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業終於迎來一大利好!

基金業終於迎來一大利好!

1

基金行業終於迎來了久違的利好(此前總是各種監管,考慮促進基金行業發展的政策不多),而且這個利好力度不小,當然這個利好還在徵求意見當中,不過估計有很大的可能會獲得通過。

昨日晚間有消息稱,中國證監會發布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徵求意見稿,這個意見稿中,明確要求單隻基金只選擇一家指定媒體作為法定信息披露的單位!如果這個意見稿獲得通過,基金管理公司每年將節省大量的信息披露費用。如果這筆費用可以節省下來,那麼基金管理人肯定是受益的,而基金持有人是否能最終受益,還要看各家基金公司如何操作,是否願意將降低的成本反應到管理費當中去。當然,如果基金規模較大,管理費較多,這點費用並不起眼,但如果是基金規模較小,那麼這筆費用還是比較可觀的。

2

眾所周知,公募基金作為公共產品,其信息必須要公開透明。作為中國的特色之一,有一批官媒獲得指定刊登這些信息披露的特權。而為了保護這種特權,我國曆史上僅有五報兩刊獲得了這個珍貴的名額。

這五張報紙分別是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證券日報以及經濟日報。由於競爭不充分,加上中國證券報與上海證券報都屬於新華社旗下的媒體,因此價格一直高高在上,基本上每隻基金在單一媒體上的信息披露費用一年大約在10萬元左右。由於行業媒體的相對權威性,很多基金公司不願意得罪這些媒體,因此,如果五家都選的話,那麼一年下來,光是一隻基金的信息披露費用就是50萬元!如果有20只基金,那麼對基金公司而言,一年的支出將高達千萬元!

所以,一到季報、年報這些披露期間,上述報紙的版數就會大大增加,而每隻基金近乎一個版的年報,目前5000只基金,可想而知要耗費多大的人力物力去印刷、運送這些超重的報紙。而近年來隨著行情的變差,以及網站、互聯網的發展,絕大多數的投資者根本不去訂閱這些太過專業的報紙,很多投資者都在網站上搜索並閱讀自己所關心的基金信息。

3

從國外的管理經驗來看,不論是上市公司還是公募基金,都沒有這種需要付費的、在指定媒體上發佈法定信息的要求。以美國為例、包括香港也是這樣,相關的法定信息只要在交易所的官網與公司的官網上公佈就可以了,投資者可以免費訪問並自由下載所需要的內容。不論是上市公司還是基金公司,都無需每年承擔這樣一筆不菲的開支。

而這些由紙質媒體、尤其是在發行數量上明顯沒有競爭優勢的媒體來刊登這些信息,實際上根本覆蓋不了數量廣泛的投資者,而且由於閱讀方式的轉變,投資者不但開始拋棄紙媒,就連電腦都退居二線了,大量的投資者已經從手機上開始獲取所需的信息,所以,這一規定已經明顯與時代的發展格格不入,並造成極大的浪費。每年季報、年報時,印刷版數動輒數百版的報紙基本無人閱讀!本人所在單位原來訂閱的、供記者編輯參考的極少的幾份這樣的專業媒體也都取消了。

在紙媒發行量日益萎縮的情況下,繼續要求基金公司往這些地方投放信息披露費,實在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對於上市公司來說也是一樣。

由於基金公司不具有與央媒抗衡的能力,所以證監會肯出這個頭,讓每隻基金公司只能選擇一個媒體,這樣基金公司就可以明正言順地拒絕其它媒體的付費刊登法定信息的要求了。

當然,基金公司為了平衡與媒體的關係,可能30只基金會分到5家媒體去刊登,所以理論上,投資者要關注一家公司的全部產品,可能需要訂閱五份報紙。

不過實際上,更多的投資者也許根本不會關心到底從哪家紙媒獲取信息,他們更多地會去專業的財經網站上搜索自己想要的所有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哪怕這個規定能夠正式生效(估計上述幾家媒體會拚命反對),單隻基金所需要承擔的成本會有所下降,但這絕不應當是基金公司輕率申請發行新基金的動力。畢竟隨著投資者的成熟,各種有噱頭沒實質的基金已經開始無人問津了。

4

有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清盤基金數量已經高達210只,不僅遠超去年全年100只的清盤數,且大幅超過此前所有年份總共153只的清盤數。

尤其值得重視的是,在剛剛過去的7月份,進入清算程序的公募基金達42只,而當月新成立基金數為36只,單月清盤基金數超過新發基金數,這一現象十分罕見。

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為啥7月份的行情還是跌跌不休的。投資者可以自生自滅,生的速度已經趕不上滅的速度了!但是融資者卻受到種種保護,可以永遠賴在市場上不斷圈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