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亿物流货源去了哪儿?为何货主发货无人问,车主还找货难

相信了解过货运行业的人都知道,这门行业是非常心酸的,为了多赚钱一年到头都在外奔波劳累,甚至有时候半个月吃喝拉撒都在车上。再加上近几年来,货运行业的人越来越多,很多货车人都吐槽说货少人多,但是实际真的如此么?

上亿物流货源去了哪儿?为何货主发货无人问,车主还找货难

其实不然,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来临,各行各业都与互联网接轨了。互联网+物流早已不是新鲜东西,所有你需要的资料在网上都能找到。我国每年的货运量需求量实际上是非常庞大的,仅仅快递的物流量2017年全球年包裹量达800亿个,其中一半来自中国。过去5年,中国快递业务量从57亿件增长到401亿件,且还在不断增长。就我国现有的一千多万的货车运力,怎么可能吃得下?可是现在的状况明显的货车司机找不到货源,空驶率越来越高。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状况呢?

信息平台信息垄断、恶性竞争:

上亿物流货源去了哪儿?为何货主发货无人问,车主还找货难

网上各种信息平台上线,大量从线下寻找货源后引到网上,平台规模越来越大,货主无固定车源只得选择平台发货,于是货源信息被平台所垄断。

平台同行间相互窃取信息,恶性竞争发布虚假货源。从2013年首次推出到2016年的三年时间里,全国货运APP增长迅猛,达到近200个,其中运满满和货车帮经过多年经营成为了行业翘楚。由于两者都是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发的货运调度平台,经营模式类似,竞争尤其激烈。17年满运科技指控货车帮非法窃取其系统货源信息,行业潜规则被摆上台面。

数据争夺企图再融资:在运满满举报货车帮涉嫌窃取竞争对手货源信息的同时,也有货车帮的用户指责运满满通过一款“呼死你”软件骚扰货车帮用户。“之所以竞争这么激烈,就是为了争夺用户数据。我们属于数据驱动的科技公司,货源信息等数据是公司业务开展的根本,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运满满方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总的来看,货运O2O行业的恶性竞争主要基于四点原因:

一是客户稳定性极差;二是大家都在“烧钱”,需要金融支持;三是市场还没有能够真正形成规模化;四是汽车后市场目前进入门槛相对较低,竞争更激烈。激烈的数据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会促使企业不断进行创新,进一步加强对数据的保护,从而吸引客户和资本,有助于企业形成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竞争无可厚非,但也要守住底线,否则将会损害自身的公信力,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物流行业的用户从始至终都是司机、货主等实实在在的群体。希望为行业带来变革的这些互联网公司能够良性竞争,以用户为中心,为行业的发展多做贡献。”

司机和货主无法直接有效建立对接:

货运O2O平台客户的路径依赖都很弱,反而对价格的敏感度很高,客户为了寻找货源、货车,为了得到不同的优惠,往往会同时在不同的平台注册,客户的市场稳定性非常差。货运O2O平台都在极力争取客户资源,并以此争取资本介入,获得融资或者再融资。

对货运O2O平台来说,在用资本和价格优势吸引客户的同时,一旦拥有数据优势,就能更有效地进行车货匹配,从而实现规模效应。“规模化以后,平台也会在汽车保养、零配件以及货运司机服务等汽车后市场上获取话语权,从而提高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确保获取最大成本优势和未来的竞争优势。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数据优势来确立市场的垄断地位。”

大量货源,货车主却找不到货。各平台高额的信息费用,使得货主车主成本无形增加,利润越来越低。

上亿物流货源去了哪儿?为何货主发货无人问,车主还找货难

物流企业入不付出:

物流成本过高,货车司机挣不到钱宁愿个体运营。物流成本中含有约占28%-30%的路桥费等硬性成本,此外,人员人工成本、吃住行修、加油、保险等软性成本占70%-72%,这些成本往往会给物流企业带来很大负担,这里面存在巨大的优化空间。

选择新型物流企业、信息平台合作,尽量选择全程有保障的平台。避免中间商介入,货主和车主能够直接对接。作为信息平台,服务至上,只想着榨取客户的利益,恶性竞争抢占市场,必将受到客户抵制走向没落。

上亿物流货源去了哪儿?为何货主发货无人问,车主还找货难

沙师弟货运物流

上亿物流货源去了哪儿?为何货主发货无人问,车主还找货难

沙师弟货车导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