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性不仅仅是人类的标签,很多动物也很有个性

探究动物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动物的全方位认识。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生物实验室的鱼缸里养着一群三刺鱼鱼苗。

有个性不仅仅是人类的标签,很多动物也很有个性

它们是一项特殊研究的观察对象。做实验时,研究人员将一只只三刺鱼逐一放人单独的小型鱼缸中,并用摄像机进行全程记录。鱼苗进入小鱼缸后四处游动,时而沉到底部拨弄仿真水草,时而冲到水柱背后游玩,悠游自在。这时,蹲守在鱼缸背后的研究人员突然将一个陶瓷的梭鱼模型

有个性不仅仅是人类的标签,很多动物也很有个性

置于水面之上,3分钟后又将其浸入水中,并用绳索牵引着梭鱼模型在鱼缸里来回游动。梭鱼是三刺鱼在野外最常遇见的猎食者,因此当鱼缸中的三刺鱼发现“天敌”时,它们立刻退到鱼缸底部的角落里一动也不敢动。若干分钟后,有的三刺鱼重新开始游动,甚至还游到了“梭鱼”的身边,但在发现后者毫无趣味后,又游到其他地方玩去了。

研究人员通过对130尾三刺鱼的持续观察,最终对它们的个体差异进行了评估,评估项目包括鱼儿在遇到“天敌”之前的觅食积极程度、遇到“天敌”时的反应等。研究人员发现,在对待猎食者的问题上,人工孵化条件下成长的鱼苗与由鱼爸爸养育长大的鱼苗的表现有所不同,后者往往更不愿意冒险接近天敌。这个实验表明,即使是同一种群的三刺鱼也可能存在个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冒失、胆怯、好斗、好奇、社交及活跃程度等方面。

用“有个性”来形容鱼似乎有点牵强,但研究者指出,这里所谓的“个性”,其实是指在完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持续表现出的不同之处。比如在遇到威胁如与天敌撞个正着时,有的个体的反应是无畏,有的则是畏缩。研究者还指出,动物的某些个性特征可能是先天遗传的,另一些则可能是为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而后天习得的。

关于动物是否具有个性这个问题,学界一直存在争论。撇开其他因素不谈,所谓个性,应该不完全等同于“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对环境变化的应对能力”。后天获得的行为表现有可能被迅速遗忘,而个性却和体重、身高等生理指标类似,同时受到先天基因条件和后天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简言之,判定个性的关键在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什么,以及这种差异是否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为什么某些生物个体能够比其他同伴更快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

单纯从进化角度似乎很难理解不同物种因个体差异而表现出来的不同行为。一边是三刺鱼的无所畏惧——明明知道附近可能潜伏着凶猛的猎食者,却敢于一次又一次前往觅食;另一边则是作为猎食者的梭鱼,竟然能够主动放弃搜寻猎物,静静守候在岩石背后的隐蔽区域。反对者觉得,鱼不可能聪明到具有个性,即便真的有,也可能是因为愚笨的缘故。自然界中有一种极具攻击性的蜘蛛,其攻击性能确保它们击败对手,从而获得更多食物。然而,当这种攻击性超出正常范围时,它们甚至有可能把未来的伴侣也置于死地,因而断送了自己繁衍后代的可能性。类似状况表明,个性的确不能保障动物总是做出最恰当(即最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行为表现。对于从事动物个性研究的科学家而言,有必要进一步追溯个体差别的源头,搞清楚所谓个性会不会在整个种群中都有所呈现。如果有,则表明个性也可能具有可遗传的特点。科学家下一步希望能从基因层面找出导致个性差异产生的原因。

那么,究竟怎样的个性才具有可遗传性呢?科学家指出,导致生活在相同环境中的同一物种的表现迥异的原因有很多,仅以个性来解释是十分武断的。在同一领地内,蚂蚁最终变为工蚁、

有个性不仅仅是人类的标签,很多动物也很有个性

蜜蜂最终变为雄蜂等现象既可能与基因有关,

有个性不仅仅是人类的标签,很多动物也很有个性

也可能与生长环境有关(比如发育过程中获取的营养物质多少等)。其中,蜜蜂的角色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转变,在生命的前期可能负责外出采蜜,后期则可能变为具有攻击性的卫兵。所有这些都跟个性无关。面对自然选择所形成的巨大压力,生物的个性特征主要以个体差异的形式呈现。而在群体性生物中,个性的差异则往往具有群体性特征。一方面,生活在同一巢穴中的蜜蜂,可能出现一部分成员很腼腆,另一部分成员十分好斗的情形。另一方面,在同一个性且特征相近的群体中,可能既有忙碌工作的工蜂,也有负责繁衍的种蜂。分工和性格上的差别不能混为一谈。

反对者坚持认为,动物具有个性的论断缺乏合理的理论支撑。目前所有关于动物个性的描述都停留在现象层面,很少运用生物学等相关科学理论进行归纳或进一步阐释。反对者提出,自然界中的动物在面对环境变化时,普遍遵循“最大限度适应环境”的生存准则。比如,当栖息地突然出现食物骤减或位置改变等情况时,动物为了生存,会选择增加外出觅食活动或者改变、调整猎食的策略。而这两种最佳应变策略被认为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其他应对行为不外乎是这两种策略的变通。如此看来,当动物做出某种特定行为表现时,我们又怎么判断其根源是个性使然,亦或是最佳应变策略的变通呢?

针对这种质疑,正方的回应是:一般说来,动物所表现出的个体差异是不会随环境变化而改变的。换言之,无论这种特性是有利于还是不利于生存,它都客观存在。关于这一点,早在20世纪70年代,生态学家在对动物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时就已经提及。观察者发现,三刺鱼的大胆不仅表现为不惧怕猎食者的攻击,也表现为更加热衷于向同伴发起挑衅和争斗。这种特性在随后长期持续的观察中几乎没有发生过变化。观察者据此得出结论:生活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鱼群中,有的鱼比同伴表现得更为勇猛好斗,这并非是迫于生存的压力,而是天性如此。在特定情况之下,有的个性特征甚至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20世纪90年代中期,科学界出现了探究动物个性的热潮。研究者不再满足于在实验室环境下对鱼的观察和记录,有的研究者开始选择以野生鸟类为对象,对其觅食、冒险等行为展开长期跟踪观测。以针对野生大山雀而展开的研究为例,

有个性不仅仅是人类的标签,很多动物也很有个性

观察记录表明,热衷于探索新环境的大山雀往往并不善长应对身边环境的变化,倒是那些对冒险活动持谨慎态度的大山雀最终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在一次为期五年的观察活动中,有一年额外的食物没有如期出现,结果是大山雀家族中的冒险分子在觅食和获取食物方面全面败给了更为谨慎的同伴。同样出乎意料的还有一项关于蓝色知更鸟的研究。

有个性不仅仅是人类的标签,很多动物也很有个性

科学家以两个蓝色知更鸟近亲族群(西部蓝色知更鸟和山地蓝色知更鸟)为研究对象,希望了解面对栖息地条件的突然变化,不同的选择会对族群的构成产生怎样的影响。山地蓝色知更鸟抢先占有了原来的栖息地,迫使西部蓝色知更鸟迁往别处开辟新的家园。通过对开拓者族群持续几年的繁衍状况追踪,研究者发现,最早飞离的成员通常在个性上更争强好胜,但它们热衷于开疆拓土,往往无法对幼鸟尽心照料,因而它们的后代在数量上要少一些。经过相应的调整适应,西部蓝色知更鸟中相对成熟稳健的成员因为之前的繁殖和对幼鸟的呵护,在家族规模上更胜一筹,最终获得了在新领地的主导优势。由此可见,知更鸟所表现出来的好强、驱逐以及对待幼鸟的态度等行为是相互关联的整体,不同的个性表现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进而影响该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个体行为差异对动物生命历程的影响在山地大角羊身上也有所体现。

有个性不仅仅是人类的标签,很多动物也很有个性

为了了解大角羊的基因,研究者每年都亲赴山区给每一个研究对象做标记。在标记过程中,他们往往根据一个研究对象在前一年中的表现来预测它是否配合标记工作。善于思考的研究者发现,羊群中配合标记工作的羊在,性格上往往比较温顺。随后,研究者有意识地进行了一系列观察记录,结果发现,个性好强的雄性大角羊通常很早就参与交配,最早的甚至从两三岁起就开始,它们的寿命往往不超过八岁;而性情温和的雄性大角羊则交配较晚,通常从五六岁起开始,它们的寿命明显比前者长,因而最终在种群中获得主导地位。

除了前面提到的动物,科学家还在许多动物身上观察到了个性差异,包括寄居蟹、松鼠、绵羊、蜘蛛、蜥蜴以及各种灵长类动物等。对动物的个性的探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动物的全方位认识。

基因决定个性?

有个性不仅仅是人类的标签,很多动物也很有个性

科学家正致力于解决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为什么人的个性差别很大,比如有些人害羞,有些人大胆,是基因在起作用,还是环境在起作用?遗憾的是,这项研究非常困难。人类个性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学的问卷调查和测试,因为科学家不能用人来做实验,比如做母亲的是不会同意拿自己出生不久的孩子进行相关研究的,而这对人的个性的研究非常重要。

为此,科学家对野生动物展开个性研究。美国科学家对一群34只土狼的个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有些土狼表现出神经质,有些表现出随和性。这种现象也被发现存在于黑猩猩和鱿鱼中。荷兰科学家希望通过对鸟类的研究得到一些线索。他们对生长在荷兰的大山雀进行观察,这种大山雀一生都生活在同一森林中,而且非常喜欢居住在科学家提供的巢箱内,这样便于对它们的生活状态和繁殖进行观察。科学家还将大山雀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研究人员做了三个实验:第一个实验,将纽扣电池和玩具豹放进鸟笼里,观察鸟的反应,结果发现有些鸟快速地跑过去观察这些物体,有些鸟则畏缩不前;第二个实验,将鸟笼打开,观察鸟的反应,结果发现有些鸟从笼子里飞出来,对房间里的人工树木进行探索,有些鸟似乎更愿意呆在笼子里;第三个实验,将一盘蠕虫放在房间里,当这些鸟降落下来吃食时,再将它们吓走,然后观察它们需要多长时间再来进食,结果发现大胆的鸟比胆小的鸟更具侵略性和更能承受压力。进一步的研究证明,鸟的这些个性都能找到基因的依据,也就是说,都有其遗传基础。之后,科学家通过连续四代培育,培育出了一些胆大的鸟。尽管如此,科学家认为鸟类的个性变化也只有一半归于基因的差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