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萧山这个姓的小伙伴们 你家“老祖宗”喊你来寻根啦

寻根|萧山这个姓的小伙伴们 你家“老祖宗”喊你来寻根啦

“个榔头,夯榔头,萧山长河头。长河有份大人家,造起九厅十三堂,出了三石六斗芝麻官。”

散落在萧山、滨江长河等各地的“来”姓后人,他们决定重新续编中断了近百年的《来氏家谱》。

一本中断了97年的《来氏家谱》

说起为什么要重新续编《来氏家谱》,这次修编活动的发起者来银水大伯告诉我们,大约在十五六年前,他遇到了一群从湖北来寻根的来氏后人,那一群来自千里之外的寻根人,在来大伯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寻根的种子。时隔多年,散落在山东、湖北、四川、陕西等地的来氏后人决定于今年10月来萧山寻根祭祖。这件事坚定了来大伯续编《来氏家谱》,寻找萧山长河来氏后人的决心。他说,《来氏家谱》已经断续近百年,是时候重新续编了。

寻根|萧山这个姓的小伙伴们 你家“老祖宗”喊你来寻根啦

《萧山来氏家谱》2003年被列入"第一批浙江档案文献遗产"。

萧山长河(现滨江长河)来氏为名门望族,共修编《萧山来氏家谱》60册(其中一册已丢失),自明朝永乐13年至民国11年,前后经过四次编纂而成。按照来氏先人定下的规矩,原本每隔20年续编一次家谱,因为战乱搁浅了整整97年。时隔97年,要想重新找到散落在萧山、滨江各地的来氏后人并不容易,而重新修撰家谱,更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老祖宗”喊你回家寻根

目前,在来银水和来位弟等人共同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来氏后人加入到这支队伍中。短短几个月,700多位来氏后人加入来氏微信群,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在社会上拥有不同的身份,却都有同一个姓,来自同一条根。

寻根|萧山这个姓的小伙伴们 你家“老祖宗”喊你来寻根啦

萧山来氏

萧山来氏一世祖来廷绍,字继光,号平山,别号思洛子。原籍河南开封府鄢陵县咸平乡淮安里人。因北宋王朝被金国所灭,宋室“建炎南渡”,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来廷绍的父祖辈举家从河南迁往南方。

南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年)六月二十一日,来廷绍出生于江西袁州。成年后科举中第,南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赴任绍兴知府,途经萧山,十二月十五日病殁于萧山祗园寺,年五十三岁,葬于湘湖方家坞。浙东巡抚使辛弃疾志其写了《墓志铭》。其中的“铭”曰:壮志愤愤兮扶社稷,忠诚烈烈兮贯金石。怀抱郁郁兮未获伸,友义思思兮同扶策。皇天不整兮夺其年,国步艰难兮谁共力。湘水苍苍兮荫佳城,千秋迢迢兮知来宅。

来廷绍病故后,其子来师安为其守墓,史籍记载来师安“占籍萧山,卜居冠山之阳”意思就是来师安为了守墓把户籍迁到了萧山,在冠山南麓筑室而居。从此萧山来氏以冠山为据点,以长河为渊源,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来氏家族世代耕读,甲第繁盛。据杭州市萧山区档案馆藏《萧山来氏家谱》载,明初,来氏第八世来康顺,创设社学、义学,规定来姓子弟均可免费入学。制定宗法族规,著作《四训八戒》,强调“

书则必读,田则必耕。维此二者,可以为生。家因可富,身因可荣,绝胜他务。”明、清两朝出过文进士21人,武进士3人,举人39人,武举人18人,庠生97人,故有“无来不发榜”之谚。明、清及民国初期,来氏一族前后出仕387人,分别在22个省任职,长河“三石六斗芝麻官”之说即源于此。注重农耕、重视教育的治家思想后经来氏历代子孙的推行实施,终于使之成为来氏“取科名、致通显”的必由之路。

来氏最为强盛时期,每逢朝考,来氏录取的总额占全额六分之一,世称“无来不出榜”。从宋代至清代,萧山来氏进士及第者24人,被誉为“一门二十四进士”。受朝廷敕封官职的圣旨共有101道;封的官职分布在全国各地共有387人,民间历来有“三斗六升芝麻官”之谚形容历史上来氏的官员之多。其中官职最高者为明朝万历年间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来宗道。

到民国之后,萧山来氏涌现了革命者来耀先,来耀先是中国共产党六大代表,长河农协的领导人之一,中共萧山县长河支部首任书记,因其以理发师身份为掩护,从事秘密工作,民间都亲切地叫他“剃头阿坤”。

寻根|萧山这个姓的小伙伴们 你家“老祖宗”喊你来寻根啦

”老祖宗“喊你回家寻根,如果你姓来,如果你愿意支持《来氏家谱》续修事宜,可以直接联系两位来大伯。

来银水联系电话:13376839578

来位弟联系电话:13857634453

寻根|萧山这个姓的小伙伴们 你家“老祖宗”喊你来寻根啦

你姓来吗?你身边有姓来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