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注」成功搭建滬克兩地合作之橋

「特别关注」成功搭建沪克两地合作之桥

「特别关注」成功搭建沪克两地合作之桥
「特别关注」成功搭建沪克两地合作之桥

7月22日16時25分,由上海浦東機場飛來的上航FM9567航班準時降落在我市。

走出候機廳的市民郭先生笑著說:“‘滬克’直航的開通,不僅省時省錢,還為咱們就醫和就學提供了不少便利。”

2015年,中組部確定上海對口人才援助克拉瑪依市,34名幹部先後赴克支援。3年來,“滬克”兩地探索形成了“1+2+3+X”工作模式(即:以合作交流為一條主線,推進教育、衛生兩大板塊,做好“民族團結促穩定”“招商引資促轉型”“航旅縱橫促知名”三篇文章,全面對接各項工作),為克拉瑪依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城市轉型助力。

搭建一座滬克合作之橋

交流互通是援疆工作永恆的主題,我市悉心安置、熱心服務上海援克幹部人才,同時熱忱接納各類掛職幹部、短期服務專家人才及領導幹部考察團來克。先後迎接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市經信委等30餘個代表團來克交流調研。與上海虹橋商務區管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立幹部掛職渠道,與上海市長寧區、青浦區建立幹部人才短期(三個月)援克工作機制。利用上海援克渠道柔性引進百餘名上海專家人才為我市開展諮詢、公關、培訓服務。利用援疆資源舉辦各類培訓班30餘次,累計培訓1000餘人次。啟動“滬克”訪問學者選派計劃,選派我市25名專業技術人才赴上海市長寧區、青浦區開展掛職鍛鍊。開展“影子校長”計劃,安排8名我市中、小學校長赴上海長寧8所學校實地學習先進辦學理念和管理經驗。

提升兩大民生保障水平

教育、醫療是市民關注的民生熱點,我市依託上海優質資源,藉助援克專家派出單位“大後方”作用,積極推動“組團式”民生服務。

「特别关注」成功搭建沪克两地合作之桥

一方面,充分發揮上海醫療優勢資源,建立“組團式”醫療援克模式。上海市先後選派10名醫療專家“組團式”援助市中心醫院,分別在婦產科、心內科、普外科、消化腫瘤科、泌尿外科等病患集中的科室開展支援工作。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同濟大學醫學院、上海第十人民醫院等援克醫療專家派出單位多次帶領醫學專家赴克交流。醫療專家還定期“組團”前往烏爾禾區、陸梁油田、136團、137團等地開展義診及醫療交流活動,擴大援疆醫療的輻射效應。

另一方面,開創“組團式”教育援助模式。上海援克教師先後“組團式”援助我市實驗中學、第二中學。在上海長寧區的支持和幫助下,我市與上海市教委、長寧區教育局建立了長期合作,在教育科研、教育培訓、教育現代化等方面開展了項目對接,簽訂“互助成長合作協議”。確定長寧區與我市教育局開展“智障學生綜合訓練教育”“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的實踐研究”和“區域推進小學作業效能監測工作的實踐研究”3個合作項目。選定克拉瑪依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實驗中學等4所機構分別與長寧區少年科技指導站、天山中學、天山第一小學、長寧區基金會幼兒園結為“手拉手友好學校”。成立“滬喀市民大學堂”克拉瑪依合作基地,豐富終身教育資源。成立第一、二屆“上海援疆名師工作室”,帶教50餘名本地優秀青年教師。邀請“上海市特級教師聯誼會”講師團赴克開展公益講學,傳播教科研和家庭教育的最新理念。

助力新興產業提升

克拉瑪依市委在援疆幹部人才安置和任職方面始終堅持人崗相適,將援疆幹部合理安排至重要實職崗位上,讓援疆幹部分管具體領域,做到崗位、職責、分工“三到位”,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優質資源。

「特别关注」成功搭建沪克两地合作之桥

在市委的全力支持和幫助下,援疆幹部助力金融服務,拓展金融服務業,豐富金融業態,引入上海光大銀行、廣大證券等公司,開設兩個營業網點等分支機構;重新梳理修訂相關招商扶持政策,吸引股權投資類企業入駐克拉瑪依。

優化信息產業,圍繞信息化建設頂層設計、規劃、智慧城市、智慧園區、信息安全及大數據等主題,從產業規劃、人才援助、產業支持、智慧城市建設和論壇展會等方面與上海開展全面對接,簽訂合作協議,邀請上海經信委組團參加第四屆信息化創新克拉瑪依國際學術論壇;與各部門積極協調,紮實調研智慧社區和智慧校園的需求情況,積極推動項目建設;與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張江高新園管委會等有關單位,商討園區掛牌、人才柔性交流以及數據備份等相關事宜。

「特别关注」成功搭建沪克两地合作之桥

推動旅遊發展,與上海旅遊局、旅遊網進行深度合作,幫助克拉瑪依進行旅遊宣傳和推介;與上海錦江集團深度對接,成功實現“錦江之星克拉瑪依行政中心酒店”盛大開業,同時發揮其集團優勢,在景區開發、酒店管理、線路營銷等方面給予支持,提升克拉瑪依市旅遊業的軟硬環境。依託滬馬品牌效應,打造首屆克拉瑪依馬拉松比賽,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引入上海旅遊節玫瑰婚典等滬上知名品牌節目,全方位宣傳推介克拉瑪依的旅遊景點及城市名片。

全面融入各項援克建設

依託“上海援克”力量,克拉瑪依市不斷豐富幹部人才交流方式、拓寬招商引資渠道、深化合作領域,在克拉瑪依和上海兩地間成功架起了一座跨越4500多公里的合作、交往之橋。

「特别关注」成功搭建沪克两地合作之桥

為打通交通命脈,上海援疆幹部主動請纓,與克拉瑪依相關部門領導一同前與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民航管理總局等單位,通過幾個月的“攻堅戰”,實現“克拉瑪依—上海”直航途徑,為克拉瑪依經濟騰飛打下航運基礎。與縱橫文旅(上海)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全域旅遊為契機,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促成克拉瑪依市與全球知名跨國公司“陶氏化學”技術交流活動,擬在油氣開採方面建立長期合作,成立陶氏克拉瑪依產品研發中心,進一步壯大了克拉瑪依招商引資成果。

傳遞民政服務新理念,召開兩屆克拉瑪依區公益項目洽談會,舉辦社工節系列活動,邀請上海長寧優秀社會組織來克開展專題培訓及參與克拉瑪依區公益項目創投,傳播社會工作理念,推動當地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快速發展。

開闢環保治理新天地,在上海青浦區環保局的大力支持下,落實援助資金30萬元,用於白鹼灘區大氣環境自動站建設改造;開展環境汙染責任保險試點工作,環境汙染責任保險,提高企業防範和處置突發環境事件的能力;強化白鹼灘區環境監測站實驗室能力建設,實現189個項目檢測資質能力。

推出農業生產新合作,在優質特色農產品“走出去”、現代農業科技“引進來”等方面開展合作,邀請光明集團等企業來克瞭解特色農產品生產情況,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加快農業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轉變城市管理新方式,邀請閔行區城市“大聯動”專家來克授課,學習“大聯動”機制建設先進經驗,不斷轉變完善城市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效能。

在上海援克指揮部,兩句話被貼在會議室的牆壁上——“援克不做客,援疆做干將”。在克拉瑪依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援克幹部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特别关注」成功搭建沪克两地合作之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