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哈薩克族的歷史了解多少?

哈薩克那些事


哈薩克是指使用哈薩克語的民族——這是一種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的語言,哈薩克民族普遍信仰伊斯蘭教,主要分佈於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俄羅斯聯邦、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土耳其共和國、蒙古國等國。

哈薩克族的族源比較複雜:當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時在今天哈薩克人聚居的土地上生活著的是烏孫、康居、阿蘭等民族。由於地處亞歐大陸中部的特殊地緣區位使這塊土地成為蒙古草原上先後崛起的月氏、匈奴、柔然、突厥、鐵勒、契丹等族西遷的必經之地,一撥又一撥的民族來到這片土地並在這裡逐漸融合。公元1235年成吉思汗之孫、朮赤的嫡次子拔都奉大汗窩闊臺之命率大將速不臺及宗王拜答兒、合丹、貴由、蒙哥等西征。1243年拔都在伏爾加河畔的薩萊城建立起疆域東起額爾齊斯河流域,南至裡海,西到斡羅思,北迄伏爾加河上游的金帳汗國。拔都的兄弟拔都的斡兒答受封創建了附屬於金帳汗國的白帳汗國。拔都的另一個兄弟昔班的後代阿布海爾在白帳汗國東部建立了烏茲別克汗國,白帳汗國的八刺汗死後阿布海爾奪取了白帳汗國的汗位,八剌汗的兩個兒子賈尼別克汗和克烈汗不滿汗位被阿布海爾奪走,於是率領自己的部眾脫離烏茲別克汗國,來到今天的哈薩克創建了哈薩克汗國。

哈薩克汗國建立後哈薩克諸部在政治上獲得獨立,經濟上得到迅速發展,汗國的領土也不斷擴大:15世紀50—70年代初哈薩克汗國擁有欽察草原和中亞的論答剌、突厥斯坦、烏爾根奇等地。1500年哈薩克汗國佔領河中地區。到16世紀20年代哈薩克汗國的領地南面包括錫爾河流域,東南部包括七河地區,東北部包括巴爾喀什湖東部和南部地區,西部包括玉邪克河流域等地。1698年至1718年哈薩克族的許多部落按照部落譜系劃分為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又稱大帳、中帳、小帳:中帳在哈薩克中部高地,小帳在烏拉爾河至裡海,大帳在巴爾喀什湖以西至突厥斯坦。小帳也吸收不少諾蓋人。東至額爾齊斯河、北至伊施姆河、圖爾蓋州、鄂木斯克,西至裡海,南及錫爾河。

當哈薩克汗國步入全盛時期之時東方的蒙古草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大明王朝。同年朱元璋派遣徐達、常遇春等人率軍北伐併成功攻克元大都(今北京),元順帝逃回漠北草原。草原上脆弱的遊牧經濟難以支撐起忽必烈仿照中原漢制建立的統一國家,於是蒙古草原迅速恢復到成吉思汗統一之前的諸部混戰的局面。蒙古諸部彼此征戰的結局是逐漸形成了韃靼和瓦剌兩大部落聯盟。1524年受東蒙古韃靼部擠壓的瓦剌部在西遷過程中和哈薩克汗國發生摩擦,沒想到這次衝突就此揭開了雙方長達兩百餘年的戰爭,由於明代的瓦剌部到了清代被稱之為衛拉特蒙古,所以這場戰爭就被稱之為衛拉特-哈薩克"兩百年戰爭"。事實上衛拉特蒙古並不是一個部落,而是一個部落聯盟體系,主要包括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大部和一些小部落。

1615年到1652年哈薩克汗國打敗衛拉特的攻擊並佔領準噶爾汗國的西部地區。17世紀中期準噶爾人反擊哈薩克汗國並佔領東南部大玉孜小汗的大部分和察合臺後裔的葉爾羌汗國。1682~1748年哈薩克汗國一直處於劣勢。值得哈薩克人慶幸的是:準噶爾人並不是只有哈薩克這一個敵人,東方的清王朝康、雍、乾三代帝王對準噶爾汗國進行了持續不斷的打擊,到1760年冬滿清王朝徹底平定了準噶爾汗國。清軍在東線對準噶爾汗國的牽制使哈薩克獲得了翻盤的機會:從1748年起哈薩克開始反擊準噶爾人並收回了塔什干、七流河等東南地區。1752-1753年在阿布萊汗率領下的哈薩克軍隊攻進準噶爾的中心地區伊犁河博熱塔拉併成功佔領了準噶爾汗國的首都。清軍在消滅準噶爾汗國後就和哈薩克直接接壤了,此後雙方几番交火卻沒任何一方取得明顯的勝利,最後雙方簽訂和約:哈薩克汗國成為清朝的藩屬國之一,但清朝不干預其內政,同時劃定了兩國邊界。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哈薩克和準噶爾的兩百年戰爭對彼此都是重大的消耗,哈薩克人還甚至還沒來得及慶祝東部準噶爾人的威脅消除就不得不面對西部悄然興起的沙皇俄國。從18世紀中葉起哈薩克汗國中帳、小帳的長老開始簽訂臣服於俄國的證書,不過這種臣服和對滿清王朝的臣服一樣更多是一種名義上的臣服——俄國並未在哈薩克的土地上設置行政管轄機構,也沒徵收賦稅。不過俄國並不甘心於這種名義上的統治——俄國人不斷在哈薩克的土地上修築堡壘要塞,一步步蠶食哈薩克人的土地。俄國人的行為引起了哈薩克人的警惕:1743年哈薩克人以對俄國邊境村莊大肆搶劫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情緒。1744年哈薩克人再次入侵俄國邊境,搶劫了從阿斯特拉罕去希瓦的商隊,又拘押了從奧倫堡到卡拉卡爾帕克人那裡去的格拉迪舍夫中尉。沙俄針對此種情況通過煽動土爾扈特人、巴什基爾人來削弱哈薩克人的力量——當然這其實是一把雙刃劍:既利用土爾扈特人、巴什基爾人削弱哈薩克人,也反過來利用哈薩克人的力量削弱土爾扈特人、巴什基爾人。土爾扈特人在意識到自己被俄國人利用的現實後毅然舉族東歸,當他們途徑哈薩克人的領地時遭遇到被沙俄煽動起來的哈薩克人的圍追堵截。沙俄這招借刀殺人之計取得了成效:土爾扈特人、巴什基爾人和哈薩克人就這樣互相削弱,最終土爾扈特人在首領渥巴錫率領下回歸故園,而巴什基爾人和哈薩克人則在互相削弱後失去了抵抗沙俄的實力。直到這時沙俄仍在繼續實行借刀殺人之計:既然巴什基爾人和哈薩克人都已削弱了,那就索性再利用哈薩克內部大帳、中帳、小帳各部之間的矛盾從中漁利。1847年哈薩克汗國最後一位可汗克涅薩熱被叛徒出賣給沙俄,至此存在了將近391年的哈薩克汗國覆滅,其領土併入沙皇俄國的版圖。

1864年沙俄通過《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佔中國新疆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和齋桑淖爾(今齋桑泊)南北44萬平方公里領土。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一些哈薩克部落不願接受沙俄的統治,於是向東進入中國境內,成為今天中國境內哈薩克族人的祖先。清政府對所轄哈薩克人在原氏族部落的基礎上實行千戶制:官員分為千戶長、百戶長、臺吉、公等。哈薩克人開始繳納賦稅,履行國民義務。

1925年4月19日蘇聯中亞各加盟共和國按民族劃界,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誕生,1936年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更名為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蘇聯還特意將幾個原屬俄羅斯的州劃給了哈薩克。其實蘇聯這麼做有一部分原因是希望改變哈薩克的人口結構——逐漸增加哈薩克的俄族人口以減小哈薩克的離心傾向。經過蘇聯多年的經營之後哈薩克的人口比例變成了哈薩克族和俄羅斯族各佔40%,其他少數民族佔了剩下的20%,此時的哈薩克已不是由哈薩克族佔據絕對多數了。蘇聯解體後哈薩克極力想籠絡北方俄族聚居的幾個州,與此同時哈薩克還遷都阿斯塔納以加強對北方俄族聚居地區的管控,還向這一地區大量移民以圖改變當地的人口結構。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哈薩克族是我國的55個少數民族之一 ,主要分佈在新疆、甘肅等省,總人口不到2000萬,他們普遍信仰伊斯蘭教。除了我國的哈薩克族之外,哈薩克斯坦、 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土耳其等國也有大量的哈薩克人存在。

哈薩克人是一個古老的遊牧民族,他們逐水草而居、居無定所,與匈奴、契丹、鮮卑這些遊牧民族有類似的生活習慣。

歷史上,哈薩克人曾經建立過哈薩克汗國,它與13世紀時由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朮赤之子)所建立的金帳汗國有直接性的關係,因為哈薩克汗國的建立者克烈汗和賈尼別克汗是金帳汗國的直系後裔。

1456年,克烈汗與賈尼別克汗在楚河流域和塔拉斯河流域建立了最初的哈薩克汗國,並逐漸吸收了周圍的遊牧部落,曾擁有部眾20餘萬。然而16世紀末,哈薩克汗國分裂為大玉茲、中玉茲、小玉茲

三個部分。其中,大玉茲、中玉茲主要被準噶爾汗國(漠西蒙古)所吞併。18世紀時,乾隆皇帝平定準噶爾汗國,將新疆的大玉茲和中玉茲的部落置於清帝國統治之下,他們的後裔就演變為了今天我國境內的哈薩克族。而小玉茲則被沙俄所吞併,後來演變為今天的哈薩克斯坦。


從19世紀後期開始,沙俄帝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大量的不平等條約,奪走了我國西北大片的領土。為了抵抗沙俄入侵,哈薩克族人民在新疆掀起了激烈的反俄鬥爭,並配合左宗棠打擊入侵新疆的阿古柏政權,為維護祖國統一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全國解放前夕,哈薩克族人民在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集中抵制國民黨的統治,為後來解放軍解放新疆奠定了基礎。1953年3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員會制定了相關文件,在甘肅、青海、新疆等地區劃分了哈薩克族的居住和放牧區域。從此,我國的哈薩克族從過去的遊牧狀態轉變為半遊牧半定居狀態,並加深了與漢族、蒙古族、藏族的交流。


中外歷史


歷史上,哈薩克一直是遊牧民族,成吉思汗死後,蒙古帝國分裂成四大汗國:大汗國、伊利汗國、金帳汗國和察合臺汗國。哈薩克族就是金帳汗國治下的突厥語系民族融合形成的。哈薩克族是個熱情、好客、重禮儀的民族。人們相見,總要互致“全家平安”,“牲畜平安”等問候。這 與他們從事遊牧的經濟生活密切相關。以季節與草場情 況不斷轉場遷徙的哈薩克牧民,對前來拜訪和投宿的客人,不論相識與否,都會熱情款待。哈薩克族人是彪悍豪爽的,他們可以可以朝著任何一塊牧地行進,感覺哪裡好就躺在哪裡,一切牛羊的方向就是他們的方向。牧場上有他們的道路,他們的時間,他們的床鋪,他們的家……

哈薩克牧民世世代代,根據天氣、雨水、節氣等形成了四季轉場並利用不同高度草場的遷徙遊牧方式,進行合理的禁牧、休牧、輪牧,來保障草原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哈薩克人著名的四季轉場,實際上是一種隨著季節變化,不斷將牲畜趕往草料豐富地區的循環輪牧方式。我們哈薩克人,從一季牧場向另一季牧場遷徙,這種傳統的轉場生活已經延續了整整3000年,這個過程形成我們自己的語言和文化、與草原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生存理念。哈薩克人不依靠天氣預報來辨別天氣變化、季節變化,而是通過觀察星空、星座的位置變化、宇宙的變化。

哈薩克族的先民很早就生息在新疆北部及中亞草原,目前新疆的哈薩克族也主要聚居在北疆,現在新疆很多哈薩克族人依然保留著傳統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牧民四季居住在廣闊的天地裡,常年遷徙,他們的生活與羊、馬、牛、駝為伴,以天為宇,以地為床。想象一下,當一個人每天的吃喝拉撒、一個人的一切全在廣闊的天地裡,一個人的使命是與大智若愚的動物朝夕相伴,那時對內心的忠實、對自然的敬畏真的就如水之歸下了吧。


亞心網


哈薩克族是一個形成比較晚的民族,但歷史相當悠久。

大概在公元前4-5世紀,居住在伊犁河流域的塞人和烏孫人應該是現代哈薩克族最早的族源之一。

其形成的過程大約是以突厥克普恰克部為核心,融合了原本就居住在哈薩克地區的塞人、烏孫人、康居人,到13世紀之後,又融合了一部分蒙古人,直到公元15世紀左右,形成了哈薩克族。

13世紀蒙古人崛起併入侵中亞,以及之後金帳汗國的建立,對於哈薩克族的形成有巨大的影響。

我在其他答案裡也提到過,拔都在貴由汗在位時期,為了抵禦貴由西征,親自帶領軍隊來到了海押立(今塔吉克斯坦東南部)以西不遠的地方,這時候貴由去世了。然後拔都汗在此召開忽裡勒臺,推舉蒙哥汗即位,這樣金帳汗國的東側邊境實際上到達海押立以西,把今天的哈薩克斯坦也包了進去。
金帳汗國疆域

但是金帳汗國的大汗實際上並沒有直接控制如此廣大的區域,而是將其分為幾個部分,西邊由拔都及其後裔統治,烏拉爾山以東到哈薩克斯坦西部的阿克託貝由拔都的弟弟昔班及其後裔統治,又被稱為青帳汗國,錫爾河一帶由拔都的哥哥斡兒答一系統治,又被稱為白帳汗國。金帳汗國後期,大汗基本都出自白帳汗國一系,於是青帳汗國擴張到鹹海一帶的整個草原,又被稱為烏茲別克汗國,順便說一句,通常認為烏茲別克一名來自金帳汗國的月即別汗,月即別就是烏茲別克的另一種翻譯。

通常認為哈薩克汗國最早是在15世紀中期,白帳汗國八剌汗兩個兒子的札尼別和克烈東遷到七河流域而形成的,當時統治的範圍包括巴爾喀什湖周圍和錫爾河流域一帶。這裡的居民原本是克普恰克草原上的突厥部落,這些人在哈薩克汗國的統治下,後來就形成了哈薩克民族。

需要說明的是,烏茲別克汗國形成較早,當時哈薩克人只是烏茲別克汗國的一部分屬民。16世紀,大批烏茲別克人在查班尼的帶領下入侵河中地區,來到撒馬爾罕和不花剌一帶,與那裡的突厥人融合,形成了了現代的烏茲別克民族,而那些沒有跟隨查班尼離開的遊牧民在哈斯木汗的率領下建立了統一的哈薩克汗國,這個汗國延續到18世紀初的陶克汗,其屬民就逐漸形成了現代的哈薩克人。

整個17世紀中,哈薩克汗國東部的準葛爾汗國一直在威脅著哈薩克汗國,18世紀中期,清朝滅準葛爾汗國後,威脅解除,並且東部形成真空,大批哈薩克族遷入我國新疆北部,我國的哈薩克族就是這麼來的。

更具體的情況,可以參考耿世民先生的《哈薩克汗國與哈薩克族及其語言文字》,收入他的《內亞文史論集》。



pku小動物


哈薩克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人口約160萬,全世界哈薩克族有1800萬。中國的哈薩克族主要分佈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其使用的哈薩克文是阿拉伯字母哈薩克文,哈薩克斯坦使用斯拉夫字母哈薩克文。


哈薩克族是哈薩克斯坦的主要民族和中國的少數民族,人口1600萬。在中國主要分佈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哈薩克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人口約160萬,全世界哈薩克族有1800萬。中國的哈薩克族主要分佈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其使用的哈薩克文是阿拉伯字母哈薩克文,哈薩克斯坦使用斯拉夫字母哈薩克文。

哈薩克人是哈薩克斯坦的主體民族,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土耳其、蒙古國的少數民族。哈薩克族的先民很早就生息在新疆北部及中亞草原。與古代歷史上的遊牧部落突厥(6世紀中葉)、葛邏祿、塞人、烏孫,克普恰克等存在一定的關係。而哈薩克族最初也成型於突厥化國家白帳汗國。

在現代哈薩克族中間仍有一些部落保留著上述古代的名稱。據民間有關白鵝的傳說,認為哈薩克為“白鵝”之意也有人認為,哈薩克是古代“曷薩”、“阿薩”或“可薩”的異名,中國的哈薩克族主要分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少數分佈於甘肅省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歷史上哈薩克族主要從事畜牧業,現在大部分哈薩克族定居在城市。善刺繡,繡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影視嘉天下


我很樂意回答並分享這個問題。一是我有很多哈薩克族朋友。二是我也結對幫建了兩家哈薩克族家庭。三是哈薩克族的確是個優質的民族。

強烈建議來新疆到哈薩克族家裡做客,瞭解哈薩克族文化,結識哈薩克族朋友!

中國的哈薩克族主要分佈於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和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少數分佈於甘肅省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

下面我從一個點一起走進這個優秀的民族,更多更深瞭解,期待您感興趣的深入挖掘探尋!

哈薩克族被譽為“沒有乞丐的民族”,不簡單吧,快看下去。

作為新疆比較純粹的草原民族,熱情知禮是哈薩克族的美德。

哈薩克人民的熱情、好客、豪俠,早已傳聞於世。

哈薩克族有一句著名的諺語:“祖先留下的財產,有一部分是留給客人的”。

在草原上,凡是前來拜訪或投宿的客人,無論是否認識,也不論是哪個民族,不論懂不懂他們的語言,都熱烈歡迎,謁誠接待。平常待客是奶茶、包爾沙克、奶疙瘩、奶皮子、酥油等。如果是貴客或貴親,還要宰羊殺馬款待。所以,尊敬的客人,請你們忘記雪鄉的宰客,忘記三亞的大蝦,忘記雲南的謾罵。。。。。。。來新疆吧,這裡只有真誠,只有坦誠,只有真心。“我待八方客,唯有一好心!”用在哈薩克族朋友身上也再貼切不過!!

因為哈薩克人有一句諺語,“在太陽落山時放走客人,跳到水裡也洗不掉這個恥辱。”

晚上,要用家中最好的食品待客,精心為客人餵馬,第二天為客人送行,並贈送一些禮物。

實際上哈薩克人是從來不拒絕過客住宿的,長期生活在山林或草原,他們的胸懷也如同美麗的新疆大草原一樣,美麗、善良、熱情,具有很強的包容性。

這種招待與饋贈是不要報酬的,向客人索取報酬被認為是奇恥大辱。

所以,在與哈薩克人共同生活過的其他民族中,有這麼一種說法,“只要沿途有哈薩克人,你哪怕走一年的路,也不用帶一粒糧食、一分錢。”

此話無一點虛假。

長期的草原生活,牧民們為了生存與野獸搏鬥,與大自然搏鬥,形成了互助的風俗。

如誰家遭到風雪災害,人有病,牲畜有了損失,附近的牧民都會送穿、送錢、送牲畜等。

被援助者若不接受幫助,便被視為是破壞禮俗的人。

同樣,不幫助別人的人也就失掉了被人幫助的權利。

哈薩克人互相幫助中還有一種良好的風尚。

幫助者,有什麼幫助什麼,有多少幫助多少,叫做禮輕人義重。

幫助者不因為少而難以出手,被幫助者也不會因為少而瞧不起他,往往會投之以桃,報之以李,雙方都是真心實意的。

另外,哈薩克族流行著一種饋贈制,凡一同放牧、帳篷搭在一起的牧民,第一次做出的食品要互相饋贈,請大家分享;對新鄰居首次相見,每家要送他一壺茶,一個饢,以示歡迎,這就是他們的禮俗,叫做“伊肉力克”。

由於在哈薩克族流傳著待客與饋贈等民間風俗和懂得饋贈與分享的民族文化,所以即使有什麼天災人禍,也不至於有人無家可歸而淪落街頭為乞丐。

而且,這種互助之風,不僅限於本民族,他們對其他民族的人也是這樣。

喜歡就關注我,繼續一起探討!


陪您信馬遊疆


關於“哈薩克”族稱的由來,眾說紛紜,較有代表性的有5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哈薩克”這一名稱出現於15世紀。當時,錫爾河下游的部分牧民在克烈汗和加尼別克汗的率領下遷到巴爾喀什湖以南的楚河流域。由於他們是為反抗和擺脫阿布爾海爾汗的統治壓迫而東走,因此得名“哈薩克”,意為“避難者”或“脫離者”。

第二種觀點認為“烏孫”即“哈薩克”的對音。

第三種觀點認為“哈薩克”即《唐書》所載之可薩、曷薩的對音。早在5—6世紀,蒙古高原的一些高車部落越過阿爾泰山和額爾齊斯河西遷,遊牧於鹹海和裡海以北的草原,後來成為拂林(東羅馬帝國)以東、阿得水一帶的恩屈、曷 、訶 、也末(咽)等鐵勒部落。曷又譯為曷薩、葛薩、可薩。隋唐時期,鐵勒諸部形成以可薩部為核心的部落聯盟,征服並融合當地的一些土著民族,建立了政權,因為其語言與不久前形成的突厥人相同,所以被稱為“可薩突厥國”。唐朝杜環的《經行記》說:“(苫國)北接可薩突厥。”《新唐書·西域傳》說:“(波斯)北鄰突厥可薩部。”“(火尋)西北抵突厥曷薩。”6世紀時,其國達到鼎盛階段,疆域東起鹹海之北,西至黑海東北,都城在伏爾加河下游的阿斯特拉罕附近,與東羅馬關係親密,與波斯國相對抗。其後發展為欽察國,13世紀為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征服。

第四種觀點認為,按11世紀的著名語言學家穆罕默德·喀什噶裡在《突厥語詞典》中說:突厥人形容刀劍等武器的鋒利稱“哈薩克”(KAZAK)。南北朝時期,從蒙古高原到東羅馬帝國之間,有鐵勒族的曷嶻、曷薩等部落,隋唐時期在中亞的西部形成了可薩突厥國,西突厥泥撅處羅可汗投歸隋朝,跟從隋煬帝東征高麗有功,被封為“曷薩那可汗”,意為“勇健可汗”。因此,“哈薩克”一名早在南北朝後期即已出現,意為勇健、鋒利。一說“哈薩克”一詞的前部分“kaz”為詞根,派生的詞均有“自由”“自主”之意。後一部分“ak”,則是多數附加詞尾的古體形式。因而哈薩克一詞的全部含義是“廣袤草原上自由遷徙的勇敢、自由的人們”;

第五種觀點認為,哈薩克族的祖先是公元前7世紀至4世紀居住在中亞的塞種人。部分學者認為“哈薩克”一詞就是居住在中亞的古代“哈斯比”(Kaspey)人和居住在伊犁河流域的古代“塞種”(Sak)人的兩個部落名稱結合而成的。“塞”字古音為“Sak”,以此來譯塞種人很貼切。


城西向南


哈薩克是部落聯盟,哈薩克族的部落有烏孫,契丹,克烈,乃蠻,汪古,弘吉拉,康裡(白人),託熱(成吉思汗長子~朮赤),杜拉特(察合臺汗國後裔~成吉思汗次子)。

有一部分契丹人融入哈薩克族了。遼滅亡後,遼國貴族耶律大石帶領一部分契丹人在中亞,西域一帶建立“西遼國”(也稱喀喇契丹),西遼後來被蒙古人成吉思汗所滅,西遼的契丹人流落到中亞草原,有一部分加入了哈薩克部落聯盟。現在哈薩克族裡面還有契丹部落。蒙古人滅了西遼後,一部分契丹人西遷到今伊朗克爾曼地區,建立了一個“起爾曼王朝”,也稱後西遼或西契丹,西契丹迅速伊斯蘭化,起爾曼王朝存在了80多年,被伊爾汗國(成吉思汗之子託雷後裔建立的汗國)所滅,這些契丹人融入西亞各民族了。


輸入密碼有誤


對哈薩克的歷史不很瞭解,但兩年前接觸過哈薩克族人。

在新疆伊犁賽里木湖自駕遊,湖區公路一週大概有90多公里,傍晚時分,已經做好找不到旅店就住車上的打算了,突然在前方路邊,一個騎摩托車的中年男子在揮手示意停車,問過以後才知道,他說他家在草原深處有一個氈房可以住人,問我們是否需要。談好包食宿的價格,懷著忐忑的心開車跟著他離開公路去了5公里左右的氈房裡。

以我在東部多年的生活經驗,只要明天早上能以不超出約定價格的兩倍收費,我就毫無怨言。

哈薩克主人熱情地現代我們吃飯、住宿,夜裡,隔壁帳篷裡來了幾個哈薩克牧民,帶著手風琴在彈唱,主人也徵詢我們的意見,如果願意,可以和他們一起唱,如果沒有興趣,請我們擔待一下他們的噪音。

早飯時,男主人還問我們喜歡吃什麼主食,因不知道深淺,也不敢貿然點餐,飯後準備結賬離開,問老闆多少錢,老闆說了,昨天我們已經說好了,就是那麼多。

早已做好挨宰的思想準備,結果就這樣沒有了下文。


用戶54929023998


凡是國名後面帶有“斯坦”2字的通常是“穆斯林國家(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穆斯林國家的人不吃豬食,也不吃其他外形恐怖的動物,例如:蛇肉、白鼠肉……,穆斯林國家的男性愛留長鬍須,女性佩戴頭巾,有些特別保守的穆斯林國家的女性穿黑色“罩袍”把全身從頭到腳包的嚴嚴實實,只露出2隻眼睛,不過,哈薩克斯坦的女性進步一點,不穿“罩袍”,但要戴頭巾,順便提示一下,伊斯蘭教、猶太教、東正教、天主教、基督新教,都是“一神教”,就是說:“不管你信仰了這幾種宗教中的任何一種宗教,都不能再信仰別的宗教。而佛教是多神教,你信仰了佛教後,還可以再信其他的宗教。 ◇◇哈薩克斯坦是1個內陸國家,歷史上被幾個國家佔領過,近代,哈薩克斯坦成為沙俄的殖民地,沙皇被推翻後,哈薩克斯坦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 哈薩克斯坦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也是1個內陸國家(沒有領海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