,高房價和炒房炒地毀掉了中國的實體企業。

在中國最現實的賺錢方法,只能是先從房地產賺錢,然後再考慮產業的發展。很多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炒房炒地賺錢,國家政策限制越嚴,金融機構越冒險將資金投到房地產,投到炒房炒地上去,真正的實體企業想獲得資金很難,炒房炒地來錢快將實體企業融資成本大幅提高,實體企業愈發煎熬!

實體企業大部份經歷了“爆利→微利→無利”三個階段,中國地大物博人員眾多,競爭一開始就是無緒的盲目發展,造成“大產能、大庫存、高成本、低價值”,很多實體企業產品毛利率很低,甚至連資金成本都蓋不過,所以金融機構更不願意將資金投入到實體企業,實體企業“大失血”。

在我國80%的資金都流入到房地產行業,全民炒房炒地,房價越炒越高,實體企業生存越來越艱難!高房價壓制下大量的實體企業的生存空間,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低質低價高成本的產品,加上大生產大庫存,企業在艱難困苦中維續而陸續破產!就連華為這樣優秀的企業,也受不了要搬出深圳。

遇見是緣,喜歡我的回答,請點贊和轉發分享,謝謝您的支持!

升維投資


當前實體經濟困難來自三個方面的壓力。一、高稅負疊加高融資成本高物流成本高服務成本。代表中低端產業的中國製造業,以低附加值的微薄的利潤承擔著和國內外高附加值同等比例稅負;在融資方面,中國大面積的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利息不會低於年息10%,這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高的融資成本了(日本小企業銀行貸款利息幾乎為零)。很多養車的小企業都知道,現在都儘量多裝貨,因為高企的油價、過橋過路費都是難以承受的,可能我的這方面的費用不會低於發達國家。我們的流通服務流域方面,大家都知道實體店讓房價和網商搞得半死不活,而網上通路也是高的嚇人,一個網店幾萬,外加扣點,幾個壟斷的網商平臺扣點平均要超過8%了。大家算算看,如果製造業不困難才怪。二、技術工人流失嚴重,十年之後製造業隨著老一代技術工人的退出,也就是製造業逐漸沒落的時候。有的東西不是短時間內智能機器人所能取代的。三、企業微薄的利潤難以支撐起有效的轉型升級,只能徘徊在低端產業,將會越來越困難,最終退出歷史舞臺。


好看的艾溢嬌包包


實體經濟困難其實有一個很大的背景,那就是由於中國巨大的生產產能的釋放,週期性的達到了一次消費市場容量的相對飽和!生產出來的產品幾乎在各個消費層面達到了相對的飽和!縱觀過去三四十年裡全球經濟的高速增長,一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冷戰結束,原華約國家特別是如中國這樣的國家一步步納入以西方為首的全球市場經濟體系,市場的巨量擴容使得美國經歷了克林頓時期的十年繁榮週期,美國以冷戰勝利者的姿態獲得了和平紅利,而在這個過程中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的巨大生產能力得到全球市場的支持,爆發了他的多級跳,而美國和歐洲由於多次中東及附近地區的戰爭對中國競爭準備不足,也同時耗費了自己很多資源,大形勢變化而沒有及時應對,失去了對全球範圍內的原有的資源調動能力,由於中國在歐美髮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生產鏈的楔入,導致歐美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控制能力減弱,進一步促成了全球經濟話語權向中國的轉移。但是,全球市場資源是有限的,中國生產能力的巨量釋放不可避免的要與有限的市場資源相碰撞,而歐美對全球掌控的減弱和中國在快速崛起中對國際經濟話語權的相對滯後,導致全球經濟治理低下,七國集團淪為聚會,二十國集團崛起。說了這麼多,回到問題本身來,我們今天的實體經濟困難有幾個維度的相對性,第一個是對過去的相對困難,這很好理解;第二個,則是對其他國家的相對“困難”,我們對很多其他國家在同檔次生產和市場方面要好很多,因為我們自身的優勢很多行業基本都被我們霸佔了,又由於在這個生產轉移過程中,誕生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中產階級,內部市場又很大,所以相對於其他國家的同行業的消失,至少我們還在,這也就是帶引號的困難。第三個,這是一個必須過程!在之前由於發展太快,能夠形成少數企業控制一個行業的情況並不多,大量的小微企業也活躍在製造業裡,但是由於其自身的侷限和總體的社會環境和發展沉澱,太多的小微企業僅僅停留在價格戰的水平,能擁有自身技術的企業少之又少,絕大部分的製造業都需要規模生產來降低成本,提高技術水平,而這個過程中會有大量的小微企業甚至中等企業死掉,最後一個行業只會有數的幾個企業活下來,如同歐美日韓的今天大企業對相關行業的控制一樣。我國的太多行業的集中度太低了,落後產能也太多,這不僅加劇了生產過剩,也會造成資源的浪費,經濟轉型就是要把人力,物力,財力從這些地方轉移出來,才會更好的發展服務業和高新技術。


vision8657


我們的經濟發展有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就是改革開放,之前在經濟領域我們是跟蘇聯走的比較近,改革開放之後我們的經濟領域全面倒向美日歐代表的西方列強。

重點是,當時我們沒人才沒技術沒資本沒工業基礎,所以國家策略是咱們先從最初級的做起來,視角轉換一下,那個時期的美國想的是大力發展高科技和第三產業,歐州想的是大力發展高端製造業,日本想的是大力發展精細製造業誰都看不上初級製造,雙方各懷鬼胎但卻一拍即合。從現在看來這桌四人麻將打了幾十年其實四家都胡到了想胡的牌。

但今天又有個重大的轉折點,因為我們發覺低端製造胡的牌太小,而且這條路已經走不下去了,我們要玩高科技和高端製造才行,其他人也發覺你勢在必行了所以開始對你出手了,幾個大哥級人物一起抬你一手和一起壓你一手的區別就是現在我們嚴峻形勢的主要原因。


起個名字為啥這麼煩


實體經濟處於困難期,不是最近短期存在的事實,而是相當一段時間內累積了各種各樣的因素,最終表現出來的實體乏力現象。

實體經濟困難的緣由很多,下列因素是影響最大的幾個方面,不展開細說,費時。

1.稅負高企。儘管營改增,但企業承擔的稅依舊如此之高。越是高新技術企業本來盈利能力強,但反而可減免一部分稅。

2.勞動力成本節節高升。特別是人工工資,另外企業承擔的社保等。水漲船高。

3.融資難,並且融資成本高,企業財務費用居高不下。

4.原材料及各類輔材價格上漲。製造車間成本很高,利潤空間幾乎沒有了。

5.企業為生存,競爭激烈,不斷以最低價模式在運行。路越走越窄,也越艱難。

6.傳統產業附加值低,沒有技術改造,沒有提高勞動生產效率。

7.企業負債率高,無法輕裝上陣。資金流動性差。

8.用人機制上存在各種各樣的弊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