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手下除白崇禧頗有軍事才能外,還有哪些能征善戰的將領?

筆下發白


桂系是民國時期最為顯赫的地方實力派,不僅廣西一直是它的地盤,其勢力和影響遍及大半個中國,特別是在抗戰時期,也是除中央軍外最能打的部隊之一,以李白為首桂系軍閥除李宗仁和白崇禧外,還有能善戰的將領,下面列舉四位。

圖為1925年時的黃紹竑,臂章為中將軍銜。

黃紹竑(1895-1966年)廣西玉林人,新桂系三傑之一,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最先在舊桂系軍閥陸榮廷部隊任職,1921年投奔到時任廣西第2路軍司令李宗仁帳下,在後來的廣西軍閥混戰中,配合李宗仁、白崇禧作戰,1925年實現了廣西統一,並就任廣西省長。抗戰時任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在山西參加對日作戰,娘子關戰役、忻口戰役等,而後任浙江省主席,創辦兵工廠,積極抗日。解放戰爭時,黃紹竑是主和代表之一。

黃旭初有廣西大管家之稱,圖為黃旭初與小兒子黃武良照片。

黃旭初(1892-1975年)廣西玉林人,陸軍上將,北京陸軍大學畢業,最先在舊桂系軍閥陳炳焜部隊任職,1922年投奔廣西第2路軍司令李宗仁帳下,任中校參謀,從此對李宗仁忠貞不二,參加北伐、中原大戰,屢立戰功,在黃紹竑外調後,黃旭初於1931年任廣西省長,在抗戰時期留守廣西堅持抗戰,未離開一步,解放戰爭後隨白崇禧出逃。

李品仙因抗戰勇猛,被日本人稱惡魔悍將。

李品仙(1890-1987年)廣西悟州人,陸軍二級上將,保定軍校畢業,最早伴隨湖南軍閥唐生智,並於1927年升任第8軍軍長。後在反蔣大戰中被打成了光桿司令,1930年中原大戰受李白邀請擔任第4集團軍參謀長,1936年升中將,抗戰時期參加淞滬會戰,臺兒莊會戰,隨棗會戰等,1939年擔任安徽省主席和21集團軍總司令,1942年日本陸軍大將冢田攻乘飛機被擊斃,就是被李品仙部隊打的。解放戰爭時隨白崇禧出逃,在臺灣和白崇禧命運是一樣的。

圖為廖磊。

其實還有一位叫廖磊的,玉林人,保定軍校畢業,也是唐生智的部將,1928年被桂系打敗後,歸了李宗仁,在淞滬會戰、武漢會戰很犀利,1939年擔任安徽省主席和21集團軍總司令時突發腦溢血英年早逝了,後由李品仙接替了職務。


圖文繪歷史


民國時期的廣西在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三個人的協同治理下成為了蔣介石的心腹大患,在他們的治理下廣西成為了鐵板一塊,桂軍戰鬥力強,桂系第七軍是公認的可以和蔣介石五大主力媲美的部隊,同時廣西還是民國的“模範省”,經濟水平高,人民生活安居樂業。桂系除了白崇禧還有不少能征善戰的將領,比如李品仙,還有我今天要提到的廖磊。


廖磊,新桂系高級將領,字燕農,國民黨陸軍上將,他畢業於廣西陸軍小學堂,土生土長的廣西將領。他的一生和新桂系的崛起緊緊聯繫在一起,參加過武昌起義,蔣桂戰爭,淞滬會戰,徐州會戰。他最厲害的還是抗日戰爭時期籌建了大別山抗日根據地,給予日軍沉重打擊。

抗日戰爭時期,李宗仁接蔣介石的命令調遣一支部隊前往大別山地區組成遊擊力量,敵後打擊敵人。當時廖磊自告奮勇接受了這個任務,事實證明他有這個能力。廖磊到了大別山以後,以大別山為中心,在安徽開展抗日活動,逐漸掌握了安徽戰場的主動權,成為了當時日本人在大別山地區的心腹大患。


可惜的是廖磊1939年因腦溢血去世,廖磊至死都沒有忘記抗戰,臨終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不行了,希望你們能努力抗戰,不要讓日寇進入大別山”,除了這些,他甚至沒有對自己的妻子交代一句話,也許這就是那個時代的軍人氣節。死時葉劍英,董必武等中共領導人送花圈致意,表達自己的哀思。


一樹梅花一放翁


1937年11月21日,國民革命軍第七軍172師副師夏國璋在吳興保衛戰中,突遭日機猛烈掃射,不幸中彈,壯烈殉國,他就是一位能征善戰的桂軍將領,他的胞兄便是另一位桂軍將領夏威。

夏國璋與其胞兄夏威一樣,畢業於保定軍校。畢業後從戎於黃紹竑部,任廣西討逆軍工兵營第3連連長。北伐期間,隨軍參戰了汀泗橋、賀勝橋等著名戰役,在戰鬥中作戰勇敢,後任第3集團軍司令部上校參謀。陸軍大學深造後,返回廣西先後任135團團長、522旅旅長、174師副師長等職。

抗戰全面爆發後,李宗仁等請戰,李宗任被任命為第5戰區司令長官,白崇禧被任命為軍委會副參謀總長。夏國璋所屬的48軍174師從隸於21集團軍開赴抗日前線。

1937年10月,這支抗日隊伍抵達上海抗日一線,歸第3戰區統一指揮。剛抵達上海的夏國璋部立即投入戰鬥,奉命增援桃園濱西面至談家頭沿線。部隊官兵在夏國璋的指揮下奮勇還擊日軍,同日軍激戰數日。在敵人飛機、大炮的重火力進攻下,部隊傷亡很大。

11月,日軍第6師團在杭州灣登陸,企圖沿太湖兩岸進犯南京。此時夏國璋任第7軍172師副師長。為拱衛南京,夏國璋部奉命駐防吳興一帶,狙擊日軍。夏國璋親率一旅開赴吳興,構築防禦工事,指揮部隊同日軍展開血戰。11月21日,夏國璋在前沿陣地觀察敵情的時候,不幸中彈,壯烈殉國。而守衛陣地的該旅,最終因寡不敵眾,援軍不至,全部陣亡。

夏國璋犧牲後,被追晉為陸軍中將。將軍的家鄉廣西容縣為英烈建造了一座將軍的衣冠冢,深切悼念這位家鄉驕子。


歲月是一條河流


李品仙,廣西蒼梧人,保定軍校一期畢業,資格那是相當老了。畢業後在廣西第1師見習而不得志,轉投保定同窗湘軍唐生智部,在護法和護憲戰爭中追隨唐生智屢立戰功,到1926年唐生智任北伐軍第八軍軍長時,李品仙已經是該軍第3師師長,次年7月,接掌第八軍,可以說李品仙在13年裡從一個軍校畢業生飛黃騰達為軍長,除自身能力外,非常得益於唐生智的提拔。

(李品仙)

一、叛湘投桂。

國民黨“寧漢對立”時,唐生智的湘軍擁護武漢的汪精衛政府,率部東征討蔣;而此時新桂系與蔣介石是蜜月期,李宗仁帶隊西指,大敗唐生智,1928年2月,唐生智宣佈下野流亡日本。李品仙則率領唐部主力歸降桂系,由於是廣西人、保定生,仍獲重用,反而升任第12路軍總指揮兼第八軍軍長,在白崇禧的統率下開始二次北伐,一直打到河北秦皇島沿線,此時桂系的勢力達到頂峰。

二、叛桂投蔣。

隨著蔣介石與新桂系在利益和地盤上的矛盾加深,1929年爆發了“蔣桂戰爭”,蔣介石立刻拉攏和起用唐生智,攜鉅款前往平津收買曾經的舊部倒戈,由於李品仙部隊絕大多數為三湘子弟,忽悠極見成效,李品仙領銜通電“討伐白崇禧,擁護蔣中正”,害得白崇禧聞風而逃,從天津登船跑路廣西,途經上海時差點被熊式輝抓住,驚險脫身。

(李宗仁)

三、叛蔣兵敗。

新桂系兵敗退回廣西,反覆無常的唐生智重獲兵權後,當年12月又與石友三聯合反蔣,李品仙率湘軍迎戰蔣介石和閻錫山的聯軍,結果被徹底擊潰,第八軍被繳械收編,李品仙遠走香港。

四、重投桂系。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後,李品仙應李宗仁之邀重新回到廣西,保定同學“小諸葛”白崇禧心中不爽,讓他坐了三年冷板凳。然而隨著桂系巨頭黃紹竑出走南京、參謀長葉琪墮馬身亡,李白確實少人可用,1935年治軍有方的李品仙再回桂軍中樞,到桂系大將廖磊1939年病死後,李品仙實際上成為桂系李白之後的“三號人物”,或者能力,或者手腕,不服不行。


五、抗日有功。

抗日戰爭爆發後桂系出兵,李品仙跟隨李宗仁出任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11集團軍司令,率桂軍半數主力參加徐州會戰,“臺兒莊大捷”的有功之臣。之後率部退入大別山地區,在“隨棗會戰”中也有出色表現,1939年接替廖磊出任安徽省主席和第21集團軍總司令,幫助桂系經營大別山根據地,所部高炮部隊還曾經擊落日機打死日軍新任第11軍司令官冢田攻。

(李品仙與白崇禧)

六、騙白赴臺。

解放戰爭期間歷任徐州綏署主任、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主任(白崇禧主任)等,應該說白崇禧不計前嫌的。1949年初李品仙率先逃臺,在蔣介石和陳誠的忽悠下致電已經兵敗大陸的白崇禧,言蔣陳皆歡迎白崇禧赴臺,於是小諸葛不顧李宗仁的勸阻執意飛往臺灣,落地即成為籠中之鳥。而李品仙則被“卸磨殺驢”,僅僅二年之後即被強行退役為民,1987年卒,98歲高壽。

縱橫民國三十餘載,是個人才。


度度狼gg


說起桂系將領,李宗仁、白崇禧相當於聚義梁山的宋江、盧俊義,排在他們後面的幾個大佬:黃紹竑、黃旭初、李品仙、夏威、廖磊、韋雲淞,這些人等同吳用、公孫勝、林沖、魯智深等人。今天不說大佬,只說一位能征善戰的桂軍團長。

盧玉衡,廣西來賓人,畢業於中央軍校南寧分校第二期,抗戰後期擔任第46軍第175師第525團團長。1945年5月中旬,黔桂路上的日軍漸漸後撤,國軍發起桂柳反攻作戰,盧團負責追擊從南寧撤退柳州之敵。

都說窮寇莫追,出於擔心日軍反轉身來亂咬人,盧團小心翼翼,幾次都沒追上敵人。老鄉出主意,北泗坳地形險要,是一個截擊的好地方,盧玉衡急令所部從遷江上游渡河,想要抄近路攔截日本鬼子,結果晚了幾個小時,又沒攔住。再前進至思練圩,得知前方12公里的大塘尚有部分日軍未及退走。

盧玉衡一想,強攻徒招損失,送行又不甘心,還是選個地方打埋伏最划算。第3營副營長覃仲豪是當地人,他說:“大塘前頭大約20公里處百子坳一帶,公路從石山的狹谷中經過,起伏轉折,兩旁多是樹林,最便埋伏,除了此處,再莫想有這樣好的伏擊場所了。”

“現在南寧到宜山兩方面的敵軍,都己完全退盡,大塘部分大約三千人,這是最後的了。我們打算在百子坳到牛屎坳一帶埋伏,等待敵人退到,便齊起攻擊。”事不宜遲,盧玉衡一聲令下,全團輕裝出發。

這一次終於攔住了敵人。第一天殺傷不多,而且傷者都被抬走,死者加以火化。第二天有了經驗,戰果比第一天大得多,敵人己無火化死者的機會,只把死人的手割了回去。第三天知道是最後一批敵人,盧團把子彈和手榴彈都儘量使用,殺敵最多,敵人連割死人手的機會都沒有。


統計三天的戰鬥成果,日本鬼子死傷二百餘人,倒斃的戰馬成為廣西軍民的盤中餐,老百姓割取馬肉,一擔一擔挑回去享用,遺下的槍彈任由取之。百子坳軍民後來在南面一塊荒坡地裡建起一座紀念亭。2007年,當地一批老同志和愛國民眾,又自費建起了百子坳軍民抗戰勝利紀念園。


馮傑


然後迴歸正題,廣西多出狼兵,歷來都是打仗異常勇猛的。就拿離他們最近的抗日時期,很多硬仗比如桂林保衛戰等一些大戰都是桂軍打的,連日本人都親口承認最怕的就是桂軍,可見其強悍。桂軍打仗厲害,而以李宗仁為代表的桂系能征善戰的將領自然不在少數。這裡就列舉幾個代表吧!

黃紹竑

他是新桂系三巨頭之一,除“李白”外桂系最強者。他畢業於保定軍校,從基層做起,早期只是個排長,後逐漸壯大。和白崇禧這個“軍事小諸葛”不同,此人以政治謀略見長,和白崇禧一文一武,是桂系的支撐。歷任軍長、廣西、湖北省、浙江三省主席,內政部長等要職。

他將新桂系在保存實力的情況下融入國民黨,使之成為黨內第二大勢力,為桂系開拓了很大的發展空間。當然他也懂打仗,抗日戰爭時著名戰役娘子關戰役就是他指揮的。但黃紹竑的能徵善更多不是體現在軍事上,而是政治上。沒有他,桂系估計不可能在後來保存那麼強的實力。所以這個人不得不提。

劉士毅

他雖然是江西人,但卻是桂系的重要軍事將領,是個外籍桂系將領。此人文武雙全,能力出眾,“小諸葛”白崇禧都恭維他“經綸滿腹,文武兼備”。

曾向白崇禧提出“三寓政策”,被桂系視為奇珍而推行全省。在與日軍的津浦路防禦戰中,他曾用了一“空城計”,耍了日軍一次,在日軍撲空城後,用伏兵進而圍殲日軍。在臺兒莊戰役中所部三十一軍也是異常勇猛,曾擊退日本關東軍的王牌軍團“板垣師團”,為勝利奠定了基礎。

廖磊

著名抗日將領,曾任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後來率第七、四十八兩軍北上抗日,穩定了當時的皖中、皖西的局勢。在武漢保衛戰中,他以大別山為依託,多次打敗日軍,使其不能越過一步。在突發腦溢血時,臨死時都惦記著抗戰。

以上只是幾個典型代表,除此之外還有夏威、李品仙等名將。


夏目歷史君


大家都說了很多,我就講一位韋雲淞吧。

韋雲淞早年在陸榮廷手下當差,新桂系李宗仁崛起時,韋雲淞審時度勢選擇投靠了李宗仁。廣西統一後,韋雲淞很快由團長升為旅長。北伐戰爭時,韋雲淞任第7軍第6旅旅長負責留守廣西。土地革命時期,韋雲淞既參加過對紅軍的作戰,又參加過國民黨之間的軍閥混戰。特別是1929年,已經為第15軍第43師師長的韋雲淞僅僅依靠3000廣西兵,以黑豆為主要糧食,抵抗了龍雲的滇軍對南寧長達三個月的進攻,最終守住了南寧。此戰受到李宗仁和白崇禧的通令嘉獎。

抗戰爆發後,桂系派出了第7、31、48、84等軍北上抗日。其中韋雲淞擔任第48軍軍長,參加了淞滬會戰。第48軍與日軍展開了激戰,但損失慘重,軍長韋雲淞因作戰不力被撤職。不久之後,被撤職的韋雲淞就被任命擔任了桂系的第31軍軍長。1939年崑崙關戰役時,第31軍負責阻敵增援,最終消滅200餘名日軍。1944年豫湘桂戰役時,蔣介石命令桂系的第十六集團軍防守桂林,白崇禧命令第16集團軍副司令韋雲淞擔任桂林城防司令。白崇禧之所以讓韋雲淞守桂林,是因為韋曾經守住南寧長達三個月。但是白崇禧為了保存桂系的實力,將守城的31軍主力第188師調走,防守桂林的軍隊只有31軍的第131師、第46軍的新兵第170師以及炮兵部隊。由於桂林城守城兵力較少,要防守的地域較廣,桂林城僅僅三天就被日軍攻破。戰後韋雲淞又被撤職。


歷史軍魂


桂軍中能征慣戰的將領還是很多的,筆者在此提兩個。

1、廖磊

早年曾是湘系軍閥唐生智部將,1927年湘軍被桂軍打敗後投在李宗仁、白崇禧麾下,從此成為桂軍的一員大將。

全面抗戰爆發後,桂軍改編為第11、21集團軍,廖磊擔任第21集團軍司令,率先開赴華東淞滬戰場。在淞滬會戰的大場之戰中,廖磊率部與日軍血戰數日,以血肉之軀和悍不畏死的氣概打出了桂軍的威名。

淞滬會戰後,廖磊率部在大別山整補,在武漢會戰中專門打擊日軍交通線,殺敵無數。

抗戰相持階段開始後,國民政府在華東和華中敵後開闢根據地,廖磊所在的大別山區就是極為耀眼的一個。廖磊在此期間依靠和發動當地人民群眾,居然在大別山站穩了腳跟,這在當時國民黨軍中完全是獨一無二的奇蹟。

2、劉士毅

桂軍第31軍軍長,在徐州會戰中擔負津浦路南段防禦作戰。1938年,佔領國民政府首都南京的日軍為了打通南北交通線,隨即兵分南北兩路向徐州進攻。南路日軍第9、13師團從南京出發沿著津浦路向北推進。在津浦路的滁州、明光段遭到劉士毅所部31軍的頑強阻擊。劉士毅指揮部隊充分發揮廣西子弟兵山地戰的特長,利用地形地物或阻擊或襲擾,奇蹟般的與日軍第13師團纏鬥1個半月,讓驕橫殘暴的日軍領教了廣西軍的厲害。當時的《新華日報》曾經評價劉士毅所部桂軍“起到了抗日戰爭中流砥柱的作用”。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研究過桂系歷史的人一般都清楚,桂系中有很多將領都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而且有的還是同學,在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期間便已經是好友了。比如白崇禧、黃紹竑還有夏威,他們三人都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而且還是同期同學,除這三人之外,桂系還有比較著名的將領如李品仙等,他也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的。



而在桂系這一國民黨派系中,李宗仁無疑是政治軍事上說一不二的領袖,而白崇禧以“小諸葛”聞名,堪稱二號人物,再者還有頗具政治才幹的黃紹竑,這三人是桂系初期的領導力量。但是後來黃紹竑離開了廣西前往了南京中央任職,所以此後桂系幾乎以“李白”相稱,也就是說李宗仁和白崇禧在某一方面是完全的可以代表桂系,但是桂系中除“李白”外,也有不少能征善戰的猛將。比如桂軍核心將領夏威。



這是一個跟隨李白黃三人打天下的人物,是桂軍主力部隊國民革命軍第七軍的第二任軍長,其參加過蔣桂戰爭,失敗後流亡香港,後又在桂系的召喚下重整兵馬,是桂系發展壯大的一位關鍵人物。尤其在湘江戰役中,夏威擔任十五軍軍長,他奉白崇禧之命在新圩率領桂軍三個師展開了對紅軍的阻擊,由於桂軍熟悉地形,且部署得當,我紅軍雖然英勇善戰,但也傷亡慘重,據黃克誠大將回憶說“桂軍戰鬥強,而且戰術靈活,我軍在廣西的十來天時間,大多是在緊張中度過的”。



而在抗戰時期,夏威留守廣西,主持軍事,多次對日作戰,並且配合了崑崙關大捷,但在抗戰勝利前夕的桂柳會戰中,新桂係為了保留實力,並未盡全力,使得國軍有了豫湘桂大潰退。在抗戰勝利後,夏威和桂系另一員大將李品仙共同主政安徽,使得桂系達到了鼎盛。



而夏威在解放戰爭末期,和白崇禧還有過一次軍事戰略上的爭論,在國民政府退縮西南之際,桂系白崇禧還擁兵二十多萬於武漢,而夏威主張退守廣西,另做打算,而白崇禧則要在華中地區和解放軍展開決戰,結果就青樹坪戰役曇花一現之後,桂系幾大主力部隊全被四野消滅于衡寶戰役之中。

縱觀近代軍事團體,除老蔣的國民黨中央軍之外,幾乎無一派系能和桂系相提並論,而桂系能夠經久不衰,其實也依靠了這些跟隨李宗仁打天下的廣西將領,他們註定在桂系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歷史之絕唱


近代中國的軍事政治是極其複雜的,各方勢力都不甘寂寞,爭先恐後的在歷史舞臺上大顯身手,而圍繞著桂系這一軍事團體,也誕生了當時不少名噪一時的人物,其中比較著名的便有桂系三巨頭,他們分別是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

而這三人中間,尤其以小諸葛白崇禧能征善戰出名,當然桂系能屹立多年而不倒,並不僅僅只有一個小諸葛。

桂系大將廖磊

很多人對於廖磊或許極其陌生,但是他在桂系中的地位僅僅次於李宗仁和白崇禧,當然了這只是說在軍隊中的影響力。廖磊是廣西人,但早期並沒有在桂軍系統中服役,而是湘軍首領唐生智的部下,在唐生智下臺後,廖磊投靠了桂系,此後也深得李白二人信賴,算是桂系的高層。在抗戰爆發後,其率領桂系人馬率先奔赴前線抗戰,在鄂豫皖地區頗有抗戰功績,並且將桂系的勢力延伸到了安徽,後於抗戰時期病亡,國共雙方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桂系大將李品仙

這個人物就比較著名了,他是桂系中除李白二人知名度最高的戰將,在廖磊死後,其接受了他在安徽的桂系勢力,並且進一步加強了桂系對於安徽的控制,日後更是出任安徽省政府主席,儼然把安徽變成了第二個廣西。在抗戰時期擔任十戰區司令長官,領導其部桂系人馬抗戰,但是很多人認為李品仙在抗戰時期有消極抗戰之嫌,使得桂系人馬在抗戰勝利後不減反增,後來在國民黨敗退後去往了臺灣。



桂系大將夏威

此人也是頗有軍事才能,是桂系發家起底部隊的第二任軍長,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鋼七軍的軍長,而第一任軍長便是桂系領袖李宗仁。此人被世人熟知完全是他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對我軍的圍追堵截,在湘江戰役中,由夏威擔任總指揮,指揮了桂軍人馬對我紅軍的作戰,使得我軍損失慘重,後於解放戰爭時期接任了李品仙安徽省政府主席一職,在解放戰爭時期,他負隅頑抗,率領桂系主力於大別山地區對我中野作戰,後來桂系軍隊于衡寶戰役中大部被殲滅,其後退居香港。



而李宗仁能夠上臺當上代總統其實就是這些桂系將領的支持,其實桂系能夠和老蔣多年對抗,並且一直成為老蔣的心腹大患,還是依靠了桂系的這些中堅力量。當然了,桂系將領中最具軍事才能的還是白崇禧,他被譽為桂系“智囊”,也是桂系中名副其實的第一戰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