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4個項目,她進入了英國「門檻最高」的服裝名校

英國教育產業化如今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為了獲取更多經濟收益,很多院校開始大肆擴招,

某些院校甚至出現師生1:10的情況,每個學生所能接受的關注度的下降,使得學生質量不可避免的有所下滑。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威敏斯特大學像是一個“不入流”的學校:

  • 僅設男裝設計專業,每年只有2-3箇中國人
  • 老師全為業內精英,3-4個導師合作負責1個班級
  • 擁有CSM、RCA同等的教學質量,學生數量常年保持不變
  • Alexander McQueen、Tom Ford、Marc Jacobs等商業品牌合作頂級配置,但因綜排不高,被大家嚴重忽視

也正因為這些種種嚴格審核,與某些院校相比,威敏斯特大學的offer還有多一層的含義——大家的設計水平,已然高過普通設計師圈層。申請名校的作品集,排版、創作邏輯都是最為基礎的要求,但什麼樣的作品集才能觸及威敏斯特,由於拿到入場券的同學太少,市場上關於這所院校的經驗談近乎為零。本期Lele老師以拿到CSM預科、威敏斯特兩大英國高門檻院校offer的G同學作品集為例,為大家揭秘:什麼樣的作品集,才能讓你夢想成真。

01 申請威敏斯特

“作品集4個項目,需要哪些亮點”

▌項目要有反轉

申請威敏斯特,除了需要呈現紮實的個人基本功之外,如何將一個概念主題深入並藝術化表達也是極為重要的考察內容。因此G同學的第二個項目,便以社會問題入手,進行了創意設計:

G同學通過調研發現,對於中國人來說性似乎是一個難登大雅之堂的話題,但在國外,這個話題十分開放且平常,國內這樣的“性壓抑”其實會產生一些行為或者思想上的扭曲。因此G同學選擇性壓抑作為自己的設計主題,希望大家能夠給與性一個正面的態度。

只用4個項目,她進入了英國“門檻最高”的服裝名校

G同學的話題深度足夠,但如何將這一主題通過服裝的形式呈現出來則是考官更為重視的內容。因此在創作中,G同學做了大量的色彩、裝置、面改等嘗試,最終通過一些偏粉的色調,用織物和刺繡去展現性美好的部分,而在造型上,通過裝置獲取靈感,並用灰調去表現壓抑感,通過拉鍊將兩者結合起來,更好的表達了主題深意。

只用4個項目,她進入了英國“門檻最高”的服裝名校

只用4個項目,她進入了英國“門檻最高”的服裝名校

▌緊跟當下市場趨勢

無論申請威敏斯特還是其他頂級服裝院校,作品集中包含一個商業項目都是極為必要的,最好理解的原因便是,你的作品集不是為了一個學校準備的,多樣的項目是作品集基本要求之一。

而在國外教育中,本科便是以培養設計師為目的,因此對於威敏斯特這種頂級服裝院校而言,對於所有研究生申請者的預設便是:對於商業已經具備一定理解能力的設計師。而想要體現這樣的實力,大家就必須在項目中對於當下時尚有了解,並且能夠對於未來趨勢有一定預測。

因此G同學的三四兩個項目中,一個則是以人工和科技的結合為主題,結合過去工人階級的時尚元素,與當下最為熱門的運動風做出結合;而第四個項目則對印花這項工藝做出更多深入研究,展現自己對於印花這一元素的理解和表達。兩個項目很好的表現出個人對於當下時尚的認知和探索。

只用4個項目,她進入了英國“門檻最高”的服裝名校

只用4個項目,她進入了英國“門檻最高”的服裝名校

▌展現真正的“男裝設計”

申請名校,關於設計和剪裁等基本功是大家作品集中必須要呈現的內容,但對於申請威敏斯特而言,有一點必須要注意:其服裝設計方向只有男裝設計。

與女裝設計相比,男裝在實用性及細節上的要求明顯會更多,以襯衫舉例,女士襯衫風格十分多樣,

但有設計感的男士襯衫,無論休閒還是商業,在紐扣的縫法、門襟的做法及領子的處理上,都會有很高的要求,而這些在G同學的第一個項目中,便得到充分的展現。

只用4個項目,她進入了英國“門檻最高”的服裝名校

經過教研團隊多年教學經驗及調查發現,西裝設計能夠更好的向考官呈現個人的基本設計和剪裁能力。原因有二:

1. 對於男裝設計而言,西服設計是必須掌握的一個基本技能。

2. 一套完整西服設計需要經過360道工序。對於學生而言,雖不必全部掌握,但透過西裝可以呈現大家更多基礎實力。

因此,在G同學的第一個項目中,便選擇用西裝作為創意表達形式,且每顆紐扣的排布、剪裁方式等都嚴格按照西裝工藝進行,在面料上也選擇較為成衣的面料,更加突出細節在男裝上的重要性,其最終成品效果極好,作品集中的成片除幾個褶皺之外,沒有做任何修片。

只用4個項目,她進入了英國“門檻最高”的服裝名校

02 2018年申請準備

“你的作品集創作,還欠些什麼”

▌讓作品集變得“耐看”

正如上述所言,男裝設計對於細節的要求要比女裝更多,但對於面料改造、剪裁、包括G同學第1個項目中所提及的西裝設計所需要的工藝,國內很少有學校會去教授,因此很多同學在面對概念“變現”階段時,遲遲進行不下去或者說直接問過老師後去找裁縫製作。但這些部分卻是在院校申請中,極為重要的考察重點。

因為G同學本就是服裝設計專業,所以對於剪裁等方面有一定優勢,但對於面料改造、裝置等方面仍舊有著不足,甚至一些工藝是在這裡從頭再學起,因此G同學基本是漢藝工作室常駐同學,甚至一段時間我都有種她住在這裡的感覺。其努力的過程和成果,在作品集中也有著不俗的呈現:

G同學項目中逐步實現過程呈現▽

只用4個項目,她進入了英國“門檻最高”的服裝名校

試穿過程不斷調整細節問題▽

只用4個項目,她進入了英國“門檻最高”的服裝名校

只用4個項目,她進入了英國“門檻最高”的服裝名校

▌突破服裝認知框架

由於多年的國內應試教育,G同學在剛到這裡時有很多國內學生普遍會有的問題:想法上較為侷限,想法不夠大膽,不敢做太突破的內容。簡單舉例,在G同學的作品集中,下圖標紅的邊框處,在最開始時,她會考慮是否不夠成衣,是不是不太“服裝”:

只用4個項目,她進入了英國“門檻最高”的服裝名校

在項目進行間,為了讓G同學突破這一認知,我選取了部分優秀案例對其進行講解,告訴她別人的設計亮點在哪兒,哪些部分可以供她參考借鑑,並在課後給他推薦了很多網站和作品,讓她自己去做更多學習。這樣的訓練大概持續了兩個星期,G同學的思維便有了極大的突破,變得更敢想敢做,到第二個設計時,可以明顯感受到G同學突破這一框架,完全在享受做設計這一過程。

▌比老師多走一步

很多同學受國內教育影響,做項目或者做作業過程中,會十分希望獲取老師的一個認可:

  • 老師你看我這個行不行?
  • 老師,這個東西做出來長這樣,是可以的嗎?
  • .......

但設計不是數學題,沒有一個1+1=2這樣的確定結果,老師永遠是引導者,最瞭解項目的人其實是學生自己,所以在接收到老師意見或者作業後,自主思考的能力十分重要,而G同學便是這樣一位每次都能給我驚喜的學生。

在對其指導過程中,有時我不經意提及的一個想法,G同學都會記錄下來,在課後去做嘗試,或者在我提出修改意見的時候,在第二次上課時,會比我預期的結果更好,即使有時會出現停滯不前的情況,但也是G同學做過多次嘗試的結果,這個時候我再對其進行一定點撥,便讓這個設計變得清晰明確許多。

只用4個項目,她進入了英國“門檻最高”的服裝名校

03 導師總結

對於國外頂級院校考官而言,對大家的審核從來不是能做設計,而是會做設計,這一點對大家的要求也會更高:在瞭解設計框架的同時,要有更為豐富的知識體系和學識。學生是否具備這樣的能力,在作品集中其實都可以一目瞭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