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熱映,無藥可醫相比有藥不得醫,哪種更令人絕望?

近期一部全國熱映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吸引了較多的眼球,截止本文發稿,最新數據顯示票房已快突破10億大關,這部劇情片為何能引發如此多的關注,成為一部現象級的製作,值得我們深思。

文藝創作離不開現實的社會與生活背景,普通大眾若身患絕症,在面對病痛折磨的同時,更難忍受的是沒有足夠的金錢去接受更好的治療方案,因病返貧的現實案例並不少見。

《我不是藥神》熱映,無藥可醫相比有藥不得醫,哪種更令人絕望?

正如片中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大媽所說:我因為看病,賣掉了房子,拖垮了家人,但我不想死,我想活下去。追求生命的延續是每一個活體生物的原始本能,這世界如此美好,即使病痛纏身、即使生活困頓,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

相對無藥可醫,有藥而不得醫更讓人絕望。因為後一種情況蘊含著希望和可能性,但卻因為物質的原因讓這希望看上去如此遙遠,成為一根事實存在但你永遠也抓不著的稻草。

《我不是藥神》熱映,無藥可醫相比有藥不得醫,哪種更令人絕望?

俗話說好死不如爛活,面對死亡,少數人選擇了有尊嚴的離去,西方國家也一直有人倡議安樂死。但更多的人選擇了堅強,和死魔去做鬥爭。蘋果的靈魂人物喬布斯在得知患癌後,跟隨自己的宗教信仰用特殊的方式跟疾病對抗,但可惜的是其在病入膏肓後才願意嘗試高科技療法,但醫生已無力迴天。一代天才人物英年早逝,甚是遺憾!

《我不是藥神》熱映,無藥可醫相比有藥不得醫,哪種更令人絕望?

在現實世界錯綜複雜的多元價值體系中,你很難判斷影片中出現的矛盾糾結的各方,哪方才是正確的。芸芸眾生,都懷著對生命的敬畏和對弱者的無限同情,世界一直以自己的規則運行和演化,身處這個時代,要麼平凡的活著,當小人物希望扮演一次救世英雄時,卻要付出慘烈的代價。正如影片中的主人公,當他身陷囹圄,失去了幫助他人的能力之時,他只願這個世界將來會變好。

影片呈現的結局正如他所願,希望在現實世界中,各種不如意現象的未來也都能如我們所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