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橋:未能修舊如舊課本上的古橋「名存實亡」 梁思成深表遺憾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是位於中國河北省趙縣城南五里洨河上的一座石拱橋。一般認為,該橋始建於隋朝,設計者是隋代傑出的工匠李春,建造於大業六年,唐宋明清各代均曾有過整修。至晚清時橋體已損毀嚴重,1952年至1956年對橋進行了富有爭議的大修,顯著改變了大橋的外形與施工工藝,作為古橋已名存實亡。但安濟橋仍被視為目前世界上最古老、完好的大跨度單孔敞肩坦弧石拱橋。

1933年冬,梁思成和莫宗江到河北省進行野外考察,當時一首提到應州塔和安濟橋的童謠“滄州獅子應州塔,正定菩薩趙州橋”引起他的注意,當時他們剛剛完成對應州塔的考察,歌謠為他提供了重要的線索。梁思成果然在河北省趙縣重新發現了安濟橋,隨即對進行詳細的考察,繪製《河北趙縣趙州橋平、立、剖平面圖》,並寫成論文《趙縣大石橋即安濟橋》,發表在營造學社的《中國營造學社彙刊》1934年第五卷第一期。

梁思成對趙州橋情況擔憂:“西面五道券,經過千餘年,到底於明末崩倒,修復以後,簇新的石紋,還可以看出。後來東面三道亦於乾隆年間倒了。現在自關帝閣上可以看出橋東面的中部,已經顯然有向外崩倒的傾向,若不及早修葺,則損壞將更進一步了。”


“此種Open Spandrel構造,直至十九世紀末年,始見於歐洲,後於我者千二百年。故在歷史上工程上,實皆有無價之奇蹟寶也。……此無價之國寶,行將毀滅”。1935年,梁思成與考古學家李濟曾有提案,請求國民政府重修該橋,但未有下文。

1952年,河北省公路局建議對該橋進行大修。輾轉至1954年,獲交通部和文化部撥發專款,遂開啟趙州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整修。1956年,整修工程完結,這座“歷經近一千四百年的風雨”的古橋,從內部結構到外觀,全都“煥然一新”。

1952年11月,文化部曾組織考察組,赴趙縣勘查趙州橋的現況並擬定整修方案。勘查結果顯示,“現在橋多殘破,……如果不急速修葺,一旦橋券全部崩毀,則損失必更大”。“以極力保持橋的舊觀為主旨。”提出兩點主張。但最終的整修工程中未能採取文化部考察組建議,修整採用新的壓力灌漿工藝,改變了原橋的建造工藝。橋的歷史舊貌未能得到保存,而是“煥然一新”。絕大部分舊石料被廢棄,約87%的修繕石料是新購的。


當時確實有與會者主張“修舊如舊”, 如橋面的舊石板,雖飽經風雨高低不平,仍應該保留。但“河北省公路局的一位負責同志說,安濟橋難得一次大修機會,從長遠考慮,可換可不換的舊石件儘量更換。……最後確定的大修工程設計,橋面的舊石板全部更新,在橋面上人工磨出一道‘車轍溝’和一個‘驢蹄印’。1000多年的橋面石板被廢棄。”

梁思成雖在1930年代提供給國民政府的修繕方案也要求使用鋼筋水泥,但橋體修葺時的全面翻新,卻令梁思成相當痛心。1963年,梁公開撰文,以相當剋制地方式表達了自己在這方面的不同意見:“直至今天,我還是認為把一座古文物建築修得煥然一新,猶如把一些周鼎漢規用擦銅油擦得油光晶亮一樣,將嚴重捐害到它的歷史、藝術價值。……在趙州橋的重修中,這方面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不能說不是一個遺憾。”

梁思成解釋了趙州橋為何不應該全面翻新:“就趙州橋而論,重修以前,在結構上,由於二十八道並列的券向兩側傾離,只剩下二十三道了,而其中西面的三(?)道,還是明末重修時換上的,當中的二十道,有些石塊已經破裂或者風化,全橋真是危乎殆哉。但在外表形象上,即使是明末補砌的部分,都呈現蒼老的面貌,石質則一般還很堅實。”圖為舊橋欄杆。


“這些石塊大小都不盡相同,砌縫有些參嵯,再加上千百年歲月留下的痕跡、賦予這橋一種與它的高齡相適應的‘面貌’,表現了它特有的‘品格’和‘個性’。作為一座古建築,它的歷史性和藝術性之表現,是和這種‘品格’、‘個性’、‘面貌’分不開的。”梁思成分析“在這次重修中,要保存這橋外表的飽經風霜的外貌是完全可以辦到的。它的有利條件之一是橋券的結構採用了我國發券方法的一個古老傳統。”圖為舊橋欄板。

“我們既然把這層繳背改為一道鋼筋混凝土拱,承受了上面的荷載……即使舊券石有少數需要更換,也可以用橋身他處拆下的舊用新石‘打’幾個‘補釘’,使整座橋恢復‘健康’、堅固,但不在面貌上‘還童’、‘年輕’。今天我們所見的趙州橋,在形象上絕不給人以高齡1300歲的印象,而像是今天新造的橋——形與神不相稱。這不能不說是美中不足。”圖為舊欄板。

未採用修舊如舊法的原因也是複雜的,比如工藝與經費限制以及人為因素。1961年,安濟橋和趙縣的另一座著名的圓弧拱橋永通橋、四川瀘定橋同列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中國重點保護的三座古橋。圖為橋邊石碑。(文/維基百科 圖/Da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